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應馨
余中平 洪嘉一
宋立:45歲的勵志少年
馮應馨
生活總是一個巧合接著另一個巧合。如果不是18年前,《廣州日報》犄角旮旯里的一個招聘廣告恰巧被待業的宋立看到,他可能依然在一邊做著市場企劃,一邊憧憬著大律師的白日夢想,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在法律訴訟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把他拿下!”方運雙一拍桌子,旁邊的4個大漢紛紛向宋立奔來。
這是宋立在腦子里閃過的一個畫面。他要趕在二審開庭之前,再去現場看看情況。聽說被告方運雙年輕時也是村子里的小惡霸,一路上宋立的心里都在打小鼓。
一進門,方運雙坐在屋子中央,拐杖護身,“像個大佬似的”。宋立邊說邊比劃著翹起二郎腿。坐在方運雙旁邊的4個中年男人儼然是專門聚在一起準備痛揍他一頓。
因為在魚塘中違規傾倒有毒有害的污泥,魚塘水環境遭受嚴重污染,而污泥散發的臭氣,又對周邊百姓的居住環境造成嚴重影響。中華環保聯合會就該違法行為提起公益訴訟,廣州市白云區檢察院支持起訴。方運雙作為魚塘出租人,與直接傾倒者譚耀洪一起被送上了被告席。而宋立則是原告中華環保聯合會的代理律師。
然而事實卻并非他所想象的那般驚心動魄。
方運雙不但沒有向單槍匹馬的宋立實施私人報復,反而開著三輪車帶著他一邊考察魚塘,一邊倒苦水。
“我并不想把他罰個傾家蕩產,只是想把法律程序走完?!彼瘟⑾M讣罱K可以推動完成魚塘的環境修復,屆時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幾次庭審下來,可以明顯感覺到他的變化”,中華環保聯合會督查訴訟人員如此評價宋立(右一)。圖為宋立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及支持起訴單位廣州白云區檢察院工作人員的合影。
截止11月底,案件還未最終判決。但對于結果,他很有信心。
這是宋立第一次做志愿律師,也是第一次接觸環境案件。在此之前,他一直都是廣州經綸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刑辯律師。2011年前后,偶然的機會,宋立開始接觸環保話題。再后來,一部電影讓他找到了環境保護與律師職業的契合點。
在茱莉婭·羅伯茨演繹的《永不妥協》里,一位籍籍無名的新手律師,因為打贏一起環境污染案件,獲得3.33億美元的賠償,最終名利雙收。這曾經是美國歷史上索賠額最高的真實案例。從環境案件、公益性、律師費的結合中,宋立看到的是一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中華環保聯合會的法律維權項目,一直是業內的排頭兵,定期招募志愿律師。宋立得知后第一時間報名參加。通常,針對新律師的培訓只有一次,可他聽得不過癮,硬是要參加兩期。
作為三百多人志愿律師團隊中的一員,能真正代理成為中華環保聯合會的環境維權案件,卻需要一些機緣巧合。
環境案件以地理區域做劃分,每個片區會有二十多個志愿律師。在三年的合同期里,沒有代理過案件的律師不在少數:可能是沒有合適的案源,可能是律師沒有時間,也可能是被別的律師搶先接手。
宋立初次試水的環境案件,就因條件不成熟,最終沒能進入訴訟程序。
與方運雙案的有驚無險不同的是,當時宋立可著實被狠狠來了個下馬威。
“像做賊一樣,從路邊撿了個竹竿,捆個礦泉水瓶,撈一點水起來,趕緊裝包里就走?!被貞洉r,宋立睜大了眼睛,仿佛依舊沉浸在月黑風高的夜晚。
企業通常會選擇在半夜偷排污水。他便陪同中華環保聯合會的督查人員一起去采集水樣。等到夜深人靜后,兩個人悄悄地穿梭在成片的香蕉林里,深一腳淺一腳的探尋暗排口。臨行前村民“小心被打”的善意提醒,也不時加深著他的膽戰心驚。
“瞬間有恐懼感!”
