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彤童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河南鄭州 450001
近年來,視頻節目的競爭可謂是越發激烈,視頻網站從買斷影視播映權到走上網絡自制節目,憑借其敏銳的視角、獨特創新的思維模式,在利潤豐厚的視頻傳媒行業逐漸站穩腳跟,占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尤其是網絡自制節目,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從一開始的只為追求點擊率,以色情、粗俗等低端元素吸引視頻用戶的眼球,到現在擁有專業的制作團隊、高額的投資贊助,且節目內容獨創性強、水準精良、好評率高。越來越向高水平、高規格發展。其中愛奇藝的《奇葩說》作為一檔新型綜藝節目以其獨特的節目內容、互動方式、營銷模式打破了網絡自制節目的僵局,尤其引人關注。
《奇葩說》是愛奇藝2014年重磅打造的中國首檔說話達人秀,旨在尋找華人華語世界中觀點獨特、口才出眾的“最會說話的人”。整體節目采用辯論的形式,由馬東擔任主持人,高曉松、蔡康永擔任團長,各自帶領一隊成員,根據節目組指定辯題進行辯論。從第一季的情況來看,《奇葩說》總播放量已破2.3億,百度指數從開播前的500飆升至19萬,占領新浪微博“瘋狂綜藝季”話題榜冠軍,躋身百度風云榜綜藝榜單前5名,豆瓣綜藝評分大9.0,躍居網絡綜藝節目第一。《奇葩說》讓人看到了視頻網站自制節目的巨大威力,它不僅是愛奇藝自制節目的巨大成功,同時也為自媒體時代下網絡自制節目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借鑒之處。
《奇葩說》的片頭就以調侃的方式打出“四十歲以上的人在年輕人旁邊觀看”以及“You can you bibi”的節目口號,節目受眾直指現代年輕人,如此無厘頭的定位既準確又幽默。特別接地氣的辯論話題、各個奇葩辯手的“禁播”話語、每期出人意料的嘉賓女神、兩大人生型導師蔡康永和高曉松、“看心情”團長馬東,再加上夸張搞笑的動畫小品、字幕設計、背景音樂、直博彈幕等一系列后期包裝,都極其符合年輕人的心理和說話方式,致使節目一開播就迅速抓住年輕網民的眼球。當然,在這個視頻同質化、喧囂化嚴重的自媒體時代,“內容為王”仍然是使節目長期立于不敗之地的制勝關鍵。每期的辯題都十分貼近年輕人的生活及心理,例如“這是不是一個看臉的社會”、“該不該看伴侶的手機”、“選擇大城床還是小城床”,看似輕松娛樂,其實都是更加真實的還原年輕人的生活心理狀態以及價值觀,并且通過選手間的辯論、兩位導師及女神娓娓道來的指導性“生活意見”,正如節目宣揚的“脫下虛偽的假面好好說話”讓受眾在辯論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維度,傳遞“平民化”的價值,沉淀“真善美”的文化。
與受眾的互動不僅可以提高節目的知名度和受關注的持續度,更可以根據受眾的反饋及時更新調整節目內容,使節目長期保持新鮮感。現今傳統的綜藝節目雖然拓展了與受眾互動的渠道,微博、微信、節目客戶端,互動范圍遍布電視、網絡各個觸角,但由于技術或制度的限制,現今綜藝節目的互動雖說越來越趨向于全民化時代,但不論從互動的數量還是程度上都有較大的局限性。而《奇葩說》則充分運用多種方式及大數據的配合使用,充分在線上線下使受眾體驗到深度互動的樂趣。《奇葩說》首先會利用大數據從知乎上選出討論度較高的幾個話題,再以網友投票的方式,充分運用大數據的搜索整合功能選出下一期的辯論話題。在直播時更是貼吧、微博、微信、官彈同時開放,再加上視頻頁面可以隨時點擊支持的一方,提升現場參與感。節目播出后,導演組再將網上一系列的反饋信息加以整合,并以此及時修改或添加下期節目元素。如此實時的全民參與式互動,可謂是開創了以往電視綜藝乃至網絡綜藝全民互動的先河。
《奇葩說》在做到“內容為王”及“深度互動”的時候就意味著已經吸引了大量的潛在消費群體,對于如此龐大的潛在消費群,與廣告商的完美結合使《奇葩說》順利從“吸睛”跨越到“吸金”。“鏡像式營銷”是此次美特斯邦威與《奇葩說》共同創造出的一種新型營銷模式,其有別于單一、線性的傳統營銷模式,更注重在執行過程中的“深度植入”,通過引起手中的共鳴從而達到營銷的目的。創下視頻網站冠名記錄的美邦五千萬冠名費、主持人充滿魔性的招牌式廣告語“時尚時尚最時尚”、辯手們五顏六色的奇葩服,以及線下實體店的同步更新,這些獨具特色的硬性廣告將品牌信息以自黑、調侃的方式巧妙地融入節目的各個環節。在碎片化記憶的當下,這些廣告不僅沒有讓觀眾反感,反而屢屢制造笑點,這種整合營銷與節目完美契合,成為了節目的一大看點。隨著節目的播出,《奇葩說》的火爆之勢更是吸引了光明莫斯利安、Jeep自由光、HTC如影Re、百事、大眾汽車、恰恰瓜子等品牌的競相追投。
