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佳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00
如何塑造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思考
郭 佳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00
目前,地方電視傳媒產業實現了飛躍式發展,與此同時觀眾的觀看水準也隨之提高,對電視節目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對于電視節目主持人個人風格塑造帶來了發展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挑戰。作為電視節目主持人,必須努力塑造個性化風格才能成為一個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主持人,筆者結合自身工作情況,對于如何塑造節目主持人個性化風格提出了自己的幾點拙見,僅供參考。
節目主持人;個性化風格;塑造策略
個性化是人們獨有能力等方面的總和心理特點,是在特定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經過多年的社會實踐活動逐漸形成起來的[1]。主持人的個性化是指主持人獨有的品質,是主持人綜合素質的具體表現,是智慧和思維的延伸與外化,是包裝思想的方法。對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要求,不僅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形象、較高的政治素養、專業水平、綜合能力、獨有魅力和應變能力,更要求其具有與眾不同的人文傳播方法和更加高超的知識水平,換言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已經發展成為電視行業發展的趨勢,個性化風格是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激烈的主持人行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
精神面貌,舉止體態、衣著打扮等均是影響主持人外在形象的重要因素。觀眾常常從頭到尾對主持人的外在形象進行評論,看慣了千篇一律的漂亮面孔,個性化外表對于觀眾而言更具吸引力。
例如: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節目主持人崔永元這一實例完全體現了以上提出的結論,他黝黑的皮膚、普通的臉,同帥氣一詞相差甚遠,然而卻成為了“最具影響力、深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觀眾喜愛的,正好是他真誠、頻繁的外表形象,幽默機智的性格和毫無掩飾的舉止,就好像鄰居大媽的兒子,人們從內心喜歡這種親切的感覺;同時,其外在形象完全體現了該節目的定位理念,他憑借自己獨特的個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節目的可觀性,使得節目豐富多彩。因此,節目主持人的外在形象應該處于節目同生活之間——不僅要高于生活,不像生活中那么隨便,更不得低于舞臺,免得給人一種做作的感覺。作為節目主持人,最忌諱的便是這一點。主持人塑造獨特的個性,盡可能塑造一個有思想、有主見,睿智且誠實,不僅有熱情,更應該有人情味的個性,基于欄目定位和舞臺情境來融入自己的個性[2]。
觀看節目過程中,我們常常看到這一情況:有的外表形象較佳的主持人在節目主持過程中卻常常犯錯,說話語無倫次、漏洞百出。相反,有的主持人外表形象一般,然而內在氣質佳,主持節目一帆風順,反倒成功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這充分體現了外觀形象必須要有內在氣質做支撐,才能做出高品質節目。然而實際上,有的節目定位同支持人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從而使得節目同主持人氣質之間產生一種突兀的感覺,便出現了以上現象。因此,主持人氣質必須同節目相吻合,從而使得節目同主持人之間密切契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成功塑造主持人個性,并為節目增添光彩。
文化底蘊、道德思想、個人修養、生活情感等方面都是主持人氣質重要的構成部分[3]。節目主持人的氣質是一種自然流露,偽裝不出來的。一個主持人具有哪種氣質,便會表現出什么樣,這從屏幕上一看便知的,大多數擁有獨特氣質的主持人都收到了觀眾的喜愛。主持人身體內的氣質,需要真誠、自然表達,不得有半點做作。在節目主持過程,主持人并沒有受到觀眾的喜愛,沒有為節目增強光彩,有可能是因為主持人個人修養不足,缺乏專業技能,其內在氣質并未完全表現出來。例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卿,在主持過程中,她的氣質便自然流露出來,她的親和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使得觀眾切身感受到了她的真情與率性,感受到了她的優雅的氣質;同時這一氣質同欄目的融合度較大,尤其是她對節目的掌控水平而言,表現得十分明顯。看到他,觀眾就像看到一個相識多年的老朋友一樣,在節目中,她高貴大氣、典雅端莊、熱情開朗、表情豐富,她一出現在屏幕頭便會展現她迷人、親切的微笑。這就是她獨有的人格魅力,自然不做作,因此其憑借個人魅力,使得她在各種節目主持中都能夠彰顯其獨有的個性風格,成為節目的閃光點。
語言是節目主持人不可或缺的技能,且應該具有自己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方式。節目主持過程中,語言表達方式直接決定了主持人的風格。主持人語言個性化越凸顯,其主持表達更具魅力與吸引力。風靡美國的主持人鐘康妮[4]指出,主持人講什么雖然重要,然而怎樣說更加重要,換言之便是需要同節目性質與風格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夠說或者才能說得更好。
例如: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他的節目語言十分簡短、精準、貼切,他擅長使用定語,具有一針見血的作用。他的語言以這一方式充分表現了他想要表達的思想,他廢話較少。白巖松個性化的語言表達方式完全符合了欄目的定位,也完全符合新聞傳播和表達的要求。崔永元同白巖松恰恰相反,他雖然有時廢話滿篇,然而卻常常使眾人大飽耳福,觀眾喜歡聽他講話,同時符合欄目的特征。因此,對比分析兩者得知,欄目定位與特征決定了主持人語言個性化表達方式。
主持人的語言不得過于俗套、平庸,需要不斷豐富與創新。有價值的語言應該是在挖掘其他人還沒有認識或認識不深入的特點、事物與意義之后,從新的高度對其進行認識與感染,從而形成個性化語言[5];不得忽略節目的特殊規定,應該對節目的定位和欄目的規定進行全方位深入研究分析,對語言的分寸進行合理把握,在不喧賓奪主的情況下,用心充實節目內容,為觀眾打造生動、有趣的節目供于觀賞。主持人個性語言同節目內容和形式有機結合起來,不得過于注重個性而忽視節目的定位和內涵,由于觀眾并不全是看主持人的表現,關注的重點依然是節目,必須緊緊圍繞節目內容來運用全部的主持技巧,不得喧賓奪主,不僅需要滿足節目的定位于風格,還應該深層次把握節目內涵和觀眾心理。換言之,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必須同節目內容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對主持用語分寸進行合理把握。
主持是一門藝術,充分體現了一個主持人的內在素質和文化修養,反應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與平等,這便是一個節目主持人在電視節目中的生命力表現。一個具有自我獨特風格的主持人,不僅要求知識淵博,更多的在于勤奮;不僅要求具有專業的水準,更在于智慧;不僅要求學識,更在于合理應用;不僅要求技巧,更在于人格。因此,為了成為一名深受觀眾喜愛的主持人,必須在節目主持過程中不斷積極進取、探索思考,更應該在節目中塑造屬于自己的個性化主持風格,才能永葆活力與青春,吸引觀眾的眼球與喜愛,在激烈的主持人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佼佼者。
[1]劉越.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個性風格——以《非常靜距離》為例[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5):2014-2016.
[2]曾清玲.獨特風格之個性魅力——淺談對電視節目主持人個性魅力的認識與把握[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13,5(1):141-142.
[3]劉黎.電視節目主持人語言表達應避免四個沖突——以張紹剛、劉俐俐在《非你莫屬》中的非良性沖突為例[J].大眾文藝(理論),2012,5(15):66-69.
[4]舒似蓮.電視談話節目主持人的本色上演——兼析談話節目風格與主持人個性關系[J].電影評介,2013,1(23):82-86.
[5]王宣婷.論訪談類節目主持人的個性風格以及對節目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4,12(15):501-503.
G2
A
1674-6708(2015)143-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