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高佳琪

“從事培訓有幾個好處:第一
是自己能學到,能成長;第二是
看到很多人成長,更高興;第三,
關鍵是能得到尊重。”張智宏對培
訓充滿了熱忱和理性的思考。
黎明干部學校是中航工業沈
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
責任公司的干部培訓中心,張智
宏作為常務副校長,對其傾注了
極大的心血。從公司的業務骨干
成長為肩負培訓任務的行家里手,
其經年的歷練促使黎明干部學校
發展得越來越好。
總結今時的成果和展望未來
的戰略方向,張智宏有著自己獨
到的感悟和判斷。
培訓部門 企業的“中醫診所”
《培訓》:您從2009年開始成
為了黎明干部學校的副校長,2010
年轉為常務副校長,結合這些經歷,
您認為培訓的作用是什么?
張智宏:從2009年直到今天,
我由一個外行漸漸融入到這個行
業,對培訓的認識變得更加深入,
也更能理解培訓對企業的重要性。
這么多年,我一直保持著與領導
的溝通與交流,從追求培訓的量,
到追求培訓的質,得到了業務部
門的更多認可,黎明干部學校也
在不斷成長。
在我看來,培訓不是靈丹妙
藥。過去,我認為培訓是必需品,
效果不重要;而現在,從我的角
度看,會把黎明干部學校定義成
一個小型的“中醫診所”,原因有
二:
第一,我認為培訓類似于中
醫,有著潤物細無聲般逐漸改善、
促進組織成長的作用。
第二,在“中醫診所”里有
各種產品,比如批次培訓、后備
干部培訓、新人科級培訓、新人
處級培訓等。我們屬于軍工企業,
人才都是工科出身,欠缺管理的
經驗,黎明干部學校為他們設計
了人才培養的流程和系統性的學
習方案。
第三,之所以說“小型”,是
因為雖然我們現在每年的培訓能
對公司的各個系統起到促進作用,
但是還沒有真正涉及到業務系統
的培訓。例如黎明干部學校目前
無法“號脈”——找出業務改進
中的問題所在,若要做到這一點,
得找相應系統的專業隊伍、高層
管理者,詢問他們缺哪方面,怎
么設計課程。這也是現在我們黎
明干部學校的工作方向,其中由
教研室負責教學模塊的設計、老
師的選配和框架的組織。
《培訓》:您最初從事培訓工
作時遇到的阻力源自哪里?怎么
克服的?
張智宏:培訓工作需要得到
三方面的認可:公司最高領導者、
部門領導和學員。國企里面常常
會出現學員的職務級別高于培訓
組織者的級別的情況,這也是所
有企業培訓可能遇到的困難。通
過學習豐田的精益管理課程,我
發現只要培訓的流程設計做好了,
領導干部的培訓同樣會變得很順
利。
課后,學員可以對課程作出
評價,我們也會采取評估的方式,
將學員的意見進行匯總,根據學
員的需求反饋調整課程,匹配更
加合適的老師。長期班的學習結
束后,我們也會組織學員以論文
的形式進行答辯分享。即使我們
不進行評估檢查,優秀的學員在
培訓結束后也都會進行自我總結。
知識管理 讓智慧薪火相傳
《培訓》:以您這么多年對企
業培訓的了解,您對黎明干部學
校的定位是什么?
張智宏:我想把我們這個干
部學校辦成國企里面的企業大學,
現在很多培訓學校達不到這個水
平。黎明干部學校的定位是成為
公司內所有人、所有部門協同發
展的好伙伴,因為支持所有部門,
就是支持公司。我和生產系統的
人交流過,向他們表達了“我是
你們成長的伙伴”的理念。
從我自己來講,把黎明干部
學校做得更好的雄心是有的,信
心十足,同時,也意識到作為一
個中層干部,大環境不是我一己
之力能夠改變,必須得到部門領
導、黨委領導和最高領導的支持。
《培訓》:近年來,黎明干部
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采取了哪些
措施?
