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欣
摘 要:貨物運輸是鐵路部門主要營運業務之一,也是鐵路部門重要的經濟來源,更關系到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做好鐵路貨物運輸的安全管理十分必要。在貨物安全管理中,裝載加固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將對裝載加固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在對我國鐵路貨物運輸裝載加固存在的問題上,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希望能為同行人員提供必要幫助。
關鍵詞:貨物;裝載加固;安全管理;裝載方式;加固材料
1 概述
近年來,我國鐵路交通運輸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鐵路運輸速度不斷提升,運輸質量也有了新的突破,重載、高速已經成為我國鐵路貨物運輸的顯著特征,如何保障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就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裝載加固是鐵路貨物運輸中極為重要的任務,其涉及的影響因素較多,只有采取科學、合理的加固方案才能有效避免貨物運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確保貨物的安全到達,提高鐵路貨物運輸的服務質量。
2 貨物運輸裝載加固及其安全管理
2.1 貨物裝載加固
2.1.1 裝載加固的涵義
裝載加固是指運輸貨物時,將貨物裝載并固定到運輸車輛上,確保貨物在運輸期間的完整性和運輸車輛的安全性。貨物裝載加固與多種因素有關,貨物屬性、車輛性能、運輸條件、裝載方法、加固材料、加固方案以及加固人員等都可能對加固效果產生影響。運輸車輛為火車時,在加固貨物過程中要注意車廂的縱向、橫向的變化情況;車輛調車作業時車廂間的相互作用、車輛啟動、加速、減速時都會使列車產生縱向作用;軌道方向變化、坡度變化、列車自身技術狀態可能會引起輪軌作用力發生變化,從而使列車產生橫向運動的趨勢;車輛的縱向或橫向運動可能會使車廂內裝載貨物的位置發生移動、改變其空間狀態,進而導致貨物傾覆或倒塌。為確保貨物的完整性和列車的安全性,需要根據貨物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加固措施,使貨物與車輛形成一個整體,以抵消車輛運動狀態發生變化時對貨物的影響,確保貨物的位置不變。
2.1.2 裝載加固的方法
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受到多種作用力,要維持其穩定性,就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方法,目前常見的加固方法有:
①拉牽加固,利用鋼絲繩、拉桿、鏈條等的拉力使貨物的橫向和縱向作用力均達到平衡狀態。
②擋木或鋼檔加固法,利用擋木或者鋼檔圍在貨物周圍,并用釘子或扒鋦將其固定在車板上,而加固強度則與釘子數量及其釘子握裹力有關。該法適用于平支撐面貨物的加固,且擋木高度不易過大,防止翻倒;而重量較大的貨物則盡量不選擇此法。
③掩檔加固。圓柱形、球形或輪式貨物容易發生滾動,可采取掩檔加固方式,三角檔、木掩、鋼掩或者輪檔都是常用的掩檔方式。
④腰箍加固,是用鋼絲繩、鋼帶等加固材料將貨物下壓,捆綁在車輛上的加固方式,該方法主要用于順裝圓柱形貨物加固。
2.1.3 加固材料及裝置
貨物裝載加固材料主要涉及的有牽拉、捆綁、掩檔、襯墊以及其他材料,具體可見表1。
2.1.4 裝載加固方案影響因素分析
貨物加固方案的制定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重車重心高度、超限等級、加固材料及方法、運輸車輛屬性、車輛載重利用率、運費、滯留損失費等,現對其中的部分因素進行簡要分析。
首先,重車重心高度確定。車輛裝載貨物后,貨物與車輛成為一個整體,此時重心高度應從鋼軌面開始計算整體重心高度,通常情況下,重車中心高度應控制在2000mm以內,若超過這個范圍,就會影響到貨物運輸安全,需要控制重心高度以及行駛速度。如重心高度在2000-2400mm內,區間速度應控制在50km/h以內,通過側向道岔應限速15km/h;重心高度越高,其限速越低。
其次,超限等級因素的影響。我國《鐵路貨物運價規則》規定了超限等級與運輸價格之間的關系,其超限等級越高,則運輸費用相應增加。我國將貨物超限等級劃分為超級超限、一級超限和二級超限三個等級,同批貨物的裝載或加固方式不同,其超限等級也不同。超限等級與運輸的經濟性和安全性成反比,等級越高,其經濟性和安全性就越低,客戶滿意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同種條件下,降低超限等級,有利于貨物的安全運輸。
最后,加固材料和方法的影響。為確保貨物的安全運輸,需要對貨物進行必要的加固措施。在實際加固過程中,應根據貨物、貨主要求、安全要求選擇合適的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法,在確保貨物安全的基礎上降低運輸費用。因此,在選擇加固材料數量以及種類時,應堅持最低限度的原則,降低成本費用。
2.2 貨物裝載加固安全管理
