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峰?陳國清?范少杰
“我到過世界各地許多地方,但是沒有一個地方像衢州這樣讓我有這樣強烈再來的沖動和憧憬。”2015年10月9日,第三次來衢州的安娜在衢州華茂外國語學校的歡迎儀式上說。
安娜來自丹麥第二大城市奧爾堡市。她所在的哈瑟瑞斯高中是當?shù)刈詈玫母咧小?013年3月,安娜陪同校長拉斯·尼爾森先生來衢州,見證了該校與衢州二中及其附屬的華外高中簽署友好合作協(xié)議。2014年10月,安娜帶領第一批30名師生訪問衢州。
這次,安娜和兩位同事帶來了哈瑟瑞斯高中28名高三學生作交流。這些交流生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同華外高中的高一學生一起生活,和高三學生一起學習,近距離感受中國的文化和教育。
據(jù)悉,除了中國衢州,哈瑟瑞斯高中科學國際班學生今年同期開展的國際訪問地點還包括瑞士日內瓦和美國華盛頓。他們選擇衢州的原因有三:第一,這里是中國文化名人孔子的南宗家廟;第二,華外高中有綠色校園;第三,兩校都有較成熟的教育國際交流經(jīng)驗。
外國學生住中國家庭感受中西方文化差異
丹麥是安徒生的故鄉(xiāng),華外高中學生大都是從小讀著安徒生童話長大的,因此,丹麥學生來交流,受到了華外高中學生的格外關注。28個高一學生家庭承擔了丹麥學生在訪問期間的住家接待。
這28戶住家家長在衢州二中外事辦主任陳國清老師的組織下,建立了一個手機微信群,方便接待老師了解丹麥學生的情況,也便于家長有問題隨時在群里交流。住家家長都在晚上安排了豐富的活動,帶孩子們參觀市容、游玩廣場,有的組織家庭聚會,有的安排品嘗地方小吃,讓外國交流生盡可能地近距離接觸現(xiàn)代中國社會生活。
丹麥學生學著包水餃,學著用農村土灶燒飯做菜,體驗吃油條燒餅、喝豆?jié){,隨住家家庭游覽爛柯山、感受中國圍棋的魅力……臨時組建的微信群里每天大量跳出有關丹麥學生體驗中國文化的圖片和微信。
“衢州的同學和家人都很熱情,帶我玩了很多地方,吃了不少美食。”哈瑟瑞斯高中學生Marco Majiand說。在衢期間,Marco Majiand住在華外高中高一(1)班胡奕婷家里,不僅體驗了“中國式學習”,也領略了衢州的風土人情。他學講普通話,也學講了不少衢州話。
“剛開始怕招待不好,相處下來,讓我在教育孩子上有很多反思。”胡奕婷的媽媽陳曉貞說,丹麥孩子融入中國家庭很快,生活自理能力很強,且很樂意嘗試。
一周的共同生活中,中國學生也從丹麥學生身上學到了不少。短暫的住家期間,哈瑟瑞斯高中學生Thomas Roum的友善和禮貌給華外高中高一(3)班的戴馨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Thomas Roum剛到戴馨然家的時候,戴馨然和家人特地為Thomas Roum擺放了一副刀叉。戴馨然在晚餐前問Thomas Roum會不會使用筷子。Thomas Roum友好地笑笑:“我可以嘗試著做好。”在吃晚飯時,他將筷子握在虎口處,姿勢雖然很標準但卻不能靈活地運用食指相配合,有些菜經(jīng)常夾不起來。戴馨然建議Thomas Roum使用刀叉,但他很禮貌地謝絕:“Thank you!”戴馨然好奇地問原因,Thomas Roum說:“使用筷子會更友善一些。”
華外高中高一(1)班的曾昊天澤周末陪同哈瑟瑞斯高中學生Simon Jakobsen去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三衢山游玩。Simon Jakobsen興奮地捧著相機到處拍照,不時稱贊道:“Nice!Great!”Simon Jakobsen說,在丹麥,基本沒有像這樣風景秀麗的高山。Simon Jakobsen相告,在丹麥有大片的平原草地,別致的房屋。政府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重視,市民們自覺地、小心地愛護著自己的家園,使丹麥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童話王國。共同追求生態(tài)環(huán)保的綠色生活,讓曾昊天澤和Simon Jakobsen這兩個來自不同國家的高中生有了更多共同話題。
通過微信群,接待住家學生的家長們紛紛向陳國清老師表示:“住家的經(jīng)歷對全家來說是了解丹麥以及歐洲文化的契機,對我們來說是全新的體驗,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參與這樣的活動。”
一起體驗中國校園生活,探討教育話題
為了讓來訪的丹麥學生感受純正的中國文化,體驗中國普通高中學生的生活,華外高中的老師們安排了豐富的體驗內容,一周時間內,丹麥學生在中國學生家庭住家,和中國學生一起上課——中文課、書法課、國畫課、太極課,還舉行自由論壇和籃球友誼賽,并參觀孔氏南宗家廟等,在了解中建立深厚的友誼。
10月13日下午,哈瑟瑞斯高中和衢州二中、華外高中三校學生舉行了一次自由論壇,結合實際討論了中西方文化差異:一周時間內兩國學生同吃同住,丹麥學生有什么樣的感受?中國學生又有什么樣的體會?
