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云,金 濤
(瀘州市中醫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某醫院床位配置的綜合分析
劉 云,金 濤
(瀘州市中醫醫院,四川 瀘州 646000)
通過提取某醫院2014年1—8月的醫療統計數據,測算出各科室開放床位數95%的置信區間。結合病床工作效率和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指標對某院的床位設置進行優化調整。全院14個臨床科室中有5個科室的床位設置比較合理,內一科、外二科、骨傷一科和婦產科4個科室需要增加床位,內二科、脾胃病科、內五科、骨傷三科和針灸推拿康復科5個科室需要減少床位。根據工作效率指標計算出的科室目標床位開放區間,適時地對床位設置進行相應的調整,可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促進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醫院床位;病床工作效率;合理區間;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衛生服務需求也越來越高,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但我國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與布局不合理的現象依然存在,且衛生資源的不足導致出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此,近年來,各地政府紛紛根據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開展區域醫療衛生規劃來盡量完善衛生資源配置,國家衛計委《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也明確提出,合理配置衛生資源,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床位規模的不合理增長。
床位資源作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核心資源,是其它衛生資源配置的基礎,如醫護人員、房屋建筑和醫療設備等。床位配置亦是關系醫院床位使用率、病床周轉次數等重要醫療指標的關鍵[1]。同時,病床的使用情況亦是反映醫院工作質量和管理效能的重要內容[2]。病床配置偏少會造成醫療秩序混亂、增加醫療安全隱患和導致患者看病難的問題;病床配置偏多會造成人力、房屋建筑和水、電、氣等資源的浪費。科學、合理地配置床位資源才能同時滿足患者需求和醫院醫療工作的需求;才能保障醫院醫療工作正常有序地開展,降低醫療安全隱患;才能避免醫療資源浪費或短缺。
某醫院于2014年年初按醫療工作量和收治病種情況對臨床科室進行了重新分科設置,并對科室床位配置進行了重新核定,重新核定后,醫院住院科室開放床位634張。本文通過運用該醫院分科運行8個月后,各臨床科室住院患者收治量、病床工作效率、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等指標對科室床位設置情況進行分析,采用統計方法,估算出各臨床科室床位設置的理論范圍,再結合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綜合分析醫院床位設置與當前醫院業務開展情況是否相宜,為醫院調控病床資源配置提供一個參考依據。
1.1 資料來源
本文數據來源于某醫院病案統計科2014年1—8月醫院住院科室工作情況統計報表,各科室入院人數、出院人數、實際開放床位數、實際占用總床日數、門急診人次均真實可靠。
1.2 評價方法
將2014年1—8月醫院病床工作效率指標進行統計學處理,測算各科室床位數的合理設置區間,再結合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和平均病床工作天數等指標綜合分析床位配置情況。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1.2.1 床位設置合理區間
經統計軟件處理,2014年1—8月全院病床工作效率平均值為3 857.03,標準差為1 668.47,標準誤為445.92,95%置信區間為(2 893.69,4 820.37),得出病床工作效率指標所對應的上限值為2 893.69,下限值為4 820.37。將其代入公式中,計算出各臨床科室平均開放床位數的合理區間,見表1。

表1 2014年1—8月各科室開放床位數合理區間
從表1床位設置區間測算結果看,醫院臨床科室床位設置存在不合理情況。全院14個臨床科室中,有5個科室床位設置在合理范圍內,9個科室床位設置需要調整,其中需要增加床位設置的科室有4個:骨傷一科需要增加至少9張床位,內一科需要增加至少6張床位,婦產科需要增加至少2張床位,外二科需要增加至少1張床位;需要減少床位設置的科室有5個:內二科需要減少至少10張床位,針炙推拿康復科需要減少至少10張床位,內五科需要減少至少7張床位,骨傷三科需要減少至少4張床位,脾胃病科需要減少至少3張床位。重新設置后,全院總床位數至少減少16張。
1.2.2 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情況

表2 2015年1—8月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情況
從表2中科室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情況來看,符合三級甲等醫院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4的參照標準的科室僅眼耳鼻喉口腔科,其他科室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均偏高,其中,外二科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高達42.81,為全院之最。門急診收治入院患者篩查不合理,會對醫院病床資源使用造成負擔。
1.3 評價結果
醫院整體床位配置偏多,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偏高。提示醫院存在床位不合理增長,門急診收治入院患者把關不嚴現象。
2.1 床位配置在合理區間內的科室
5個科室床位配置較合理:眼耳鼻喉口腔科符合三級甲等醫院每百門急診入院數≤4的標準,提示門診收治住院患者濾篩合理,但病床工作效率不高。該科室床位設置已達合理區間上限,目前切忌增加床位設置;皮膚科床位設置也達合理區間上限,且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偏高,提示該科室門診量過少,建議科室尋找學科建設突破點,加強學科水平建設,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吸引并留住患者。內三科、外一科和骨傷二科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偏高,可能與此三個科室各有優勢特色病種吸引住院患者慕名前來有關。從當前住院工作量來看,科室實際開放床位數適宜,能夠滿足現有的住院患者和醫療工作需求,不需要進行調控。
2.2 床位配置低于合理區間下限的科室