2.2.1 貨物裝載加固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是貨物裝載加固安全管理的基礎,風險識別結果的可靠性直接影響了貨物裝載加固的安全性。鐵路貨物運輸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是多方面的,要對各項隱患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解決,防止隱患進一步擴大化,引發重大安全事故。風險識別應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引起的損失劃分等級,構建安全風險等級評價矩陣,對貨物裝載加固方案進行客觀風險評價。
2.2.2 貨物裝載加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通過風險識別、評估、控制手段的實施,對貨物運輸加固方案設計、審批、實施、運輸等環節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探究,對其可能出現的風險采取防范措施,減少或者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科學的管理能降低風險,減少企業和客戶的經濟損失,提高鐵路貨物運輸行業的服務水平。其管理流程主要是:風險識別→風險評估→控制對策規劃及決策→控制對策實施→安全工作的檢查和監控。整個流程的實施是一個動態的,不斷改進的過程。
2.3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存在的問題
2.3.1 貨物裝載加固工作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工作在運行過程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方案管理、檢測設備以及職工素質三個方面。endprint
首先,貨物裝載加固方案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方案制定、審批及執行環節存在一些弊端。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深化,社會分工也呈現精細化和專業化特點,貨運代理公司就是這一現象的典型代表。作為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具有專業的貨物運輸經驗,但在貨物加固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依靠車站人員的輔助才能順利完成,否則,其貨物裝載方案的可行性將大打折扣;貨物裝載加固方案的審批過程缺乏科學性,審核人在對方案進行審批時,判斷依據僅為圖紙或者經驗,缺乏對裝卸貨物實際情況的了解;裝載方案的執行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貨車人員在工作過程中,責任意識缺乏,對裝車的各項檢查不夠細致、認真、全面,給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帶來隱患。
其次,檢測設備落后。鐵路各基層站點的經營規模不同,其經濟效益也存在差異,這就影響了基層站點檢測設備的配置狀況。部分車站由于資金問題,缺少必要的檢測,導致列車中存在的偏重、偏載和超限情況無法得到及時查處;即便使用單斗稱重裝置設備進行檢測,也會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無法避免檢測結果誤差的存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檢測設備的標準化和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簡易的檢測設備已無法滿足現代鐵路貨物運輸發展的需要。
最后,職工素質問題。我國鐵路貨物運輸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職工素質普遍偏低。從業人員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無法充分理解裝載加固工作的各項規章制度,降低了制度對工作的指導作用。部分職工職業素質較低,工作時缺乏責任心,不能嚴格執行
貨物裝載加固方案,或使用不合格的加固材料違規操作,為鐵路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埋下了隱患;裝載加固過程中使用的設備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現有職工素質無法勝任現代貨物裝載加固工作的需求。
2.3.2 貨物裝載加固方案存在的問題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方案的編制過程涉及的資料較多,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整個方案的可靠性造成直接影響。在裝載加固方案編制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有:
①技術標準不完整。我國鐵路貨物運輸部門的技術資料管理不規范,沒有采用科學的方式對其進行排序和歸檔,相關資料不完整,無法形成系統的技術體系;
②規整制度的缺乏。貨物裝載加固方案的管理工作由貨運站上級單位負責,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可操作性;
