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金良+潘隴剛
[摘 要] 隨著移動醫療APP的發展,過去人們只能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的轉變。移動醫療APP是將大眾引入一種更為先進、輕松和便捷的就診模式中,近年來逐步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產業的熱點。移動醫療APP將朝著“軟件+互聯網+醫療”盈利模式發展,其核心將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完美結合,這一發展模式的改變,有效地解決了患者看病難的問題。伴隨移動互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及普及,通過移動互聯網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養生知識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的加深,這種需求也越來越大,醫療APP在移動互聯網顯示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 移動醫療APP;發展趨勢;研究
[中圖分類號] F272.3 [文獻標識碼] B
一、移動醫療APP的現狀
在APP盛行以來,移動醫療類APP與其他同屬類的產品相比而言,一直是都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中。由于醫療移動APP一直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這些因素給移動醫療APP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比如大多的老年人或者孕婦以及兒童等特殊人群對醫療的需求較大,但他們同樣對移動醫療抱有及其謹慎的態度。醫療移動APP在國內的應用還較為局限,移動醫療APP在技術以及運營模式還沒有出現一個“模范APP”作為引導的先河。
近些年來,由于一些醫療App誤診的事件,使移動醫療App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而促使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患者對自己的病癥描述不清,患者的病癥是由多種疾病的并發癥引起的,但從APP本身來說,它對患者的“診治”太過“標準化”,對于一些個體化的差異的診治不夠“智能”。
目前國內醫療APP的管理機制成為其發展的一個限制性因素,由于我國的醫療移動APP沒有像美國一樣將其納入國家的監管范圍,并且國內的醫療行業并沒有完全的開放,大多數的醫院并不愿意共享患者和醫生的私人信息,以致各地的APP廠商與衛生機構的合作僅僅局限于地方區域。
就當前的現狀來看,我國的遠程醫療診斷并未得到實現,這也是移動醫療APP發展限制的一個重要因素。移動醫療健康領域在我國發展前景廣闊,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將產生重大機遇。然而,如何在這片未知領域搶占一席之地,這些開拓者們將面臨不少挑戰。
二、移動醫療APP的發展方向
(一)移動醫療APP將朝著“軟件+互聯網+醫療”盈利模式發展
隨著互聯網醫療服務的蓬勃發展,當前醫療移動APP處于發展的黃金階段。當前我國已涌現出了2000多個移動醫療APP,但是至今還未曾出現一款移動醫療APP真正贏得患者的認可和醫生的滿意,而互聯網的移動醫療APP目前還是處于探索階段。
據有關資料顯示:就醫160的最大競爭優勢是有一個“軟件+互聯網”的雙基因團隊,加上覆蓋全國幾百家的醫生資源。另外還有寧遠科技,一款來自醫院的軟件——“合作盈利”,寧遠科技的軟件產品“藍蜻蜓醫院感染管理系統”是該領域知名度最高的權威產品。就目前而言,全國醫院客戶超過了4700家,其中超過40%為三甲醫院,軟件服務也成為公司盈利和累積醫院資源的重要渠道之一。
為客戶提供“軟件+互聯網+醫療”的多基因服務模式,有效的把網絡和醫院資源對接起來,而其商業模式也從這些服務模式中獲取。這將是移動醫療APP未來的發展市場。
(二)移動醫療APP不能模仿“打車”、“餐飲”的模式來贏得市場
對于目前市場中火爆的“滴滴”、“餓了么”等等一系列的生活而言“經濟補貼完美贏得市場”,那么移動醫療APP是否可來一場“勢均力敵”的模仿秀呢?答案當然否定的。而且目前我國醫療市場而言,主要的業務屬于政府獨有,要想充分的使得這個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包括政策的逐步放開、社會資本的進入等。
由于行業存在著巨大的特殊性,移動醫療APP與現在的打車及餐飲類APP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夠前期的補貼快速撲捉到商機,贏得市場。對于打車、餐飲市場而言,市場是一個市場化的市場,但是醫療市場不是這樣的,而且這個醫療市場的容量要比打車、餐飲行業大很多。就拿“滴滴”為例子來說,滴滴打車是8元,它可能是免費或者付小額的資金。但沒有一家醫院或者其他的醫療機構敢說讓病人免費看病,就算補貼5元,但是與一次看病花費的費用相比,也是杯水車薪了。醫療服務成本巨大,不是靠一兩家公司或者醫療機構短時間內就能夠把整個市場撬動起來,市場有大有小,小市場翻一下很容易,大市場翻一下就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總的來說,互聯網醫療目前形勢大好,但是市場變化還需要一點時間,行業的發展還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行業的競爭也將會是一場馬拉松比賽。