4個科室開放床位數偏少,且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均大于4。內一科,是以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為主的科室,危重患者多,病床使用率高達111.43%,床位明顯不足;骨傷一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以收治骨折和脊椎病患者為主,存在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較長的特點,2014年1—8月平均病床工作日高達319 d,超出日歷天數31.82%,病床使用率高達134.96%,為全院之最,病床超負荷運轉,存在明顯安全隱患;外二科以收治外科手術病人為主,床位使用率105.23%,床位超負荷運轉;婦產科以收治住院分娩患者為主,分娩患者占科室患者90.22%,住院患者存在平均住院日短的特點,導致病床周轉快,病床工作效率高,目前床位配置存在不足。對上述4個科室我們一方面應提升門診服務能力,拓寬門診業務市場,在此基礎上,盡量掌握好入院標準;另一方面應及時對以上4個科室按表1所測算科室床位設置合理區間增設床位,消除醫療安全隱患。
2.3 床位設置高于合理區間上限的科室
5個科室開放床位數偏高,且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均偏高,提示科室門診量過少,門診收治入院患者濾篩較粗,床位閑置較多,醫療資源存在浪費,需根據實際情況減少床位設置。內二科、脾胃病科、內五科以收治糖尿病、脾胃病和腫瘤等慢性疾病為主。由于目前國家正在進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基層首診、急慢分治模式將引導患者首選基層醫療機構就診,對城市三級甲等醫院此類病種患者收治量造成一定影響。作為城市三級甲等醫院,可以采取落實醫師多點執業到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對口支援政策,在對慢病、多發病診治過程中,結合三級醫院的資源優勢找準改革突破點,找準三級醫院功能定位,為慢病患者提供適宜的管理和診療服務,以提高本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使用效率,保障本學科持續健康發展;骨傷三科、針炙推拿康復科因科室收治病種因素,住院患者存在平均住院日長,病員周轉慢的特點,建議此兩個科室一方面調整床位配置,另一方面科室主任和護士長也要提高病床管理意識。按病種把平均住院日盡量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加強與門診和醫技科室的配合,減少術前等候時間,并可以及時動員慢性和康復病人出院休養。有大量調查研究表明,增加出院患者住院天數并不能增加醫院效益,相反,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增加不僅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經濟負擔,從長遠來看,更會對醫院發展造成深遠影響。因此,提高醫護質量,減少無效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轉,減少醫源性因素,促進醫患和諧,贏得社會的認可,才是學科發展的長遠之計。
從該醫院分科運行8個月后,床位合理區間估算結果和每百門急診入院人數情況來看,目前醫院床位配置與醫院目前業務發展不太相宜,醫院一方面應提升門診服務能力,以保障醫療業務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床位配置進行調整,使之符合現階段的工作需要,以提高醫院醫療資源使用效率。
當然,醫院業務在不斷發展,當前的床位配置不可能適應醫院發展的不同階段,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或階段性地對科室床位設置情況進行評估,在必要時應用科學的方法對床位設置進行調控,使床位配置和醫院實際工作需要相宜,使醫院醫療資源使用效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保障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工作安全;保障醫院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注釋及參考文獻:
[1]李凌雯.李立新.運用病床工作效率指標分析調整醫院床位[J].中國病案,2014,15(7):37-38.
[2]董兆婧.醫院發展中用統計學分析指導床位分配調整[J].中國醫藥指南,2011,29(9):199-200.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Beds Allocation in a Hospital
LIU Yun,JIN Tao
(Luzhou City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Luzhou,Sichuan 646000)
By extracting the medical statistics date from January to Augusta of 2014 in a hospital,this article then measured out the 95%confidence interval of the open sickbeds of all clinical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Optimizing adjust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allocation of hospital beds in a hospital combined with the indexes of sickbeds work efficiency and admission number of every 100 visits.The sickbeds arrangement in five departments were reasonable in all the fourteen clinical departments,ward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the second surgical ward、the first Orthopedic ward and gynecology ward needed to increase sickbeds,diabetes ward、spleen and stomach ward、tumor ward、the third orthopedic ward and acupuncture wards needed to reduce beds.To calculate the goal open sick bed s number according to work efficiency index of each department and make relevant reason adjustment to the sickbeds can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 and impro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time.
hospital sickbeds;work efficiency of sickbeds;reasonable interval;admission number of every 100 visits;arrangement
R197.323.2
A
1673-1891(2015)04-0082-03
2015-10-24
劉云(1982-),女,四川巴中人,本科,統計師,研究方向:醫院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