③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較低。裝載加固方案編制過程中需要用到材料學、機械制圖、力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專業性強,對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目前鐵路貨運裝載加固人員的專業操作能力較差,影響了管理效果。
2.4 貨物運輸裝載加固措施
鐵路貨物運輸是鐵路部門主要經營活動之一,為保證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實現鐵路運輸部門以及貨主的經濟效益,在貨物裝載加固過程中應堅持安全性、可操作性、方便性和經濟性的原則,選擇最佳裝載加固方案。
2.4.1 建立裝載加固器材技術保障體系
鐵路貨物裝載加固設備的技術性能對貨物的安全運輸具有直接影響,做好加固設備的技術保障工作,可為貨物的安全運輸提供必要保障。首先,制度方面要制定規范的加固器材管理程序,建立裝載加固專家評審機制、進一步規范裝載加固裝置的準入制度,利用資質認證制度和產品合格證管理制度,對加固器材進行統一管理,任何不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技術標準的器材,都不得進入鐵路基層站點。
其次,規范裝載加固檢測制度。裝載加固器材的主要來源是托運人自備,其檢測則由裝載人員通過目測方式進行判別,若在檢測過程中出現誤差,就會對貨物運輸造成嚴重的安全威脅。因此,加強對加固器材的檢測十分必要。檢測單位應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力度,定期更新和維護檢測設備;開展專業的技術培訓,提高檢測人員的業務水平;制定統一、規范的標準體系,為檢測結果的評價提供參照。
2.4.2 裝載加固機械化
首先,稱重裝置的改進。傳統的貨物計重方式采用貨物劃線裝車,容易產生較大計量偏差,為解決這一問題,可引進先進的裝載機稱重裝置,提高裝載的精確度,防止出現超載、偏載、偏重、虧噸問題,提高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和資源利用率。
其次,裝車方式的改進。軌道衡計量裝車控制系統能自動判處機車后車輛數、總軸數,實現自動標簽對位,并能將車號信息和現車進行準確定位;自動識別每節車廂是否完全上衡,從而達到自動稱量的目的;還可判斷車廂是否處于給料允許位,防止貨物灑落車廂外,減少貨物裝車過程中的損耗。
最后,做好貨車車門的安全管理。裝車前,檢查車門是否良好,配件是否齊全。開閉車門要按照規定操作,禁止使用裝卸機械碰撞車門,損害車門性能;使用棚車裝載貨物時,車門兩側貨物應呈梯形碼放牢固,控制貨物與車門的距離,防止貨物擠靠車門;使用敞車時,門銷關閉不良應進行捆綁加固。裝車完畢后,檢查車門關閉狀態,確認合格后方可放行。
2.4.3 提高人員素質
鐵路貨運的安全保障體系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執行,因此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可有效提升鐵路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安全意識的培養、先進設備使用及維修技術的培養、以及職業素養的培養等,通過科學有效的培訓,培養一支具有高專業技術和責任感的復合型人才;培訓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安排,可以組織專家進行培訓,可安排專業的培訓機構進行現場培訓,還可通過網絡技術進行視頻培訓;引入考核機制,提高職工自我成長的積極性,同時還可對培訓效果進行檢測,為后期的改進和完善提供參考和指導。
3 結語
鐵路貨物運輸是鐵路部門運營項目之一,為保證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和運輸部門的經濟效益,應對貨物裝載加固方案進行嚴格編制,選擇合適的加固材料和設備,減少人為因素的誤差影響,提高裝載的精確度,避免超載、偏載、超限等問題的發生,確保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提高車輛利用率,降低運輸成本,使運輸部門和貨主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邢照平.提高基層站段貨物裝載加固安全質量的探討[J].鐵道貨運,2010,04:40-42.
[2]李西發.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工作淺析[J].今日科苑,2010,06:288.
[3]劉慧.鐵路貨物裝載加固安全風險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3.
[4]徐珊珊.鐵路貨物運輸裝載加固方案選擇及風險評估[D].吉林大學,2014.
[5]溫克學,李笑紅.鐵路貨物裝載安全創新實踐回顧與展望[J].鐵道貨運,2011,02:5-11.
[6]于延齡.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活動 全面提高裝載加固質量[J].鐵道貨運,2006,01:26-31.
[7]張春輝,吳振邦.建立裝載加固質量管理機制的探索[J].鐵道貨運,2007,12:16-18.
[8]李明賢.影響貨物裝載加固安全諸因素的分析[J].鐵道貨運,1994,04:39-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