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王 汀,金 涌
(1.合肥工業大學醫學工程學院,安徽合肥 230009;2.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安徽合肥 230032)
隨著經濟全球化快速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邁入大眾化教育,同時也逐步趨于國際化。采取雙語教學是教學語言國際化的實施途徑,是教學內容國際化的基礎、前提及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面向未來、面向世界和走向世界的一項重要舉措[1]。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已經明確提出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開課和專業課教學,要求各高等學校本科教育積極開展雙語教學。而2002年教育部首次將雙語教學定義為采用外文教材并且外語授課的課時要占該課程課時的50%以上;2007年進一步明確提出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討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專業英語水平及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2]。近年來,許多高等院校都已經開展了雙語教學,涵蓋了理、工、農、醫等各種學科專業[3]。目前關于提高雙語教學水平的新方法及新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以及關于雙語教學效果評價已經有一些文獻報道[4]。然而,關于不同教學方法對于雙語教學實際效果影響卻鮮有報道。
本文筆者針對2008級藥學1班、2班學生,在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藥劑學》雙語教學過程中,分別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及傳統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教學法進行授課,以探尋較好的教學方法。授課教師于2009—2010年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由外籍教師擔任的“雙語教學”培訓,并獲得結業證書,由學校認定具有雙語教學資格。PBL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主要通過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提高學生系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4]。而傳統LBL教學法是一種以教師授課為主采取“灌注”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集中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基本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缺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積極溝通,在較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所能發揮的作用[5]。本研究以《藥劑學》課程接受PBL及LBL不同雙語教學方法的本科生為調查對象,從期末考試試卷中抽取專業詞匯量、專業句法、專業文章閱讀部分的得分及總得分為指標,考察不同教學方法對于《藥劑學》雙語教學效果所產生的影響,以探尋較好的《藥劑學》雙語教學方法。
對相同年級藥學專業兩個班級本科生(分別為32名、31名)《藥劑學》雙語課程分別采用PBL教學法及傳統LBL教學法進行授課。PBL教學法具體做法:學生課前閱讀雙語教學內容,課堂則主要以問題為中心,學生以雙語提問并相互解答問題,教師以雙語提問并解答疑難點。而LBL教學法具體做法:不刻意要求學生課前閱讀雙語教學內容,教師雙語授課,采取“灌注”或“填鴨式”的方法,使學生被動接受雙語教學相關知識。
期末對PBL及LBL班級采用相同試卷進行閉卷考試,考卷為全英文命題,均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內容包括專業詞匯量(technical vocabulary,TV,滿分 30分)、專業句法(professional syntax,PS,滿分 30 分)、專業文章閱讀(academic reading,AR,滿分40分)三部分。考試完畢提取試卷各部分得分及總得分(total score,TS)四項指標為樣本參數,進行統計分析。
統計方法:采用SPSS軟件統計分析PBL及LBL兩組獨立樣本數據。采用非參數、單樣本Kolmogorov-Smirnov檢驗方法進行樣本數據分布特征分析。對于數據呈正態分布的樣本變量,采用t檢驗法比較兩組間該變量的統計學差異;對于數據呈非正態分布的樣本變量,采用非參數兩組獨立樣本Mann-Whitney檢驗比較組間該變量差異[6]。顯著水平為 P <0.05。
2.1 樣本數據分布特征的分析 以不同班級《雙語藥劑學》考試成績作為數據來源,提取信息參數包括專業詞匯量(TV)、專業句法(PS)、專業文章閱讀(AR)各部分得分以及總得分(TS)四種參數,作為雙語教學評價指標。
隨后,采用非參數、單樣本Kolmogorov-Smirnov檢驗方法分別對PBL及LBL兩組樣本數據分布特征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表明,PBL及LBL組中四種參數雙側顯著水平(Asymp.Sig.(2-tailed)),即 P 值,均大于0.05。可見,兩組樣本專業詞匯量(PV)、專業句法(PS)、專業文章閱讀(AR)及總得分(TS)四變量數據均呈現類似正態分布,因此可看作呈現t分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方法進行兩組間比較分析。
2.2 考試各項分數t檢驗分析 以LBL及PBL組學生考試各項得分為不同樣本數據,計算各項統計指標,進而采用t檢驗比較分析兩組間相應樣本參數,結果列于表1,表2及圖1。
