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明
有人說無危為安,無損則全。安全是所有教育者心中的頭等大事。尤其是在這個獨生子女居多的社會,孩子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安寧。校園安全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交通安全、課間安全、防溺水、防詐騙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時刻去教育、引導孩子。接下來,筆者以我們身邊經常發生的安全事故為例,談談自己對安全教育的看法。
遵守交規
案例:武漢市漢口一對年輕父母在紅燈下拖著兒子過馬路,孩子鬧著說,“老師說紅燈亮了不能過馬路”。媽媽說“沒關系,趕緊過”,爸爸也連聲說“快走快走”。兩個大人硬拖著孩子過馬路,孩子又哭又鬧,引來路人觀望。
“紅燈停、綠燈行”,這一交通規則可謂婦孺皆知。報道中的孩童尚能遵守,為人父母者為何如此不在乎呢?真的就那么在乎一兩秒鐘的時間嗎?
我想,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地方時有發生,為了幾秒鐘的時間,不惜冒著生命危險逆行、闖紅燈,總覺得危險的事情不可能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正是這樣的僥幸心理造成了一件又一件的悲劇事件。
其實,教師們經常都會在班級里告誡孩子們需遵守交通規則,多等一秒鐘,幸福全家人。然而,在與孩子們的交流中,孩子們總會這樣和我說:“我和媽媽說了不要闖紅燈,不要逆行,但媽媽不聽我的話。她說沒事,說那么倒霉的事情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父母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勝于言,父母應該以實際行動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單純如白紙的孩子們,也是學習知識和塑造行為的最好時期,這就要求父母應該在家庭教育中重視自身的一言一行,切莫讓孩子內心留下不良印記。當然,當這樣的行為已經養成,教師再去引導,就更是難上加難。記得好幾次在路邊遇到本校的學生,當他們看到老師時,本能地停下那邁出去的腳步。那么,老師沒有在時呢?再多的教育也不如孩子明事理時自身養成的習慣好。在每次的家長會上,我都會和家長們分享網上查找的一些交通事故的視頻,感受因為一秒鐘而給幾個家庭帶來的傷害。一次次的震撼,我相信再頑固的家長也會被軟化的。
“三無”食品
案例:每天還未放學,校門口一側的“流動零食攤點”就已經擺好了陣勢,有賣油炸火腿腸的,有賣煎餅的,有賣蒸蛋餅的……學生們放學后,從教學樓里蜂擁而出,十幾名學生立即將各類攤點團團圍住。
有的小攤的鍋沿覆蓋著厚厚一層黑色油垢,里面的油也是黑乎乎的,油鍋里冒出縷縷青煙,雞柳、香腸等燒烤原料露天放置,不時招引學生“光顧”,站在一旁的學生則吃得津津有味,攤主也忙得不亦樂乎。
這些現場加工的小攤點上的鍋灶大多無遮無蓋,裝調味品的塑料瓶敞開著,經營者也未戴口罩。小攤身后堆著建筑垃圾,車輛駛過,灰塵四起,小攤車籠罩在塵霧中。那露天放置的食物,不知被灰塵覆蓋了幾層。每天校門口如被洗劫一番,垃圾遍地。
學校也聯系城管,放學后到校門口來驅離這些“三無”攤點,然而,每每城管走后,他們如雨后春筍般又出來了,實在是拿他們沒辦法,唯有從教育我們的孩子入手。每一個孩子都深知“三無”食品的危害,但哪個孩子又能抵得住誘惑呢?一看到那誘人的食物,老師的告誡早已拋之腦后了。
每每談到食品安全,心中總是莫名的傷痛。我的第一屆學生中有個叫小晉的,患了尿毒癥,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經常食用校門口的這類“三無”食品,但腎臟作為人體過濾雜質的器官,當它每天超負荷地工作,就會“罷工”。所以,在接下來的每一屆,我都會時刻關注食品安全,時刻告誡我的學生:“生命只有一次,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不要因為一時的貪嘴而葬送了生命。”我還成立了專門的食品衛生糾察小組,關注我們班學生校外購買小攤食品的情況。每天上午,我都會在班級里公布違規學生的名單。正是這樣的監督,學生們已經養成不購買這類食品的習慣。
課間安全
案例:一年前,有次下課時,一年級的幾個學生聚集在樓道,你推我,我推你,互相打鬧,結果后面一個學生把前面一個學生往前一推,造成前面的學生撞到墻壁,鼻骨骨折。
出現這樣的事情,并不是孩子有意為之,而是孩子不懂得這樣一推是那么危險,這就需要我們及時地去引導。首先,上下課通過過道和樓梯間時,不要擁擠、打鬧和做恐嚇同學的惡作劇;其次,課間運動不要太劇烈,不要追逐打鬧,避免撞傷或摔傷,要做到文明休息,保持課堂精力旺盛;最后,課間同學之間發生糾紛,要及時報告班主任或任課教師,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防止矛盾激化發生打架斗毆事件,造成不良后果。當然,還需要我們去關注孩子們的課間行為。我們班成立了課間行為糾正小組,糾正孩子們課間的危險行為。
防詐騙
案例:詐騙的事件經過一定的演變,有愈演愈烈之勢。從最初的“問路引路法”和“物資引誘法”,到現在假扮孩子的父母,通過打罵孩子,公然對孩子的爺爺奶奶進行呵斥,強行搶奪孩子。
不管騙子的騙術怎么高明,我們都需要提高孩子的防詐騙意識。首先,要孩子時刻保持警戒心。面對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面對陌生人的問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指明去路即可,切勿引路。其次,不貪他人之物。不搭陌生人的便車,不接受陌生人的財物,拒絕誘惑。最后,不單獨行動。外出游玩或者上下學,結伴同行。
校園安全還有許許多多,并不能因為他們發生的可能性小就忽視。還記得四川省安縣桑棗中學校長葉志平,面對校園安全,他用自己的錢加固了教學樓,4年堅持組織學生緊急疏散演習。正是這樣的堅持,換來了汶川大地震中該校零傷亡。因為我校處于地震帶的泉州,所以每學期,我校都會舉行兩次以上的消防疏散演練和防震疏散演練,請消防官兵為我們實地演練和講解,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種心靈的震撼和促動。
總之,孩子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中度過的,開開心心上學來,平平安安回家去是無比重要的。孩子們的安全,光靠教師和家長的督促是不夠的,還得引導他們多學習、多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識和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本領。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本專題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