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娟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多媒體與中國教育的結合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多媒體技術就如同教育中的“精靈”,為中國的英語教育輸入了魔幻般的力量,插上了飛躍的翅膀。它在點醒了苦苦探索中國英語教學方法的教育者的同時,也為中國孩子點燃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之火”。讓孩子們的英語學習不再那么枯燥乏味,而是帶著好奇與興趣去探索新知識。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以下是自己在高中英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的一些經驗和感悟。
一、多媒體幫助導入新課,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英語課堂的優勢在于,教師能通過網絡搜集大量的圖片、聲音、影像資料,為英語教學課堂創設語言情景和氛圍,有助于減小中國孩子因沒有語言環境而產生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多媒體的圖文并茂特點在英語課堂導入中的運用不僅能激發孩子們的參與興趣,而且有助于加強孩子們對知識的理解與記憶。記得在講BOOK 3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時,為了先讓學生對加拿大的人文地理有個大致的了解,我通過網絡下載了一段英文的加拿大視頻介紹,在導入新課時使用。這段視頻不僅激發起孩子們對加拿大這一課的求知欲,而且通過圖片、文字、聲音的形式對他們的聽覺和視覺有著極大的沖擊力,有助于孩子們對加拿大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習和記憶。我想在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只要提到加拿大,這段視頻會像放電影一樣在他們腦海里再次播放。
二、多媒體是高效課堂的必備武器
1.信息量大
在傳統的教學中,高中知識量大,板書是很大的問題。而現在使用多媒體的優點之一就是信息量大,極大地節省了板書時間的同時,也加大了知識與信息量。
2.讓“死”教材變成“活”教材
通過下載圖片、聲音、視屏等相關資料,把死板的教科書變成孩子們感興趣的“微電影”,真正做到樂中學、學中樂。
3.有助于教材的重新整合
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重新整合教材,根據學生的理解及掌握規律,對課本知識、問題、習題等進行重新整合。重難點突出,由易至難,層層深入。
三、網絡及多媒體為課改注入新能源,有助于誘導學生興趣,指導學生自學,引導學生思維,輔導學生答疑
目前,傳統的教學方式與高考體制的結合對孩子們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已經是空談了。不但不能有效培養孩子們的自學能力,反而使孩子們學業負擔加重,甚至產生厭學、痛學等負面情緒。在家長、學校的高壓政策下,我們的孩子也在習慣著這種令他們無趣甚至厭煩的學習生活。十幾年不變的枯燥,不僅使孩子們早早失去了體會獲得知識的快樂,還讓他們喪失了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等走入社會,學習新知識、新技能的能力差,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也是難以實現。因此,課改是迫在眉睫。而多媒體有助于誘導學生興趣,指導學生自學,引導學生思維,輔導學生答疑,為課改注入新能源。
在教學中,我會鼓勵學生運用網絡搜集與課本知識相關的信息。如,在講“恐龍滅絕”這篇Reading的時候,我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孩子們通過網絡查找這一原因,然后在課堂上各抒己見,資源分享,共同探討。有的學生為了讓自己的結論更有說服力,竟然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現出圖片、文字等證據,博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高度贊揚。平時布置作業,我會鼓勵學生自主編題,如,語法、詞匯、改錯練習課時,我會鼓勵孩子們課前自主學習,自主編題。孩子們會在網上搜集并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簡單的組合,或是把自己出的題課前交給我,然后我把他們出的題進行分類、刪選、整合后,再在課堂上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出題學生不僅要出題,還要負責講解難題。在評講學生作業,尤其是作文時,我會利用投影儀,把他們的作文投射在大屏幕上,先讓學生來點評,找錯,然后我再評講。這種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總之,我們教師還要進一步地學習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最大化地、最科學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的受益最大化,讓“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在多媒體運用中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