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競爭日益激烈,開始布局零售業務端,唯有有特色者脫穎而出,商業銀行零售業務轉型創新,在業務發展渠道和運營方面可從移動化、電子化、大數據、主動管理化四個方面思考與發展。在具體業務方面布局消費信貸業務。
關鍵詞:商業銀行;零售業務;互聯網
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競爭日益激烈,一方面是來自互聯網金融的沖擊與侵蝕,另一方面各大銀行為應對競爭和經濟下行的壓力,開始調整產業結構,提升零售業務占比,爭搶零售客戶。因此,在零售業務領域,唯有有特色者脫穎而出,創新與轉型將會是商業銀行零售業務取得突破的必經之路。
商業銀行零售業務轉型創新,在業務發展渠道和運營方面可從移動化、電子化、大數據、主動管理化四個方面思考與發展。在具體業務方面布局消費信貸業務。
移動化指與客戶的交互與互動主要通過移動端在線完成;電子化指所有用于維系、回饋客戶的禮品全部電子化,不再采購實物禮品;大數據指多方采集和分析用戶數據,對客戶進行分類,進行更加精準化的營銷與運營;主動管理化指將原本由客戶發起的業務,改由銀行發起,主動為客戶管理和提醒;消費信貸指發展消費金融信用貸款業務,向有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的用戶提供無抵押無擔保模式的信用貸款,解決其消費需求。
一、移動化
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的普及率將達到40%,同時據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10月份通信業經濟運行情況》報告顯示,截止10月底,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9.5億戶。銀行零售業務通過移動端開展是用戶的訴求,也是必然的趨勢。
將零售業務轉移到移動端開展,一方面可以突破銀行物理網點的限制,利用互聯網無時間與地域限制的特點,隨時隨地與客戶形成互動,從時間與空間上拓寬業務開展的范圍;另一方面可將原本很多需要在線下柜臺辦理的業務轉移到線上辦理,方便用戶的同時也降低了銀行的線下業務運營成本,提高業務開展效率。
二、電子化
銀行為回饋和激勵客戶,會通過營銷活動或積分兌換的形式,給客戶贈送禮品。傳統的禮品以實物的形式提供,由銀行通過物流寄送給客戶或者通知客戶到營業網點領取。由于涉及到對禮品的倉庫儲存、保管、物流寄送、登記領取等環節,一方面推高了銀行回饋、激勵客戶的成本,另一方面客戶獲得禮品的過程也不是太便捷。
如果能將這些禮品全部電子化,將領取禮品的方式或憑證發送到客戶手機,實現客戶持手機走出家門或辦公室大樓就能夠非常方便地領取,將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模式成本較高、領取不便捷的問題。
舉例如下:如銀行與商戶達成合作協議,在商戶布設用于驗證的POS終端,或對原來已有的用于刷卡的POS終端進行升級,實現當用戶提供電子禮品的驗證憑證(可以是一串有規定格式的數字,簡稱“串碼”),收銀員在POS終端輸入串碼進行驗證,如驗證無誤,則POS機打印小票,作為財務記賬的憑證,同時將對應的實物禮品提供給客戶。同時,銀行在選取合作的商戶時,應選擇品牌知名度高、網點范圍廣的商戶。
另外,除了與線下商戶合作外,銀行也可選擇與提供純線上產品的商戶合作,如通信運營商的話費、流量,航空公司的里程,中石油與中石化的電子加油卡等。
目前國內部分銀行已經通過自有積分商城、開展營銷活動或開發手機端APP應用的形式,向客戶提供如星巴克、肯德基、大型連鎖超市的電子券禮品,以及話費、流量、打車券等純線上產品,在提升客戶感知度的同時,也降低了銀行自身的運營成本,其模式值得其他各大銀行參考。
三、大數據
“大數據”是當下互聯網與科技領域的一個熱詞,基于采集和分析用戶過去產生的數據,將數據輸入一定的運算模型,來預測用戶未來可能發生的行為,是大數據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應用。
銀行擁有海量的用戶金融數據,包括消費、存儲、轉賬、征信、工資流水等數據,激烈的競爭也需要銀行對客戶進行更加精準的分析與定位,推出更加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同時開展金融業務離不開風險控制。基于此,銀行在開展零售業務時,輔以大數據分析,具有天然優勢,同時也是必經之路。
