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職業中專 遼寧阜新 123100)
籃球課是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所熱愛的運動項目,上好籃球課,探索適應學生發展要求的籃球教育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籃球課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從教學體系上看涉及到教學意義、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訓練方法、教學管理、教學設施、教學效果評價等多個環節;從教學內容看,主要有籃球理論知識、技術、戰術、體能、心理、智力以及思想品質等多方面內容;從教學目標看包括了增進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等方面。
籃球運動是一項集對抗性、集體性、規律性和統一性的運動,可以培養學生充沛的體力和精力、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公平的競爭意識、廣泛的社會交往能力,幫助學生塑造較高的情商去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籃球運動涵蓋了跑、跳、投、傳等多種身體運動形式,運動強度大,需要全身參與,能全面、綜合、有效地促進身體素質和人體機能的全面發展,能為學生從事的職業打下堅實的身體(物質)基礎,提高生活質量。通過籃球運動,學生不僅能夠鍛煉勇敢頑強、堅韌不拔、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覺性、果斷性、目的性,促使自制力、堅持力、創造力的形成。通過籃球練習和比賽,學生的自信心、情緒控制、意志力、進取心、團隊凝聚力等方面也都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從而形成團結拼搏、努力協作、文明自律、遵紀守法、尊重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質和集體精神。同時,學生在籃球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交往、合作和競爭的意識和行為會遷移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去,進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籃球是一種大眾運動,在我國十分普及,在各類學校中都有獨立的場所,又因其占用場地面積小,設施相對簡單,不需要太多的運行和維護費用,減少了學校開設籃球課的經費壓力,這些為校園籃球課的開設提供了物質保障。另一方面,籃球因其所形成的深厚體育文化,特別是NBA,CBA聯賽文化,明星球員的榜樣和示范效應,激發了無數青少年學習籃球,參與籃球運動,熱愛籃球的熱情,可以說許許多多學生就是伴隨著籃球運動一步步成長的。這些都是學校開展籃球教學的有利條件。
表1 中等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籃球課程教學內容及學時安排
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籃球運動基本知識,更要求學生掌握籃球專項技術,具有籃球運動技能,具有一定的參與籃球活動和組織教學、籃球競賽能力。具體來說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了解和基本掌握籃球主要技術動作、運動技能,實踐籃球基礎配合、了解籃球主要戰術形式和方法,籃球戰術的整、分、合訓練過程,形成以理論知識和專項能力分析判斷能力,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籃球技能。其中,作為構成籃球運動基本要素的技術和戰術,是籃球活動的本體表現形式和進行方式,也是籃球教學訓練的核心內容和首要任務。
在理論課上,教學運用3D籃球交互教材,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系統和投影儀教學,變煩燥的理論學習為生動學習。在實踐課上,采用講解和示范結合的教學方法,每項籃球技術知識、動作方法、教學步驟都實際說明和示范,學生實踐整個過程。籃球屬于多元技術動作變異組合的開放性運動技能項目,技能的提高有賴于身體素質和籃球意識,技術動作的練習要注意變異組合與對抗,并將身體素質的提高和籃球意識的培養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籃球運動只有在學生掌握了籃球知識和技能、技巧的情況下才能正常進行。傳授籃球知識,培訓籃球技能是開展這項運動的前提。一個內容科學、循序漸進的課程體系是上好籃球課的重要保證。在中等職業學校,籃球課做為體育課的一個單項來學習,達到學生掌握一項基本運動技能的水平需要35-40個學時,大約半個學期課程。(見表1)
