王偉一 李 娟 王 強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醫院肛腸外科,河南永城 476600
該院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對收治的140 例肛裂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采用不同的手術方法進行治療,并對比不同手術對肛裂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詳細的研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肛裂患者140 例,所有患者近符合肛裂臨床診治的判定標準。這些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70 例患者,男性患者38 例,女性患者32 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為(55.9±7.5)歲;病程4~50 個月,平均為(35.9±9.5)個月;對照組70 例患者,男性患者36 例,女性患者34 例,年齡21~67 歲,平均年齡為(56.8±5.5)歲;病程3~51 個月,平均為(36.9±8.5)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實驗組:采用小針刀手術[1]。所有患者首先進行常規消毒及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成功后取患者左側臥位,手術者先用左手食指插入肛內約1.5 cm 處作引導。確定括約肌間溝位置及其上緣的內括約肌。手術者的右手持小針刀于肛周截石位3 點括約肌間溝處刺入,注意保持刀刃與肛門緣平行,當針刀進入皮下后進行緩慢進刀,深度約2 cm 左右。然后將刀刃豎起,使其與內括約肌垂直,并向外反復抽拉小針刀至皮下。當手術者的左手能明顯感到肛管內小針刀切割部位有溝狀凹陷,這時就可以將小針刀退出。最后用酒精棉球壓迫針孔1 min 后手術結束。手術后均給患者進行補液抗炎1 周,手術后24 h 內排便,患者便后用中藥清洗肛腸,用油紗條外敷引流。
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2]。所有患者首先進行常規消毒及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成功后進行結扎切除肛乳頭,切除增厚的潰瘍創面,肛緣約1 cm 處作一放射狀小切口,右手食指探入肛內并觸及括約肌間溝,左手持蚊式鉗自切口進入,沿皮下組織用蚊式鉗進至括約肌間溝肛管皮下,在右手食指引導下鈍性分離內括約肌下緣的內側壁和外側壁,用鉗尖將內括約肌下緣挑出切口外,張開鉗尖,從中切斷,手術后的處理同實驗組。
觀察兩組患者的療效、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傷口愈合時間情況,并對兩組患者的分析數據進行比較。
治愈:患者的癥狀消失,裂口愈合。
好轉:患者的癥狀改善,裂口或創面縮小。
未愈:患者的癥狀無改善,裂口無變化。
治愈率=治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治療效果的比較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實驗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10.238,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的比較[n(%)]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在手術時間、傷口愈合時間的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實驗組在手術時間、傷口愈合時間方面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在手術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比較(±s)
組別手術時間(min) 傷口愈合時間(d)實驗組(n=70)對照組(n=70)tP 3.7±0.8 9.6±1.1 5.298 0.023 2.9±0.9 13.9±1.2 18.538 0.031
兩組患者通過治療,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實驗組在術后并發癥方面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在術后并發癥比較[n(%)]
肛裂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及時治療會加重患者的疼痛,也會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確定是這種疾病要及時進行治療,要徹底治愈這種疾病,一般均采用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對不同手術方法的研究也比較多,許武芳[3]等人采用小針刀內括約肌切斷術治療肛裂,通過研究發現采用小針刀內括約肌切斷術治療的肛裂患者的疼痛減輕程度明顯,治愈率為88.0%,這些研究結果與該研究的結果有一些差別,該研究的治愈率為97.1%。關于這方面的研究還很多[4-8],這些結果和該研究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雖然有一些差別,但此方法得到的治愈率為97.1%,這也說明該研究的方小針刀法更適合治療肛裂。
該研究對比小針刀與傳統手術治療肛裂的療效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主要從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通過小針刀治療的患者的治愈率為97.1%,采用傳統手術方法的治愈率為84.3%;通過研究兩種手術方法在治療肛裂患者在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傷口愈合時間及復發情況發現通過小針刀治療的患者在5 min內就可以結束手術,術后并發癥為1.4%,傷口愈合時間在5 d 內就可以愈合,患者的復發率為2.9%,這些指標均比傳統手術低,因此,在治療肛裂疾病方面,小針刀治療具有療效快、并發癥少、傷口愈合快等優點,常常被用于此類疾病的手術治療。
[1]安少雄,黃斌.小針刀治療肛裂的臨床研究[J].北京醫學,2011,33(4):303-305.
[2]席鋒祥.不同術式治療肛裂的效果觀察 [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8):852-854.
[3]許武芳,鄭偉琴,姜雨昕,等.小針刀內括約肌切斷術治療肛裂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6):1754-1755.
[4]李麗芳,賈如江,李明輝,等.小針刀側方內括約肌切斷術加硝酸甘油軟膏治療肛裂療效觀察:附58 例報告[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3,19(6):371-372.
[5]黃斌,安少雄,陳希琳,等.小針刀側方內括約肌切斷術治療肛裂60例療效觀察[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18(4):234-235.
[6]王久剛,李東冰,苗春紅.小針刀內括約肌切斷術治療慢性肛裂的臨床評價[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2):152-154.
[7]楊蘇琴,萬順蘭,晁希平.微創小針刀治療肛裂47 例[J].江西中醫藥,2011,42(2):32-33.
[8]劉偉,王友良.改良縱切橫縫術治療肛裂臨床分析[J].醫學綜述,2014,20(9):1676-1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