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蕾武漢商學院,湖北武漢 430056
多媒體語言的構成分析
夏蕾
武漢商學院,湖北武漢430056
摘要我國科技的進展是異常明顯的,伴隨科技的發展,我國在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也是應用極廣的,尤其是在教學上的普及,讓我們對多媒體技術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眾所周知,多媒體在很多領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開發,例如在學習認知、視聽語言、藝術設計等。在諸多領域都較側重于多媒體的語言構成。本文主要對多媒體在視聽語言方面進行詳細分析,從而探討多媒體中的多媒體語言的構成、特點、以及對基礎應用進行闡述。
關鍵詞多媒體;語言;構成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作為人們所熟知的一門技術——多媒體技術,靈活多樣,應用人機結合的方式將信息展現的活靈活現,尤其是使得多媒體技術在現代教育領域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多媒體語言便是多媒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屬于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多媒體質量的表現。其實每個人對語言是很敏感、很熟悉的。根據語言的表面意義就是由詞匯、語法、語音構成的,其本質便是由語音與文字構成,變一種形式也就成了我們非常熟悉的聲音及靜態影像構成的。人們應用語言進行表達自己的觀點,互相之間進行思想交流,久而久之,也就看作是人們的一種工具。聲音與靜態影像的相結合打破了原始的傳統語言,從而產生了一種新的形式——視聽語言。視聽語言則以動態影像表現出來,用聲音與圖像利用多種方式巧妙地結合起來,產生奇妙的多媒體效果。
視覺語言屬于多媒體語言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80%人們所接受的信息是依靠視覺獲取的,人類傳遞的信息大多數也是依賴視覺語言傳遞的,那么視覺語言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幾類。
1.1多媒體畫面
多媒體視覺語言的基礎組成部分是多媒體畫面,多媒體畫面的內容是由文本、圖像、視頻、動畫在電子屏幕上復合而成。比如說平日里看到的影視作品呈現出的鏡頭,便是按照不同的需要將鏡頭固定在視頻、動畫等中,因此人們無法隨時按需要改變鏡頭的長度。對于一個完整的多媒體作品,我們可以按意愿自己選擇。從鏡頭的一閃而過,到作品的自主選擇,其間有聯系也是有區別的。為了能夠更容易的區分,將同一多媒體畫面中鏡頭的積累稱為畫面組,一部完整的多媒體作品的視覺語言便是若干畫面組組合而成的頁面組。不過目前,多媒體畫面還是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比如計算機硬件運行水平。
1.2多媒體畫面的景別
多媒體畫面的景別是指一個面積。具體,我們將多媒體畫面表現出來的內容在屏幕當中占到的面積,我們則稱此為畫面的景別。一般,文本在作品中的出現形式為全景,圖像圖形出現形式為非全景,即圖形圖像的等畫面的邊框往往是大于屏幕邊框的。眾所周知,全景描述的是整個面貌,而非全景,在圖像上我們可稱為特寫,即對局部進行詳細的描寫。視頻動畫的出現形式往往是半景,即為全景的一半。
1.3多媒體畫面的表現角度
多媒體畫面的表現角度大致分為三種:平視、俯視、仰視。在我們平日里教學過程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平視、俯視這兩個表現角度,因為從這種角度出發,一個是比較有利于觀察,第二便是科學地展現了事物的原本形貌,不歪曲不造作。仰視一般在進行畫面修飾時會被運用到,從而構成畫面。
1.4多媒體畫面的運動
主體運動、攝影機運動是多媒體畫面的主要兩大結構,通常還是以主體運動為主,因為較多多媒體作品中沒有攝影機運動的表現方式,一般為縮放、平移兩種。縮放,從整體到局部、從全景到局部,或是從局部到整體,達到較連貫地表現出畫面,讓人感到自然。平移,則是將畫面在水平、垂直等各方向進行移動,從而增大畫面的信息量,使呈現出又長又整合的多媒體內容。