(三)移動醫療APP的核心將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完美結合
在與患者線上溝通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患者自身都無法準確描述病情,只是簡單以癥狀要求醫生給予診斷。為此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完美結合,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也將成為移動醫療APP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景。
通過這種發展模式的不斷推進,可以減少患者對“新事物”的排斥心理,從而更好的將醫療資源充分的利用,也可以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分配,有利于“公平”醫療的發展。
三、移動醫療APP的藍圖繪制
經濟學人智庫在移動醫療領域的調研報告指出:患者方面,64%的患者表示來來愿意嘗試使用移動醫療APP與醫生交流,且幾乎所有患者表示愿意為此付費;73%的患者愿意穿戴移動醫療APP產品對病情經行遠程監控;另外,46%的患者未來愿意嘗試倡導和幫助移動醫療知識的普及和學習,3/4的患者表示愿意付費;醫生方面,38%的醫生認為移動醫療APP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11%的醫生認為移動醫療APP可以降低患者的成本;幾乎所有的醫生愿意嘗試這種新的互動方式。
我國目前已經存在的幾家移動醫療APP品牌,比如《杏林樹》、《春雨醫生》、《口袋檢驗》以及《掌上藥店》等等,就當前的情況而言,醫療移動APP的市場還是很大的。endprint
就拿《春雨醫生》來說,春雨掌上醫生有兩塊核心業務:自查和問診。當用戶感到身體不適時,可以在APP上點擊模擬人體的不適部位,再點擊癥狀,然后相關的病癥名稱、檢查治療方法等信息就會呈現出來。此外,用戶也可以通過客戶端用語音、圖文的形式免費向醫生咨詢。
移動醫療AAP這類軟件上是一年來,用戶的大量需求,這這類應用最早從兒科、婦產科起步,而其最新版本幾乎匯聚了一家綜合醫院的所有科室,同時,用戶還能通過手機定位快速查找周邊的醫院、藥店等。目前這類軟件的用戶數也達到了800多萬,其中有5000多名專業醫生。
在我國當前移動醫療、保健類APP產品雖然已達2000多種,由于存在的種種限制因素,大部分的移動醫療APP的用戶活躍度不高;另外這類產品的研發公司具有醫學背景的復合型人才較為缺乏,導致產品開發受制。目前還沒有看到成熟的變現模式,運作要點依然主要體現在用戶積累及活躍度。預計未來移動醫療廣告、增值服務、在線問診等盈利模式將不斷開發,盈利模式將逐步清晰。
“移動醫療正在迎來它的快速發展時期”是移動醫療領域創業者的共識。
四、結束語
隨著移動醫療APP的發展,過去人們只能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的轉變。移動醫療APP是將大眾引入一種更為先進、輕松和便捷的就診模式中,由于近年來逐步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產業的熱點。另外對于移動運營商、醫療設備制造商、芯片企業、應用開發商等通信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來說,移動醫療可謂一座“金礦”、一項潛力極大的“朝陽產業”。
移動醫療APP的發展模式的改變,有效地解決了患者看病難的問題。伴隨移動互聯網的應用的快速發展及普及,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信息獲取的方式,通過移動互聯網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養生知識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的加深,這種需求也越來越大,醫療APP在移動互聯網顯示出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 考 文 獻]
[1]王寧,常金良,晁珍珍,王偉,潘隴剛.醫療健康類APP的應用研究[J].商業經濟,2015(1)
[2]劉硯青.“掌上醫生”只賺吆喝不賺錢[J].中國經濟周刊,2013(35):35-48
[3]羅秋云.醫療APP:上手容易賺錢太難[J].時代周刊,2013(5):26-53
[4]移動醫療App還有很長的路要走[EB/OL].論文網:http://www.xzb.com/8/view-4840329.htm
[5]移動醫療改變就醫模式[EB/OL].QQYY全球醫院網,2014(3):http://www.qqyy.com
[責任編輯:王鳳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