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玲
課程整合是我國面向21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趨勢。課程整合式教學能較好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以多元化視角來認識世界。筆者現以《小阿力的大學校》一書為例,著重闡明:課程整合式教學中,如何正確引導學生發現知識間的聯系、尊重學生的各種體會,從而為學生提供自主發現、自主創新的機會。
一、課程整合與課程整合式教學
課程整合是一種新型的課程形態,是采用各種有機整合的形式,使學校教學系統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機聯系的課程形態。比如,把學生校內的學習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興趣緊密結合,形成有利于學生接受并可充分發揮其潛能的整體化課程。
整合式教學則是一個有多重含義的概念,廣義地說,主要包括教學文本的整合與教學方法的整合。狹義上說,整合思維主要包括教材的整合、課時的整合和教學的整合。本文所指的整合式教學是開放的、多元的、包容的,是打破學科、課程之間因過細專業分工而造成的彼此孤立、相互隔膜的狀態,而以開放的態度將各學科知識、方法有機地聯系、貫通、融合成新的知識結構。在關注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實施知識整合的能力培養,學會質疑,懂得與知識內部、其他學科、生活進行聯系,并且能利用這些關系來分析、解決疑問的教學方式。
二、整合式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鑒于整合式教學的綜合性、開放性與實用性特征,其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以下積極作用。
一是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于學生個體成長來說,課程整合應該是幼兒園、小學、中學序列上的一體化整合,使學生在受教育的各個階段形成一個有機連續的發展過程。通過整合,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來理解新的知識。這種學習方式便是主動的有意義的接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多探究、多動腦、多實踐,最終能學到的知識是有聯系的、整體性的,也是更加深刻的、更有價值的。
二是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課程整合充分關注學生的主動性,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自由的學習空間。課程整合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從教師或教材所提供的具體事實或原始材料進行分析、討論,從中得出對自己日后學習有價值的結論。一方面,學生要從教師的引導中提高自己對問題的認識;另一方面,他們在討論中要控制好自己的學習行為。事實上,為學生創設輕松自主的環境,便有利于其創新。
三是增加教師關注學生的機會。分科課程使很多知識專業化,導致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門類過多,過于分化、獨立,教師教學時各自為戰。應試教育的壓力也使得教師過分關注知識,以致越來越少地關注學生的需要。而課程整合則能較好地改變這樣的現狀,學生在整合過程中自主學習,教師就有時間關注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思維的變化、認識的變化,這樣就增加了師生間的合作機會、互動機會。
三、《小阿力的大學校》整合式教學及其創新性
課程整合式教學能較好地滿足學生的內心需要,可以更好地引導他們學習多元化的知識,同時更有利于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如下以繪本故事《小阿力的大學校》一書學習方式的轉變,來進行簡單論述。
第一,以色彩來表現心理活動,給學生自主創作的空間。
《小阿力的大學校》是一本圖畫書,基本的學習目標是:學生認真傾聽故事,初步感受大阿力的情緒和心理活動;會觀察圖片,合理推斷出小阿力的三個擔心(生活、情感、學習方面)。
對于大阿力的心情變化,應當著重凸顯出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除了語文元素,教師還能挖掘出美術的元素進行教學。大阿力的心情變化,除了內心體會,還可以通過色彩來抽象表現。基于以上思考,我嘗試了這樣的設計:
請你幫小阿力完成“心情書簽”:阿力做了一張書簽來記錄自己上學后的心情,但沒有完全完成,請你幫助他。
①請你先將他的圖畫畫完整。
②選擇一種顏色來表現小阿力上學后的心情,并將你選好的顏色涂在書簽上。
③書簽的背面可以畫出上學后的自己——自畫像,也可另找畫紙,突出上學后自己的心情(圖略)。
第二,以活動獲得真實體驗,營造自主體會的氛圍,我與伙伴同樂:請你邀請班上的伙伴與你一起玩一個體育游戲,并與老師分享你們游戲后的心情。
此部分作為繪本內容的延伸,可以在體育課上讓學生分享游戲,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游戲后的感受。書中內容是:大阿力上學后,跟著伙伴們一起玩耍,學會了好多有趣的體育活動。故此處除了可透過語言文字、畫面來體會心情,還可以創設切切實實的活動來讓學生獲得體驗,從而突破學科界限,打破課時限制,充分利用資源,建立知識間的聯系,讓課堂在聯系的基礎上再一次延續。換言之,即是將繪本中挖掘到的體育元素,延續到體育課或者課外活動了。
課程整合式教學,首要的是在解讀文本時,挖掘其中包含的不同元素,緊接著便以不同的方式去實現元素的整合與聯系,或者讓這些元素延續到后面的學習內容中,如此環環相扣,自然融合。筆者緊密圍繞學校倡導的“六個還給”(把學習時間還給學生,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把選擇權還給學生,把體驗權還給學生,把話語權還給學生,把評價權還給學生),結合本課教學,重在實現以下目標: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表現自己,自主選擇表達心情的方式——說、寫、畫,還能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事實上,學生對這樣的學習方式興趣較高,也有較強的積極性,他們自由發揮、自由表達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
第三,聯系實際,實現自主創新。
學生自由發揮,盡情展開想象,聯系自身體驗,帶著興奮而創作。有的選擇畫自畫像,有的則喜歡在小小書簽上繪出自己的心情。可見,學生可以在一個較為愉快的氛圍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同時還突破了自我,能夠大膽發揮想象,自由表達內心,這便是自主創新。
四、小學課程整合式教學實施中的困難
教學實踐中,我們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時,又面臨兩個棘手的問題。
一是許多教師對課程整合理解不夠科學。他們將課程整合簡單理解為知識之間的機械拼接,忽略了知識內部的有機聯系。在這樣的觀念下,教師實施課程整合時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如不知道該采用什么形式來進行課程整合等。
二是缺乏同步配套的課程整合教材。缺乏教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就難以有明確的方向,這也是教師實施課程整合時的較大困難。而美國的課程整合能有效地進行,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有相關的教材,如在美國中學教學中有社會課教材(不是政治、歷史、人文地理的簡單拼盤),這對美國教師的整合式教學就起到了科學的導引作用。
(編輯 劉澤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