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樹文
文科班多以女生為主,相對男生而言女生的思維反應、想象能力等相對欠缺,也就造成文科班的數學要薄弱一些。但是女生學數學也有優勢,就是認真。大多數學生對于公式、定理能做到爛熟于心,但一到考試,得分卻總上不去,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考試卻不會做題”的怪圈。
我個人感覺是舊的教法在作祟:老師講學生記,把學生作為一個載體,教師負責知識進行灌注,這樣的課堂復習效率低下,學生聽課也很吃力,在遇到新題型甚至是改頭換面的題目時,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筆。所以,我想對數學復習課進行一些改變,提高45分鐘的效率。在平時的教學與反思中發現:當老師提出一些創設性問題或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時,學生的課堂關注度則有明顯的提升。我想,是不是通過提問形式來檢測基礎知識,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問題是課堂的生命,沒有問題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所以,我個人認為復習課可以用做題去鞏固知識點,變教師先授為學生先學,變被動灌輸為自主探究,變教師滿堂灌為重點點撥。
具體做法如下:
一、復習課的第一環節“知識回顧”的處理:以問題喚醒知識,以知識提升能力
教師在具體教學中,以小題訓練代替枯燥的公式默寫,將每個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呈現,讓學生獨立完成,從而喚醒對公式的回憶。然后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找出基礎知識、基本方法,讓學生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領悟。
二、“綜合應用”的過程:教師要精選例題,以問題引方法,以方法指導習題
我們以往的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后,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要想提升學生的能力,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提問的能力。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課堂,是學生展示自己才華的大舞臺。作為教師我們要敢于放手,不要害怕回答不出學生的問題,鼓勵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對例題進行自我分析、小組討論、集中探討和代表解答,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積極引導學生讀題,甚至可以引導學生改變一些條件,讓其觀察是否會出現不同結論,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在解答題目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幫助其發現這一系列題目的解法,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促進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領悟。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在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有時候還能發掘一些我們沒有試想過的解題方法,這對于我個人也是有很大提高的。
三、“完善整合”環節的處理
學習需要反思,反思需要對象,而這個對象的最佳形式就是錯題集,建立錯題集就需要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整合。具體說來整合所學內容,對錯誤進行反思,形成錯誤集合涉及如下幾個方面:
1.這是一個態度問題,沒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想要在學業上有所建樹無異于天方夜譚。因為錯誤乃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短板和知識盲點的體現,通過認真的對待錯誤,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知曉自己的不足,分析自己出錯的原因。
2.這是一個資源問題,三年的學業,學生做過的題目千千萬,這些內容不能均成為學生復習的資源,這無異于在浪費學生的時間。而錯誤才是學生真正需要面對的問題,在復習過程中學生應當善待錯誤,善于利用錯誤,讓錯誤成為學生學業進步的墊角石。其中比較常見一個方法就是建立錯題集。錯題在整理的時候需要注重幾個方面,不能做簡單的摘抄。比如,可以將錯誤過程寫下,旁邊用紅筆備注錯誤,寫上導致錯誤的思維過程,給自己一個警示。還可以寫上正確的思路,思維過程。至于正確結果可以過段時間再整理,也起到一個復習的效用。錯題集的使用,要注重及時效發現錯題,及時整理。最好可以天天清。養成有錯必究,有錯立究的好習慣。另一方面是堅持,不放棄。只有長期地積累,才能起到真正的效果。
總之,在復習中,多關注學生,盡最大可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通過問題和各種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這才是我們真正提高學生成績的有效良方。另外,學生的成績取得,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監督。期待我們的學生都可以做到金榜題名。
參考文獻:
[1]徐冬梅.把數學復習課還給學生[J].遼寧教育,2012(15).
[2]焉曉輝.談復習課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J].現代教育,2011(Z3).
[3]印廣華.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模式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