這天下午,宋立在探查排污口時,意外踏入了沼澤地,前一腳剛踩下去便淹至了膝蓋。頓時,腦子里就塞滿了長征的畫面:連車帶人帶馬匹全都被淹了進去。
“瞬間有恐懼感!”宋立余驚未了,一連說了兩次。
“哎呀,”宋立長吁一口氣,“做這份工作真不容易?!?/p>
由于中華環保聯合會環境案件較多,督察人員偶爾會在央視露臉。
“好牛的,天天上央視!”宋立小有激動,坦言很羨慕。律師需要名氣,如果能出名,也方便以后接別的案子。
很快,他的愿望便實現了。
方運雙案,作為廣東省第一起檢察機關支持的公益訴訟案件,最終被中央電視臺播出。雖然作為志愿律師,該案的代理與訴訟純屬公益行為,并沒有給宋立帶來什么經濟收入,但遠在清遠的人們看過電視之后卻慕名而來,請求他為村里電子垃圾違規堆放的案件做代理律師。甫一接手案件,宋立便得到了5萬元律師費作為回報。
截止目前,環境案件已為他帶來近10萬元的業務收入。
“要做專家型的環境律師”,不錯的開局讓宋立雄心勃勃。
“幾次庭審下來,可以明顯感覺到他的變化”,一起參加庭審的中華環保聯合會督查訴訟人員如此評價宋立。
被告方運雙的代理律師是廣州當地法治節目的主持,庭辯風格咄咄逼人。許多靈光一閃的質疑,環境專業人士可以輕松找到漏洞,不過缺乏環境案件實戰經驗的宋立,卻遺憾錯失了幾次抓辮子的好時機。不過,素來嚴謹的他,總能搬出相應的法律條文予以反駁。
為了能對環境法律有個系統的了解,這些年,宋立沒少往外跑:北京、上海、長沙、深圳……一看到含金量高的相關培訓班,只要時間允許,他都會報名參加。
計算著培訓費用一筆筆累加至10萬有余,環境法專業的知識體系,也在宋立的腦海中日漸清晰。
“培訓內容不見得都能全部消化,但可以給人一種思路?!彼瘟孕牛磥硪欢梢哉业侥軐h境和刑辯結合起來的途徑。
生活總是一個巧合接著另一個巧合。如果不是18年前,《廣州日報》犄角旮旯里的一個招聘廣告恰巧被待業的宋立看到,他可能依然在一邊做著市場企劃,一邊憧憬著大律師的白日夢想,怎么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在法律訴訟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2007年3月17日,他清楚地記著入職事務所的日期。試用期三個月沒有工資,日子實在拮據,只得向部門領導借了500元生活費。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碑敃r領導女友一句最普通的鼓勵,讓他感恩了多年。
11年之后,隨著河南的鄉音被廣州的普通話淹沒得不留一絲痕跡,宋立也終于告別了助理律師,可以穿著律師袍在法庭獨擋一面。當年的領導早已不知漂到哪里去了,而他在近年的業務進步中榮升為事務所合伙人。但談起當初的幫助和鼓勵,宋立言語懇切,滿滿的感恩。
一個背井離鄉的??粕胍蔀橹蓭煟瑹o異于天方夜譚。這些年來,他會背著黑色雙肩包奔波于河南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的研修班,只為了彌補自己學歷上的短板;他會兩三個月就往北京跑一趟,只為了與一線專家多接觸;他會特意買3000多元的機票從廣州飛到上海,只為了一睹大律師翟建的庭辯風采。
“找自己的偶像,才能成為偶像?!?/p>
已經是45歲的“大叔”了,談起奮斗,宋立卻滿臉興奮,依然像剛畢業的少年一樣,眼睛會閃爍希望的光。
讓綠色生活成為常態
余中平 洪嘉一

省市領導為環保志愿者護河隊授旗。
綠色化,既是生產方式,也是生活方式,還是價值取向。近年來,杭州在加快環境污染整治、實現產業轉型發展的同時,也在積極引導公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社會新風。
雨水收集池內,魚兒在歡快地游動;DIY作品區內,孩子們的廢舊物品小制作別出心裁;觀賞植物區內,居民種下的盆栽競相綻放……誰能想到,就在幾年前,這里垃圾成堆,雜草叢生,蚊蠅肆虐?在杭州,像和睦社區這樣由臟亂差典型搖身一變成社區改造典范的,不勝枚舉。
為整治環境,和睦社區征求居民意見,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了環境改造的生態實踐園項目。大家紛紛獻計獻策,無論是整體設計,還是圍墻、綠化等附屬工程,或是園內環保項目,居民都積極參與。其中的雨水循環養魚池就是社區的趙天心師傅一人策劃、設計并一起參與施工建成的。在建設工作中,很多居民還經常赴現場查看,密切關注項目進展情況。
生態實踐園分為宣傳區、展示區、實踐區和置換區四大區塊。宣傳區主要通過環保主題浮雕墻、DIY作品制作區、陳列區、環保書籍共享區、環保知識傳播區、電子觸摸屏,向廣大居民宣傳和普及生態文明、綠色生活和環保知識。展示區主要包括太陽能LED照明系統和太陽能滅蚊燈、雨水收集系統和養魚池、有機堆肥等,展示節能減排技術和理念。實踐區設置陽臺蔬菜種植區、芳香植物栽培區、綠化種植區三個區域,通過親子栽培等形式培養孩子們的植綠護綠意識和栽培技術。置換區,主要用于閑置和淘汰物品交換,或者贈送給困難群體,延伸物品的使用價值,增進鄰里感情。此外,依托生態實踐園,社區還組織開展周末農場、親子植樹認養、DIY環保制作等系列環保宣傳教育活動。
在杭州,類似的社區環境改造項目還有很多,如:水澄橋社區的低碳生活館、錢潮社區的生態綠島、景新社區生態展示館等。近年來,杭州每年都要實施生態角項目30多個。社區生態角作為杭州市城區生態文明和美麗杭州建設的細胞工程,不但改善了社區的環境面貌,而且搭建了展示和互動宣傳平臺,激發了居民參與環保、踐行綠色生活的熱情,發揮了“小園地、大作為”的作用。

和睦社區生態實踐園雨水回收養魚池。
漫步西湖邊,不時就能看到騎著紅色自行車、滿臉愜意的游客。如今,公共自行車已成為杭州踐行綠色生活的一塊金字招牌,不僅是游客逛西湖的便捷交通工具,也是杭州市民日常出行的選擇。