在面向客戶層面,銀行大數據系統應采集用戶產生的“有利行為”,所謂有利行為,就是對銀行的發展和業務的促進能夠起到有利的作用,并對“有利行為”予以分析,對客戶進行回報與回饋,讓客戶提前享受更好的產品與服務。如對經大數據分析后認為價值高的客戶贈送積分,對信用高的客戶發放隨借隨還、按日計息的信用貸款等。
在面向銀行內部時,科技部門對數據進行分析,并能夠提供產品優化、運營提升、客戶更精準營銷等方面的建議,是大數據最有效的應用方式。
商業銀行針對客戶信用卡產生的刷卡及還款數據,對用卡良好的客戶進行信用卡額度的提升,以及銀行推出星級評級服務,對活躍用戶給予較高的星級,能夠享受如轉賬免手續費等優惠政策等等,都是銀行大數據初級應用的表現。
銀行在面對激烈競爭時進行精細化、精準化經營,大數據的支撐與應用是缺少不了的。
四、主動管理化
試想有一天,張先生剛剛起床,就收到了銀行的短信提醒,提示他信用卡積分已達到兌換條件,可以兌換一杯星巴克咖啡或一張電影票,他回復了短信“A”,銀行馬上通過短信將星巴克的兌換憑證(數字串碼)發了過來,提示可以在任何門店完成兌換。張先生吃完早餐后順便就在公司旁邊兌換了一杯星巴克,頓時感覺上午工作來了勁;中午午飯的時候張先生接到了銀行客戶經理的電話,是推薦理財產品的,但張先生覺得不管從起購金額還是收益,都很符合他的要求,他決定吃好飯就去旁邊的營業網點辦理;下午的時候手機提示又有新短信,是運營商發來的,提醒張先生話費余額不足20元及時充值,緊接著銀行的短信也到了,提示只要回復充值的金額,就可以從尾號是8796的銀行卡扣款并完成充值,同時還享受充值95折優惠,張先生回復了100,運營商的話費到賬短信和銀行的提醒短信馬上同步發了過來。
以上的案例是銀行對零售業務經營的一種轉變,將原來需要客戶主動發起辦理的業務,變成了由銀行主動發起,客戶被動接受并享受服務的過程。如此的轉變,將有利于銀行更好的維系存量客戶,避免客戶在主動發起、挑選業務時會選擇他行,從而造成客戶資源的流失。
通過對用戶數據的分析,運用大數據思維,并通過手機短信、微信等即時移動溝通工具,與客戶建立常態化的聯系渠道,主動向客戶推送精準的產品和服務,從而使銀行成為客戶日常生活中的“金融管家”。
據了解,浙江省農村信用聯社為了解決其農村客戶群體地處偏遠山區,充值繳費不方便等問題,于2015年11月份推出了短信易充值業務,在客戶話費余額不足時進行短信提醒,客戶回復充值金額即可完成話費充值。同時該業務采用了與運營商等多個系統交叉驗證的方式,銀行后端綁定用戶手機號碼與銀行卡,無需客戶在短信內輸入銀行卡號和密碼進行驗證,其安全性和便捷性一經推出就受到了客戶的廣泛歡迎。浙江農信的短信易充值業務,其實就是一種銀行在“主動管理化”方面的應用。
五、布局消費信貸業務
消費信貸是指由銀行等金融機構向個人客戶提供資金,以滿足客戶消費需求的一種信貸方式。
消費信貸對于銀行而言,相比對公貸款,有著單筆貸款金額小、比較分散、風險小的特點;而對于客戶而言,可以利用自己的信用,申請消費信用貸款,提前消費從而享受生活。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老百姓收入的提高,中國消費信貸業務發展前景將十分廣闊。據波士頓咨詢公司在中國14個城市對1800位不同收入階層的銀行及保險類客戶的調研后出具的《中國零售銀行創新模式突圍制勝之道》中指出,預計中國消費信貸市場未來將爆炸式增長。預計2015年-2017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維持20%以上的增長率。到2017年將超過27萬億元。
銀行在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時,可考慮將主要渠道放在線上,能夠利用互聯網方式及大數據分析,做到線上申請、線上審批、線下簽署協議并放款,后續在監管政策放開的前提下,能夠實現線上放款。如此將可以拓寬銀行獲取客戶的渠道,同時降低銀行人力成本,提高客戶感知,加快消費信貸業務的發展速度。
作者簡介:郭棟珠(1987- ),男,浙江杭州人,漢,在讀碩士研究生,畢業于廈門大學,研究方向:金融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