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敏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的教師一直都受到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束縛,師生之間只是簡單的一種講與聽的關系,沒有建立一個良好的平等交流的渠道。對話教育的主要意義在于師生之間能夠形成一個真誠和平等的交流平臺,這個平臺以合作和溝通為基礎,以最終完成情感和知識的溝通為目標。主要討論了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對話教學的思路,以及對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
關鍵詞:對話教學;初中語文;提問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對于初中語文教學有著明確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具有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掌握科學方法;對信息技術和信息處理的手段有初步的認識;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健康的人生觀和正確的生活方式;能夠獨立思考。所以,要想實現這些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和組織對話教學變得尤為重要。
一、初中語文對話教學的實踐價值
對話教學的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和老師之間的對話交流,還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材之間的交流實現一個多渠道的過程,對于知識、眼界以及對事物的認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偏見,產生新的思想。利用對話教學的模式,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有一個多方向的擴展,增強學生的思維辨識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而且,對話教學模式有利于增強教師在課堂上的民主意識,提高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優化組織能力,讓老師在和學生對話的過程中,將所要講授的知識轉化為學生更容易理解的生活經驗,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與外界的對話習慣和對話技巧,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他們對新知識的學習效率。
二、初中語文對話教學模式
1.質疑探究式對話教學
質疑探究式對話教學的出發角度是問題,主要是老師通過問題的設計和學生對問題的解答來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入,同時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敏感性和對事物的觀察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對話是建立在問題的基礎上的,一般方式是老師引導和鼓勵學生回答一些問題,從而達到和學生探討交流的目的。必須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從舊的教育模式向新的對話教學模式轉變的時候,要給學生一個緩沖和適應的時間,不要直接把問題拋給學生。比如,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一課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和認識到聞一多先生的堅定、自信和幽默的品格,以及他對信仰的堅守,要實現這一教學目的,老師可以先通過幻燈片展示四幅圖畫(分別對應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同時根據四幅圖讓學生回答相關問題,然后再分析劇中人物的具體性格和劇情發展的矛盾,讓學生通過質疑探究式的對話教學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2.“讀悟式”對話教學
還有一種具體的對話教學方式,我們稱之為“讀悟式”教學,這種方式的主要過程是讀,發揮學生作為主體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讀和悟來深入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精髓。“讀悟式”對話教學模式的要點是反復朗讀,以求在文章中感悟文章的情感和思想意境。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但是對于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需要多種方式的配合,具體有以下幾點:
第一,初讀,通過初讀的方式來整體感知文章,熟悉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基本情況和文章的感情基調。在初讀的過程中,可以配合一些多媒體素材來進行感情的提升。比如,在《海燕》一文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展示大海以及海燕的相關視頻和圖片,再通過介紹俄國十月革命來進行文章情感的引導。
第二,精讀,通過精讀來細細品味文章的內涵,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等。在精讀的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交流讀后感的方式來進行對話,教師要逐漸引導學生對文章不斷的深入。比如,引導學生對“烏云越來越暗,越來越低,向海面直壓下來……”一句進行分析和感悟,讓學生對當時俄國的黑暗社會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第三,體悟遷移。這要求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舉一反三。教師要傳授給學生的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還要是一種學習的技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引導者。在《海燕》的課程中,學生抓住了象征手法,卻忽視了對比手法,所以老師要通過分析海鷗的形象特點,可以和企鵝、海鴨作比較,通過對比來突出海燕的不同和用于斗爭的性格,讓學生更加理解海燕的形象,進而更加在當時那個背景下寫作的作者的思想。
總的來說,初中語文對話教學不僅能夠用豐富的手段完善課堂的組織形式,還能夠增強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民主意識,有效促進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材之間的良好溝通,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和學生通過課堂上的對話教學,來進行思想和精神上的溝通,分享彼此的感悟和體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很好地傳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形成一個“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邵山.對話型語文課堂和生成[J].中學語文教與學,2012(06).
[2]方相成.論對立統一張力下的語文對話教學設計[J].中學語文教與學,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