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笑春
摘 要:通過研究近幾年高考試題發現,重點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為了更進一步迎合高考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式,把握高考的命題動向,指導學生如何備考,做到高效的復習和學習,力爭讓學生在高考中達到質的飛躍。
關鍵詞:高三物理;方法;有效性;策略
高考屬于一項關乎學生命運的選拔性考試,命題的原則必須有利于各高校選拔新生和高中實施素質教育,高中物理是一門既重要而又十分難學的基礎性學科,那么如何讓學生在高三物理總復習中提高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眾多高三教師探討的問題,因此在復習中必須弄清楚,高考考些什么?學生的出錯點在哪里?教師如何根據學生制訂有效的教學計劃?
一、研究新課標中考試大綱的要求和近幾年高考真題
1.江蘇省高考物理《考試大綱》要求
《考試大綱》要求規定高考物理閉卷考試,滿分為120分,考慮到新課程標準中物理知識的安排和教學實際,分為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兩類,必考有4個模塊約占80%,包括必修1、必修2、3-1、3-2,選考有3個模塊,考生任選2個模塊進行作答,約占20%,實驗(包含以上部分)約占15%。高考對學生的要求是在考查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能力,通過考查學生的知識及其應用來鑒別學生能力的高低,其中包括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等。
2.從知識模塊上研究近三年高考物理試題分布
通過分析近三年高考物理試題發現: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例如物體的平衡、整體、隔離法;2012高考物理試題為例,基礎占42分,以力學為例,包括牛頓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圓周運動、動能定理、拋體運動等這些都是高考的重點;近三年所涉及的題型和分值基本沒有變化,但是對知識點的考查方式一直在變,雖然有些題目的難度較大,但沒有出現偏題和怪題。著重考查學生能否運用實驗來解決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通過分析得出近三年的高考物理分值大體是:力學占43分,電磁學占53分,選修占24分,其中圖像問題均是高考的熱點問題。
二、高考物理考些什么以及答題中存在的問題
1.高考物理主要考查什么
通過研究歷年的高考真題發現主要是圍繞主干知識點考查基本概念和規律等基礎性的知識,從中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變通能力,比較注重過程分析;以社會實際生活為原型,從中巧設問題情景,考查學生的能力;注重實驗操作方法和實驗數據的處理等,都是考查學生知識的遷移和創新能力。
2.學生在高考答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總結近幾年學生在高考物理試卷答題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存在以下幾點:概念混淆,原理記憶模糊,一些知識點比較散亂,做題的時候考慮不全;實驗不熟,實驗的操作方法和數據處理不會;解題不規范,沒有合理的安排好時間,甚至試卷上留有空白等,造成失分,成績不理想。
三、高三物理的復習方法及提分策略
1.仔細分析考點,著力把握命題趨勢
仔細研讀分析歷年的高考試題,從真題中尋找靈感,把握好高考的脈搏,例如有些考點連續考了好幾年,今年是否還會考呢?假如考的話從哪個角度去考?教師應該從不同的情景和角度去設置一些問題。
2.精心制訂復習計劃,突出每輪復習的重要性
第一輪復習是高三復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要精心謀劃,認真制訂好復習計劃,合理地安排好復習的進度,按章節進行,夯實基礎知識、力求全面,對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定理和規律要進行全面分析,重點講解,不能留有漏洞和死角。主要任務是:整理知識結構,建構復習框架,按照章節,逐個攻克重難點問題,復習過程中要注意全面復習和重點突出相結合,質量與速度并重,精講、精煉、勤輔導,把重點放到力學、電磁場必修的幾大塊上和部分選學內容上,使學生提高對力學規律的全面系統理解,另外還需要精選復習材料和習題,夯實基礎,重視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第二輪任務:面向考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1)通過專題整合重組知識結構,總結解題思路和方法,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聯系實際關注熱點,達到熟練應用;(2)設置專題、總結思路、優化解題方法,設置專題的目的是以同一類型的試題為載體,總結思路,優化解題方法。要狠抓重點,即II級知識點;突破難點,實驗題、計算題等關鍵得分點;關注熱點,高考命題點,研究考題,研究全卷,合理預測,提高備考的針對性。
第三輪任務:面向考場,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1)研討高考試題,整合知識,拓寬解題思路,熟練解題方法,規范解答試卷及其限時訓練,增強防錯能力,適當查缺補漏;(2)掌握技巧,習題應該精選精煉,有針對性地訓練,調節心理,應該增強信心,提高應試能力,查缺補漏,做好錯題分析,及時地進行總結講解。還要重視解題的規范化以及時間的合理安排。
最后復習要面向個體,學生進行自主復習,查漏洞,找盲點。最后一段時間學生對照考綱內容,自查,回歸課本,認真翻閱糾錯本,查看做錯的題目,復習整理。以每章小結為依據,系統地回顧每一章知識,將重點知識繪成網絡圖,同時加強邊緣知識的復習。
四、結論與建議
總之,高三的備考復習,絕不是簡單的拼時間、拼精力、拼題海,而是科學有計劃的復習過程,但是無論什么方法只要能使學生學好就是好方法,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這就要求老師應當用心去與學生溝通和交流,找到學生的固有頻率,老師再確定驅動力的頻率,這樣才可以使之產生較大的振幅。共同努力讓學生在高考時達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