學生們交叉坐在一起,用英語熱烈討論。
說起禮儀,華外高三(13)班的王葉子寅邊介紹邊和同學演示中國傳統(tǒng)的一些見面禮儀,如拱手、作揖等。丹麥學生十分感興趣,也演示起他們平時的禮儀,如握手、擁抱等,還說起了當?shù)貑柡脮r各地方言的區(qū)別。
學生們討論最熱烈的,要屬中西方在校學習生活的話題。哈瑟瑞斯高中學生介紹,在丹麥,高中生除了騎自行車外,也可以選擇開車去學校;每節(jié)課有一個半小時,兩節(jié)課之間有20分鐘的休息時間,上課都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經(jīng)常進行小組討論,不少作業(yè)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上課時不會一直坐著,發(fā)言也不規(guī)定要站起來。
“除了丹麥語和英語必修外,我們還要選擇一種語言作為第三種語言學習,我選了德語。”哈瑟瑞斯高中學生Lasse說,雖然有不少課程,但課程安排完全取決于自己。
因為同為高三年級的學生,也即將面臨高中畢業(yè),說起這一年的學習,哈瑟瑞斯高中的學生表示,面臨升學,他們也有壓力。在丹麥,同中國一樣,畢業(yè)時要考6門功課,取得比較優(yōu)秀的分數(shù)才能選擇好的大學。不過,丹麥的高中畢業(yè)考會延續(xù)比較長的時間,每門科目之間會間隔一段時間。
“這幾天,我早晨5點40分起床,天不亮就去上學,一直到下午5點多放學,回到家天都快黑了。而在丹麥,早晨8點半上學,下午3點就放學了。”說起學習時間的差別,哈瑟瑞斯高中學生Marco連嘆不可思議,“中國學生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太少了,他們太累了!可是他們學習很投入,我很佩服。”
“雖然我很羨慕他們在學校上課的時間短,但其實他們課后學習的時間也占了相當多的份額。”衢州二中高三(14)班的鄒琪安說,丹麥學生每周都有3至4門家庭作業(yè)要完成,每門作業(yè)都要花4個小時。“而且他們學習都很自覺,會花很多時間去做探究性的內容,這是我們需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王葉子寅相告,丹麥學生很難理解中國學生要把作業(yè)帶回家,他們學習很自覺,從來不把作業(yè)帶回家,都是在電腦上完成,做完直接發(fā)給老師就可以了。
哈瑟瑞斯高中帶隊老師之一Rikke女士說,這是她第二次帶著學生來衢州交流學習。“我特別喜歡看到兩國學生自然地坐在一起,學習文化、書法,討論各自的區(qū)別,了解同樣的愛好,這次我們的學生肯定有很多收獲,希望明年能帶更多的學生來認識衢州、感受衢州。”Rikke表示。
對這次成功的交流,華外高中葉霜校長表示:外語教學是華外高中的特色教學,秉承衢州二中國際理解教育的理念。“學校一方面會在假期里舉行豐富的游學、夏令營、國際交流等活動,一方面也接待國外友好學校的師生,這樣就能經(jīng)常為學生提供交流機會。”
“我們以后要為學生打造更加精致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通過涉外英語的學習,讓學生胸懷天下,了解世界,融入世界。”
10月14日,哈瑟瑞斯高中師生交流團踏上了回程。短短的一周時間,兩個國家的學生之間已經(jīng)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告別時,他們互留聯(lián)系方式,揮淚而別,期待在不遠的將來,在丹麥或者中國能有機會再見。
(本文攝影:劉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