張智宏:這一兩年,處級、
科級的培養模塊已經固化下來,
其內容包括業務技能、綜合管理
能力和綜合素質。關于具體的課
程開發,必須清楚每個課程是否
真正匹配相應層級的學員,也要
清晰區分課程的難易詳略。一旦
明確了課程的針對性,講師也更
容易選擇。
除此之外,互聯網時代,學endprint
習的形式、模式發生了變化,黎
明干部學校需要去適應它,真正
能做到四級評估。我參觀的江淮
汽車給我提供了一些經驗,就是
必須把講師和干部培養掛鉤,比
如一個干部要晉升的條件之一就
是“必須成為講師”,這樣就解決
了我們培訓中講師來源的問題,
也有助于黎明公司知識的沉淀和
管理。
《培訓》:黎明干部學校是如
何做好知識沉淀和管理的呢?
張智宏:比如,一些有經驗
的員工很擅長去研發,做技術,
做管理,但是他不善于言辭表達。
對于這樣的人才,我認為他能夠
勝任課程內容開發的任務。他頭
腦里有知識而口才不行,但是能
寫出來一堂課的內容,我再找人
來幫助他開發,讓隱性知識顯性
化。
首先,可以組建一個課程開
發小組,包括一名工人、一名技
術人員和一位課程開發專家。三
人共同坐在一起討論課程的目的、
前提情況和想要達到的效果,然
后將討論內容匯聚成20頁左右的
ppt,這也屬于知識管理的一部分,
是知識的沉淀。
其次,我們公司有一個非常
好的平臺——職工技能運動會。
該活動兩年一屆,此前只是設有
普通工種的比武競賽,如果想快
速實現知識沉淀或者隱性知識顯
性化,我建議公司設立一個“講師”
比賽項目,讓員工上臺分享自己
在工作中的經驗,包括車工、銑工、
焊工、工藝設計師、管理者等等,
營造“人人當講師,人人參與培訓”
的氛圍,讓大家自覺地總結并分
享實際經驗。但是由于他們目前
不是講師,所以還需要培訓他們
相關的技巧。
未來,黎明干部學校也會經
歷一個知識萃取和保留的過程,
讓智慧傳承下來。一方面,可以
幫助領導干部去學習,提升他們
的能力;另一方面,組織知識沉
淀下來了,也可以提升績效。
分層級管理 形成良性循環
《培訓》:在黎明干部學校,您一直在領導崗位上進行培訓管理
工作,您對管理有什么心得體會呢?
張智宏:從2004年當干部走到今天,相對而言,在和上級交流、
平級協調和帶隊伍這三方面,我有一點心得。
對上,要讓領導“放心”。要及時跟領導匯報、溝通工作進展,
我們在黎明公司的領導干部培訓中展現出來的能力,也代表著黎明
黨校、黎明公司的水平,因此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工作能力。
對下,要對下屬“關心”,也就是需要你有顆公平的心。《論語》
里說:“上不與下爭利”。領導要充分肯定下屬的功績,有利均分。
在更高層級的領導面前表揚自己的下屬,也會讓下屬成長,給他們
提升的機會。相對地,下屬如果犯了錯誤,你作為領導必須承擔相
應的責任。
對平級,需要有一顆“同理心”,在他人真切地向你求助時,
一定要鼎力幫助。
總結這三點,我的人生信條是:讓你的家人因為你而驕傲,讓
你的朋友因為你而驕傲,讓很多你不認識的人成長。
《培訓》:可以看出您對培訓有很大的熱情,工作也得到了高層
領導認可,是否可以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同行一些建議?
張智宏: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看企業的環境。首先,培訓是領導
意志的體現,包括企業文化,如果領導不認可,就做不了。其次,
有些領導對培訓的態度不穩定,一天高一天低,這種情況下,培訓
的質量就取決于培訓管理者的意志。
作為培訓的負責人,要學會喜歡這個行業。只要培訓做出成效,
就會得到他人的認可。一旦領導認可了培訓的重要性,就能形成一
個良性循環的培訓生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