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偉
(莆田第二十五中學 福建莆田 351146)
教育制度的改革和發展,讓傳統的中學籃球教育無法滿足現有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效果,為了降低籃球課程的學習難度,培養中學生團結協作,奮勇拼搏的精神,從而培育多方面型全能人才,需要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改革,這就是新的互動式籃球教學,區別于普通教學理念,互動式籃球教學具有科學性、便捷性、活躍性的特點。而筆者將通過下文進行調查,分析出普通籃球教學和互動式籃球教學影響中學生籃球學習的差異,具體報告如下:
選擇莆田市第二十五中七年級的兩個班級的學生共計120人,其中男生73人,女生47人。將這120名學生平均分成兩組,即實驗組和對照組,同時在保證相同的教學進度、統一的教學以及并無課余教學的條件下,實驗組的學生采用互動式籃球教學,而對照組的學生采用傳統的籃球教學方案進行教學,教學測試的時間以一個學期為準。通過發放《籃球課學習調查報告》統計測試結果。經統計,調查報告發放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為95.8%,收集到的調查資料通過科學的統計整合得出最終結論。
對120名學生皆進行測試前的現場評估統計,從表1和表2可以發現兩組學生在平均身高、體重、百米賽跑和摸高跳沒有太大差異(P>0.05),而在實驗過程中,技術水平沒有太多的差別,即沒有可比性(即P>0.05),所以可以保證測試時的合理性、真實性和有效性。
歷經了為期一學期的籃球課程教學,兩組同學的籃球技術水平都有顯著的提升,但在現場評估測試中,實驗組學生的四項籃球綜合能力考評分數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學生(參考表二),出現明顯差別(P<0.01),判定實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3 測試后兩組學生籃球綜合能力考評分數對比
2.3.1 互動式籃球教學的優勢
傳統的籃球教學模式過于拘泥和依賴課本知識,從教師講述、行為示范、動作糾錯到加強聯系的整個過程缺乏變通,沒有創新性和擴展性,部分教師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忽視了教學質量,單純只是對籃球知識的灌輸和傳遞,不能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來進行調整,從而讓學生學習處于及其被動的狀態,學生無法自主的學習,自然也就沒有學習的熱情和興趣。相比之下,互動性教學摒棄了傳統的機械式教學手段,教學難度遵循“從易到難,從繁到簡單”的過程。教師堅持以“融身于教”為原則,教會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協作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競爭協助,教師可以加入到學生隊伍中,更好的進行示范性和陪同訓練教學,從而避免了學生單純呆板的模仿,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創造和個性,貫徹了我國教育制度一向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讓學生學習也成為一個實踐探索糾正的過程。互動式教育讓教學得到良好的效果,師生關系也因此變成更加融洽默契,促進了教學改革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1]。
2.3.2 互動式籃球教學的特征
互動式籃球教學不但要教會學生懂得籃球的含義、掌握籃球基礎知識、提高籃球技術,還要讓學生身體和心理同時得到發展,是形成學生優秀獨創人格的基礎。互動籃球教9學需要教師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包含技術互動,提問交流,學生間的探討等等,即籃球教育的相互性:互動式籃球教學的成敗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提供一個合適的教學氛圍,而學生是這個氛圍中的受益者和提供者,如何讓學生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氛圍,是教師們應該深思的問題,即籃球教育的可發展性:互動式籃球教育的核心在于一個“動”字,學生行動、師生互動、教師靈活變動,雖然受到教學場地、時間、內容的限制,但是教師可以根據教學情況調整相應的教學方式,即了解學生的心理、利用周圍的教學環境、充分利用的教學閱歷等,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語言和行為動作調整課堂互動的方法,確保互動的良好效果,以達到教學目的[2]。
在互動式籃球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既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需要盡自己的能力去達到目的,同時又不是“旁觀者”,籃球是一個團隊性的運動,每個隊員的表現、發揮、配合都會影響比賽的結果,就像是接力賽跑,即小組所有的隊員都有相同的起跑路程,同一個終點,唯有互相尊重、彼此信任、默契配合才能形成協調、穩定、友善的協作聯系,以達到共同的進步。

表1 測試前兩組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對比

表2 測試前兩組學生籃球綜合能力考評分數對比
3.1.1 教師需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教師不能一味追求互動和學習的氛圍而忽略了對教學質量的把控,要對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抓住教學環境的重點,并針對學生學習時碰到的問題進行“對癥下藥”,從而糾正學生的錯誤和問題,然后通過“集體教學”的手段進行演示。例如:學生在滑步運球的過程中,出現抱球走步的情況,教師應當立刻手把手進行糾正,并將學生集結起來,分析學生錯誤的原因以及籃球規則中滑步和走步的概念區別,同時進行演示,從而避免學生潛意識形成錯誤的習慣,加大今后學習中糾正的難度。
3.1.2 教師要將傳統教育和互動式教育相結合
傳統的籃球教育方式并非一無是處,傳統的籃球教育理念可以約束學生的隨意和懶散,將學生系統性的進行規范,而教師不能因為新式的互動式籃球教育而忽略了對傳統籃球教育的使用,因為互動式籃球教育過于自由化、娛樂化,如果過于放縱采用“放羊式”的教育,會減慢教育進度,最終物極必反,不但不能將互動式籃球教育更好的開展,也讓傳統籃球教育失去了對學生懶散等不良習慣的約束力,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如何在“玩中學”,在互動式籃球教育的玩耍中學習到重要的籃球技巧、豐富的籃球知識和團結一心的合作意識。
3.1.3 教師應注意籃球教學的任務分配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發揚他們的優點,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在各小組中扮演與自身情況符合的角色,同時分配到任務,而學生會根據自身的任務目標進行分析,開始進行現場比賽實踐,根據實踐進行自身能力的調整,讓學生清楚明白自身在團隊中的作用,只有在不斷探索和克服挫折的過程中,學生的能力和技術才能得到比較大的飛躍。
3.1.4 教師要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素質
新的教育方式需要一個能夠接受新生事物理念的人去接受,而作為新生知識的交接者,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傳統還有網絡課件的知識獲取,同時要進行反復的自主專研,根據不斷革新的世界籃球技術水平,創造出自己獨特并且易于吸收理解的教育理念,根據自身的理念引導學生共同的進步。
3.1.5 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的建議和肯定
在每個學期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小組的成績進行評測,對于了測評結果中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同時對于沒有進步或者退步的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針對不同學生的問題,提供可行性的建議,讓學生們關注小組的成績的同時,對自身進行反思和糾正,以達到學生快速進步的目的[3]。
3.1.6 教師要使用“異質分組”的科學教育理念
異質分組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合理競爭為了加強每個學生社會交往的能力,由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平等,即便教師能夠和學生進行融洽的交流,但是因為雙方閱歷、思維、身份的差異容易產生或多或少的代溝,作為合格的指導老師,要鼓勵能力技術優秀的學生多多幫助能力欠佳、體質較差的學生,以提高小組學生整體的籃球水平,進而觸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1]黃磊.淺析籃球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J].現代企業教育,2008(14):217-218
[2]劉東.普通高校籃球課異質分組合作教學評價方法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5):95-98.
[3]何少鈞.籃球專業技術課程教學創新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3):112-113.
[4]揚世勇.籃球科研方法[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