由表1可見,LBL及PBL兩組學生在《雙語藥劑學》測試中,在專業詞匯量(TV)項滿分為30分的情況下,該項平均得分分別20.9與22.2;表5中 t檢驗結果表明,Sig.(2-tailed)=0.066,即 P > 0.05,因此兩組學生在專業詞匯量(TV)項目得分無明顯差異。測試結果分析還表明,LBL及PBL兩組學生在專業句法項(滿分為30分)平均得分分別18.8 與 21.2;t檢驗結果表明,Sig.(2-tailed)=0.001,即 P<0.05,PBL組學生在該項得分明顯高于LBL組。LBL及PBL兩組學生在專業文章閱讀理解項(滿分為40分)平均得分分別為26.8與29.2;t檢驗結果表明,Sig.(2-tailed)=0.001,即 P <0.05,兩組亦具有顯著差異,PBL 組學生得分較高。最后,LBL及PBL兩組學生雙語測試(滿分為100分)平均總得分分別為66.6與72.5;t檢驗結果表明,Sig.(2-tailed)=0.004,即 P <0.05,PBL 組學生得分顯著高于LBL組。圖1為LBL及PBL兩組學生《雙語藥劑學》測試中各項得分比較柱形圖。該圖表示了兩組學生得分情況,直觀地說明了PBL組學生得分顯著高于LBL組。

表1 分組統計量計算結果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t檢驗比較分析結果
以上實驗結果表明,接受PBL方法教學的學生在《藥劑學》英語專業句法、英語專業文章閱讀方面明顯優于接受LBL方式教學的學生;與此相對應,PBL組學生獲得了較高的平均總得分。可見,PBL方式教學相對于LBL方式教學更能夠提高學生《藥劑學》專業英語水平。閱讀英文專業文章是藥學專業學生繼續深造或參加工作后獲取專業信息、掌握專業進展及前沿動態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因此,有必要提倡《藥劑學》專業教師多采用PBL授課方法進行雙語教學。
PBL教學方法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5]。而傳統LBL教學法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教師與學生的溝通,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作用。本調查發現,就藥學專業而言,接受以PBL方法進行《藥劑學》雙語教學的本科學生在英語專業句法、專業文章閱讀方面的能力明顯高于接受以LBL方法進行《藥劑學》雙語教學的學生。
需要指出,本文以考試成績作為指標評價《藥劑學》雙語教學效果,應該說是一種短期雙向評價,評價對象既涉及學生也涉及教師[3]。其優點是評價主體或對象(也即樣本數據)容易獲得,能夠及時評價雙語教學效果,并且評價結果可以作為反饋信息指導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式 、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同時,這種評價也能夠有效督促學生進一步改進學習方法或激勵學生加倍努力學習[1-3]。但基于學生成績及課堂質量作為指標的評價,不能夠作為對雙語教學所產生的長遠效果的考察與衡量。
最近,本研究組曾以攻讀研究生階段發表英文專業論文數量為指標評價雙語教學效果[7]。其實質上是評價專業雙語教學所產生的后期效果,是雙語教學相對長遠效果的一種評價,也是一種對于雙語教學更具實際意義的客觀衡量。研究發現本科階段接受過雙語教學的學生發表英文專業論文數量明顯多于本科階段未接受過雙語教學的學生[7]。說明本科階段實施雙語教學對于學生后期攻讀研究生階段發表英文專業論文有著積極影響。以英文發表專業論文是科研跨進國際行列重要而必須的途徑,也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程度的重要的側面體現。因此,本科階段雙語教學,尤其是采用良好的教學方法(如PBL法)進行的雙語教學,對于現代化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具有重要意義。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本文研究對象為藥學本科生的《藥劑學》雙語課程,但其參考意義不限于此。有理由認為,其他專業學生的本科階段以PBL方式進行雙語教學,也能夠產生類似的良好效果[8]。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學形式多種多樣,也并無定式,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廣大教學人員始終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進一步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1]丁 琪,張 權.提高高校雙語教學質量的對策[J].江蘇高教,2013,30(5):90-91.
[2]孫紅禱,王錦霞,王春夏,等.開闊學生國際化視野與創新能力培養相結合雙語教學模式推介[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4):87-91.
[3]張衛華,李冬媛.高校雙語教學現狀及經驗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7(12):160-164.
[4]張賢生,高晶晶,楊佳佳,等.PBL教學方法在泌尿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J].安徽醫藥,2013,17(9):1637-1638.
[5]尹登科,桂雙英,何 寧,等.《中藥藥劑學》實驗雙語教學探索[J].安徽醫藥,2013,17(11):2013-2014.
[6]王 彤.醫學統計學與SPSS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8:215-265.
[7]王 汀.藥學專業本科雙語教學對于后期碩士研究生階段產生的學術影響[J].醫學信息,2013,26(18):772.
[8]潘獻柱,陳命家.淺談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的雙語教學[J].安徽醫藥,2013,17(2):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