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貴泉
一、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進行表達的現狀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會讓學生在課堂進行相應的表達,但在具體的表達過程中,暴露出一些問題。
第一,學生的表達思維受到限制。學生的表達大多是在教師提問后進行,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會對學生加以誘導,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學生的具體回答。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表達,自己最原始的表達思維已經僵化,所表達的內容基本是為了迎合教師的需要,這就失去了表達的應有意義。
第二,學生的表達語言較為單調。上文提到,在具體的課堂表達之中,學生的表達思維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樣所造成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學生的表達語言變得單一、匱乏。因為,學生在思維受到局限的時候,就無法運用豐富多樣的語言來表達。這樣,不但不能體現出表達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重要性和實際功效,還會給教師的具體教學帶來一定的阻礙。
二、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達的相應缺失
基于小學語文課堂上學生進行表達的現狀,學生的表達品質也就呈現出了相應的缺失。
(一)缺失表達的自由性
自由性應當是鼓勵學生進行表達的第一原則。教師讓學生進行表達的時候,不僅要讓學生自由地使用語言,還要讓學生們在個人情感、學習能力、情緒變化等方面感到自由。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通常都是采取“一言堂”的教學模式,單一地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學生別無選擇,只能端坐聽講。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學生就會感受到一種強大的壓力和無形的束縛,在表達上也就不會有自由性可言。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學生的自我表達,并且在具體的表達中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與限制。在給學生講授《太陽和月亮》這一課的時候,讓學生表達自己心中的太陽和月亮是什么樣的。即使聽到的答案不是自己滿意的,該教師也沒有立即打斷學生的表達,更沒有對學生的表達進行粗暴的修改。這樣,學生表達有了自由,表達積極性才充分地表現出來。
(二)缺失表達的真實性
表達的真實性,是指學生在進行表達的時候,無所顧忌地將自己心中所想的內容用語言反映出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師生關系經常處于一種不平等的狀態,這就會造成學生在表達中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小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會對教師的想法進行揣摩與迎合,這也就使得學生的表達變成了滿足教師教學需要的一種手段,失去了表達的實際作用。學生在表達時無法體現自己的真情實感,對其學習語文也有著一定的阻礙與影響。
(三)缺失表達的深度
其實,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已經認識到學生表達的重要性,在課堂上也積極倡導學生表達,但對學生的表達尚缺乏細致的引導,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這樣往往就造成學生表達的質量不夠高:內容不夠系統、全面,經常會出現支離破碎的情況。這種缺少深度的表達,不僅不會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反而會給教學帶來新的難題。
三、提高學生自由表達與有創意表達水平的方法
(一)豐富教學手段,讓學生進行個性化表達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擺脫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真正與學生平等相待,讓學生相信自己、信任自己。另外,還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精心選擇教學內容和手段,以助于學生進行有創意性的表達。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勇敢》這一課時,利用課余時間,在班級組織辯論,讓學生討論自己認為的勇敢是什么樣的。學生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鍛煉了思考能力,真正做到了暢所欲言,真實地表達了自己的心中所想,讓表達變得更加自由。該教師還定期組織課外活動,讓學生對活動中的感想進行表達。通過運用這樣的教學手段,實現了語文課堂中表達的自由性、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教師要真正認識到表達的內在價值
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是一個從理解到表達的過程。比如,對于課文的理解,就需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當然,表達的內在價值是很豐富的。學生在進行表達的時候,除了展現自身的學習成果與學習經驗,也會體會到更高層次的學習體驗。學生對于表達的內在價值的理解,可以很好地豐富自身的學習方法,完善自身的學習過程,對于理解知識內容,發展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對學生的表達做出正確評價
想要讓學生的課堂表達不但具有自由性而且富有創意性,教師就要對學生的表達做出及時的、行之有效的評價。由于每一個學生的知識構成、學習水平和自身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這就會造成學生在表達的時候會出現不盡相同的形式和內容。因此,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表達時,不能使用單一的評價方法,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彼此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進行全面、客觀評價。
某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評價的時候,不僅重視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等多方面內容進行綜合性的整體評價。該教師根據學生們不同的學習階段,及時對評價體系與評價方法進行相應調整,讓評價方式跟上學生表達發展的變化。該教師發現,在運用這種動態化、全面化的評價方式的時候,可以很好地對學生的表達內容等方面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這也給自己的教學帶來了實際便利,為創設自由性、創意性的課堂表達打好基礎,做出了合理鋪墊。
在小學語文的具體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在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清楚知道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程度。教師在教學中要運用多種手段和方法,讓學生進行自由表達和有創意性的表達,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玉斗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辛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