1.5多媒體畫面的色彩
多媒體畫面的色彩主要分為色相、色飽和度、明度。整合畫面可根據不同語言設計成滿足不同需要的色彩,比如為大多數長時間進行屏幕工作者將色彩設計成明快低飽和度冷色系列,一般以淺色為背景色,深色為前景色,使之對比明顯,使畫面看起來輕松舒服。
多媒體聽覺語言,很容易被理解。那就是在人的聽覺系統起作用的多媒體語言。它是以聲音為主導形式進行媒體信息傳遞。在教學方面,能夠生動形象地進行教學,準確無誤地展示教學內容,甚至可以表達出節奏、情感等一系列具體的細節。在多媒體作品中,音頻語言可以作為解說詞、背景音樂和音響效果,并且需要同其他多媒體語言(如文本、畫面、動畫、 視頻等)進行恰如其分的搭配,但切忌喧賓奪主[1]。多媒體聽覺語言還可以制造出時空感,如時空結構、畫外空間等。它詳細地對整個多媒體的重點難點進行表述。還能強烈地表現出它在整個多媒體語言中的高概括性、藝術性。其實在我們平時的理解中,聽覺語言只是很普通的聲音表述,其實它是獨特的。正向之前所說的一樣,聽覺語言可以制造出空間感,還可以塑造各種各樣的有形或無形的角色等獨特的能力。多媒體聽覺語言主要組成是三部分:語言聲、音效聲、音樂聲。它們分別充當著指導者、合作者、情景的創立者。
2.1語言聲
語音聲是多媒體聽覺語言的重要組成,是一種來自人類語言的聲音。它不僅是像人類的最普遍的語言交流,在多媒體作品中,還能與多種語言結合營造出各種不同的氛圍、塑造各種人物形象及人物情緒,或高興或悲傷,這都是可以利用語言聲進行表述的。
2.2音效聲
音效聲是一種較偏于主觀的聲音,一般來自于社會、自然。它有極大的信息量、極強的表現力,使人們可以感受到來自音效聲營造出的空間感、氛圍,也會因此帶來一連串的聯想、想象。
2.3音樂聲
音樂聲是情景的創造者,來自聲樂和器樂的聲音。就是我們平時在多媒體視頻中聽到的所謂的背景音樂一樣。音樂聲舒緩、節奏適宜,可以讓聽者有愉悅放松的聽覺,有效的調節情緒。
交互原意是指互相交錯,但運用到科技行業,是指輸入指令后自動生成的動作響應。而多媒體交互語言在交互的定義基礎上就不難理解成,是人機相結合后多媒體信息(指令)進行信息雙向交流(動作響應)的一種方式。多媒體交互語言構成就必須處處體現人機的協調[2]。事件響應是作為多媒體交互語言的機制,即為輸入程序之后便會產生程序響應。多媒體交互語言包括軟件導航交互、媒體控制交互、測試評價交互三大部分。軟件導航主要用于控制運行、跳轉頁面,通過該交互可以實現人們對多媒體作品進行控制運行,這也是最基本的交互方式。媒體控制交互用于頁面上的多媒體作品的控制,利用它可以多媒體作品的顯示、播放等功能進行控制。測試評價交互主要用于檢測學習效果、進行使用評價,比如選題、選答案、評價、評析等。
總而言之,以上所分析探究的多媒體語言的構成,大體分為多媒體視覺語言、多媒體聽覺語言、多媒體交互語言這三大類。經過三部分的融合,形成了生動形象的多媒體信息,使之表達的更準確,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控制。進而提高了多媒體信息的傳播傳遞、利用。只要合理的運用好多媒體語言,掌握好多媒體語言的構成、特點,才能更好的發展多媒體。多媒體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實際上多媒體更是一種在視聽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信息傳播的方式,具有明顯的多樣性、交互性。而多媒體語言則是多媒體將多媒體信息呈現出來的一種方式也是人機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多媒體語言主要由畫面語言、文本語言、顏色語言、視頻語言、音頻語言、動畫語言、交互語言等七大類組成[3],但從本質上構成,由多媒體視覺語言、多媒體聽覺語言、和多媒體交互語言構成。視覺語言、聽覺語言側重于多媒體教學的綜合表達,而整個學習過程中應用的主要是多媒體交互語言。在三者相互協作下完成任務。
參考文獻
[1]許迪歐,張大偉.理論課教學中多媒體語言使用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教學組織管理,2013(16):43-44.
基金項目:武漢市屬高校數字城市專業重點實訓基地資助項目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40-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