2012年《曉說》的成功創造了網絡視頻節目從“純網”到“臺網聯動”的里程碑,“臺網聯動”在當時被認為是傳統電視媒體與互聯網的雙贏模式。可是曾經鼓吹“臺網聯動”的愛奇藝卻憑借著這次《奇葩說》的反其道而行,將其成功打造為“純網綜藝”的第一步。“純網綜藝”的特點是表達方式直白、不教育不總結、從受眾出發、為廣告商量身定制。所以說“純網綜藝”就是針對互聯網時代的特征,以互聯網思維制作互聯網節目。例如《奇葩說》在70分鐘里就用了6000個鏡頭,這種快節奏對于廣大傳統電視受眾是難以接受的,但是在互聯網上,搭配網友互動的彈幕,受眾就能很好地抓住每一個“槽點”,實現節目效果的最大化。而且由于傳統電視媒體的權威性、導向性較強,針對互聯網受眾制作的《奇葩說》如果放在電視上播出,因其言辭犀利是否能通過審核不說,單是節目效果就會降低不少。所以,就《奇葩說》而言,“純網綜藝”無疑是節目的保障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1)在視頻網站自制節目低俗化、同質化嚴重的自媒體時代,靠低成本、惡趣味、小眾化為主的視頻節目已經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真正能使節目獲得長足發展的還是富有特色的節目內容。《奇葩說》奇葩但不低俗、搞笑但不空洞、輕松但有哲理的節目內容,正式恰當利用了視頻網站年輕、高效、生活化等一系列特點,為視頻網站自制節目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因此“內容為王”不僅是傳統電視節目的生命,更是視頻網站在搶占市場份額道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寶。
2)互聯網與傳統電視相比,最大的區別便是網民無障礙的實時交流。因此利用互聯網這一特點,不僅能時刻掌握網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策劃適合網民觀看的自制節目,還可以充分使受眾充分參與其中,提高互動性,增強節目的看點及受關注的持續度。《奇葩說》在前期選題策劃、播出時的彈幕以及后期的輿情反饋上都做得相當出色。
3)《奇葩說》五千萬的冠名費創下了視頻網站節目的冠名記錄,意味著視頻網站在自制節目方面可以與電視節目一爭高下。由于視頻網站自制節目與傳統電視節目相比更具靈活性,因此更有利于與廣告的無縫結合。如何結合節目的內容,定制出真正適合在自制節目中播出的廣告,是現今視頻網站與廣告商需要共同摸索的合作形式。
4)雖說現在“純網綜藝”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并不能一概論之。例如東方衛視的《金星秀》雖不是真正的視頻網站自制節目,但是它在網絡上的超過2000萬次的點擊量在網絡綜藝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而《愛上超模》在反輸出到湖北衛視時卻反響平平,不盡如人意。所以網絡視頻節目是選擇“臺網聯動”還是“純網綜藝”要根據其節目內容、受眾定位等多種因素來決定,“純網綜藝”現今優勢雖明顯,但是傳統電視媒體仍有不少受眾,果斷放棄傳統媒體只專注“純網綜藝”也不一定就是視頻網站自制節目的長久生存之道。
毋庸置疑,愛奇藝的《奇葩說》無論從節目內容、互動方式、營銷模式還是傳播方式,都屢次刷新了自制節目乃至綜藝節目的各項記錄,這就意味著綜藝節目,尤其是視頻網站自制節目還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這并不是說依照《奇葩說》的整個制作模式,視頻網站的自制節目就一定會獲得成功。瞬息萬變的互聯網時代,就要緊跟互聯網潮流,以互聯網的思維,配合大數據的優勢,才能使視頻網站自制節目擺脫低成本、低俗化、雷同化,制作出有別于電視節目、符合大眾審美需求、又有一定影響力的自制節目。
[1]張漪.馬東新節目選“侃爺”蔡康永高曉松當“導師”[N].揚子晚報,2014-8-24(A15).
[2]吳辰光.綜藝自制成視頻網站突圍點[N].北京商報,2015-3-18(B2).
[3]贏商網.美邦搭上綜藝節目奇葩說“鏡像式”營銷是否有效[EB/OL].贏商新聞.[2015-1-11]http://sz.winshang.com/news-434571.html.
[4]娛樂資本論.嫌棄傳統電視臺模式的愛奇藝,要做“純網綜藝”了[EB/OL].新浪新聞中心.[2015-6-5]http://news.sina.com.cn/m/2015-06-05/10143191703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