人本化教育家認為,教育的作用就是創造最佳的條件,即一種自由的氣氛,以利于學生的“自我實現”。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上不僅教授學生技能,也要為學生創設一種自由的氛圍,一種能使學生自由地選擇和接受挑戰并表達各種體驗的心理氣氛,讓學生把學習籃球技能當成是一種樂趣。另一方面體育教學應根據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來組織教學教程。人體從相對安靜狀態進入活動狀態,機能活動能力開始時趨于逐步上升,當達到較高水平時要持續一定的時間,最后,由于疲勞的出現,機能活動能力逐漸下降,形成“上升-穩定-下降”的規律。籃球教學中尤其要應根據這一規律組織教學,課程組織以準備活動,基本練習,整理結束三個部分展開。在各部分中應有各自的主要任務和內容。三個部分的具體時間分配,應視學生的年齡和每節課具體內容、運動量、場地器材、季節氣候等情況而靈活安排。因為籃球運動中的一些技術比較復雜,運動幅度較大,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應將動作的過程及掌握要領講解清楚,做好示范動作,給學生以直觀印象,并將動作先分解再統一進行練習與指導。要及時、準確地評定學生初步掌握的動作,以肯定正確、糾正錯誤。在運動技能形成階段,教學主要是經過反復練習,改進和提高動作。教師要運用動作的正誤對比,學生個體之間的參照等方法,通過分析,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并進一步掌握運動的細節,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以更輕松、正確地完成動作。在運動技能熟練掌握階段,即形成技巧階段,教學應加強練習,使動作更加完善和提高。教師要幫助學生削除緊張心理和多余動作,形成穩定的動力定型,達到動作自動化水平。籃球運動只有經過專門訓練才能形成特定的技能,重要的運動技能只有不斷的培訓練習,才能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
中職學生正在15-19周歲之間,正是意氣風發、青春熱血的階段,學生在學習之余需要用一種活動來排解專業學習中的壓力和枯燥情緒。同時也需要一項活動來展示自身的風采,給自身帶來樂趣。籃球因為其參與的便利性、趣味性成為了最好的選擇。籃球運動為喜歡這項運動的學生提供了一個體驗“尖峰時刻”的機會,籃球運動富有趣味和激情,自始至終貫穿著比賽雙方在身體素質、技能戰術水平、心理智能等多方面的對抗和競爭。在運動過程中,學生通過嫻熟的運球、巧妙的傳球、準確的投籃、果斷的搶斷、高超的扣籃與封蓋享受著運動樂趣,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攻擊對手,戰勝對手,獲取勝利的喜悅。再加上攻守交錯、對抗變換,給人以美的感受,無論是參與者,還是觀看者都會體驗到身心愉悅。這種富有獎勵性的、成就感的個人體驗,是對身體活動的一種特殊而有價值的自我獎賞,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十分有益,也為學生宣泄不良情緒提供了有效途徑。
職業學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一些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可能表現的比較明顯,甚至是一些行為、心理上的問題還表現的比較突出,對學校和教師的教學與管理也會帶來一定的難度。通過籃球這種廣受教師、學生熱愛的體育項目來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感情,使籃球成為師生共同的愛好、溝通的橋梁。在教學中可探索一種開展籃球運動的學校聯賽模式。每個班級都有班隊,班隊又分成男女兩隊,每年在學校開展春秋兩季的籃球聯賽,在班與班之間開展循環賽。學校在體育課程安排做好協調,支持籃球聯賽在校內開展,對獲得良好成績的班級和學生個人給予榮譽,并派優秀隊代表學校參加校外比賽。并且在學生和教師之間也經常開展比賽。通過一系列的籃球活動塑造一種校園文化。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正是能過師生共同參與這項活動,師生之間的感情增厚,許多學生身上暴露出的問題得到了及時糾正,許多教學管理上的難題得以克服。籃球運動在學校建設管理中發揮出了意想不到的作用,讓一項體育運動成為了學校管理、建設的穩定劑,減壓閥。
[1]孫喜亭.教育原理(修訂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黃濱.籃球運動[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3]吳式穎.外國教育史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練碧貞.現代籃球教學方法[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
[5]趙星.籃球運動對青少年身心健康影響的探討[M].神州(下旬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