杭州市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系統于2008年5月1日啟用,目前已具有3354個服務點,84100輛公共自行車的規模,日最高租用量達44.86萬余人次,免費使用率超過96%。目前,杭州已初步建立了軌道交通、公交、出租車、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五位一體”綠色公交體系,綠色出行正在成為緩解交通“兩難”和改變居民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與此同時,各社區從衣、食、住、行、游等居民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出發,積極探索一些好的做法。
環西社區開展的低碳社區試點工作,推出了一系列推進綠色生活的舉措。如∶承諾“每周少開一天車”,年初每輛車領一張“綠色出行”卡,卡片上按季度分別記錄停車時間、里程數,年底獎勵洗車卡。為每戶家庭建一份低碳生活檔案,記錄著家里有幾臺空調,幾臺電冰箱,幾盞節能燈,是否有盆栽,短途出行交通工具,私家車行駛公里數,每月參加幾次公益環保活動,用水多少,用電多少,一天產生多少垃圾。同時,結合調查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和措施。
良渚文化村社區從美食街餐廚垃圾著手,建成了垃圾分類推廣中心。中心占地3000多平方米,內設影音宣傳室、垃圾堆放點、垃圾處理區等區塊。走進中心,玻璃窗內是兩條垃圾處理流水線,工人們正忙著分揀剛剛送來的餐廚垃圾,可回收的留下,其余的則被傳輸帶送至垃圾處理器的發酵池,經過發酵、烘干、成粒,最后變成有機肥。兩臺設備日處理垃圾量1噸,每月能產出有機肥1000多公斤,這些肥料通過活動回贈給居民種花養草。
此外,社區還制定了《村民公約》,就小區綠色出行、綠色購物、閑置物品回收、垃圾分類等20多項事宜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今天,★★★等環保志愿者赴★★社區舉辦‘美麗家園互助行動’,開展了★★、★★等活動?!睅缀趺刻炀幇l的杭州市環保志愿服務總隊簡訊——《西湖綠早茶》中都有“美麗家園互助行動”相關活動信息。如今,該項目已成為總隊的一大品牌活動?;顒訃@全市環保中心工作和階段性環保熱點問題展開,組織環保志愿者和大學生為等群體走進社區,定期開展環保宣傳、體驗活動、環保講座、河道巡護、垃圾減量、酵素制作、環保小制作等活動。通過志愿者的宣傳和示范,吸引和帶動更多居民學習環保知識、踐行綠色生活、參與環境管理、監督環境違法行為。據不完全統計,總隊每月開展活動40場左右,2015年已累計走進社區200多個。志愿者已成為活躍在社區推進生活方式綠色化的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總隊還開展了“一把傘,一座城”環保公益行動,通過募集閑置和廢舊雨傘、組織人員進行維修后,以贈送、公益活動、定點使用等形式推動循環再利用,2015年已募集雨傘近1萬把,既宣傳推廣了綠色生活理念,又帶動了市民主動參與環保的熱潮。

孩子們在垃圾分類推廣中心學習廢油制肥皂。
成立“五水共治”護河先鋒隊,組織環保志愿者和大學生開展護河護水行動,通過微信、活動等形式,發動周邊居民一起參與,共同進行環保宣傳、河道巡查、文明勸導、違法舉報等,多次推動河道相關問題的解決。目前,總隊和高校環保社團牽頭開展20多條河道的民間日常巡護。
在杭高校綠色聯盟開展了杭城室內外空氣檢測分析和科普宣傳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對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地點和居民不同生活行為的PM2.5開展檢測和對比分析,并向市民進行宣傳,就改變生活方式提出意見和建議。
“鼓勵企事業單位、基層自治組織、物業服務企業、行業協會通過管理制度、村規民約等形式,規定生態文明建設自律內容,強化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對違反規定者可以提出勸告、批評和警告。公民應當自覺遵守生態文明建設行為規范,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和形象?!薄逗贾菔猩鷳B文明建設促進條例(草案)》對生態文明制度作出了上述規定,對相關單位和公眾的行為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條例(草案)》已經杭州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初審,并完成征求意見工作,下一步進行審議并頒布實施。
近年來,杭州堅持環境立市戰略,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前后出臺了《杭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0-2020)》《關于建設美麗杭州的決議》、《美麗杭州建設實施綱要(2013—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決策、規劃和政策。這其中都對綠色生活方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為加快推進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凝聚全社會節能減排的合力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者單位:杭州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