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昌蓮
(晉中學院體育學院 山西晉中 030600)
在當今的運動訓練和競賽中,運動心理能力已成為重要訓練內容和研究領域,尤其對高水平運動員來說,運動自信是取勝的關鍵因素。運動自信是個體對其所具有的運動能力和在競技運動中能夠取得勝利的信念和確切程度。要建立和完善科學適合不同項目、不同水平運動員有關自信心的心理技能訓練,首先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了解不同項目、不同水平運動員自信心的現狀,通過調查和分析不同項目、不同運動員的自信心來源差異性,從而能夠更好地提高運動水平。該文主要通過對山西省三所大學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自信來源的調查分析,希望能夠找到不同性別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自信來源的差異,為提高其心理能力和競技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該文認為高水平運動員為國家二級運動員和在省級以上比賽中獲得前八名的運動員。
該文選用田寶和楊銘的《運動自信來源問卷》,共分為9個維度,掌握、證明自己能力、心理和體力的準備、身體自我感知、支持、替代經驗、環境舒適度、環境優勢和領導能力9個維度。每個題目的得分為1~5分,得分越高說明重視程度越高。
對山西省三所大學高水平運動員發放問卷200份,回收185份,回收率為92.5%。有效問卷167份,有效率為83.57%。
運動自信是運動員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高水平運動員表現出積極和較高的運動自信。調查結果表明,山西省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自信來源得分前三的維度分別為:身體自我感知(4.51±7.92)、環境舒適度(4.15±7.25)、替代經驗(3.42±6.04)。
結果表明,不同性別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自信心來源差異明顯,僅在2個維度上面不存在顯著差異,這2個維度分別是:環境舒適度和掌握。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運動自信心來源差異
心理和體力的準備分量表分數越高,個體注意和體力調整到比賽狀態對自信的影響越強。這一分量表男性均分顯著低于女性運動員。
替代經驗分量表分數越高,非對手的他人的成功經驗對自信的影響越強。在這一分量表上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存在極其顯著差異,且女性均分顯著高于男性運動員,說明男運動員對聽取別人的經驗方面不如女性。
環境優勢分量表分數越高,形勢向有利方向轉化的趨勢對自信的影響越強。在這一分量表上不同性別運動員存在極其顯著差異,且女性均分顯著高于男性運動員。
證明自己的能力分量表分數越高,個體自身成功的經歷對自信的影響越強。在這一分量表上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存在極其顯著差異,且男性均分顯著高于女性運動員。
身體自我感知分量表分數越高,個體自我感覺狀態對自信的影響越強。在這一分量表上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存在顯著差異,且男性均分顯著高于女性運動員。
支持分量表分數越高,他人的正向反饋對自信的影響越強。在這一分量表上不同性別的運動員存在顯著差異,且男性均分顯著高于女性運動員。
領導能力分量表分數越高,教練的積極因素對自信的影響越強。在這一分量表上不同性別運動員存在極其顯著差異,且男性均分顯著高于女性運動員。
不同性別運動員的得分中可以看出,男運動員在證明自己的能力、身體自我感知、支持、領導能力等自信來源顯著高于女與動員,表明3個學校的男運動員更加注重內部控制因素;女運動員在心理與身體的準備、替代經驗、環境優勢等自信來源顯著高于男運動員,表現出更注重外部控制的特點。
有研究提出:女子在比賽臨近時自信心有下降趨勢,女子在所有的成就領域里較男子自信心低;女子對成功和成就的追求低于男子,甚至懼怕成功也是導致自信心低的因素。此外,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傳統社會重男輕女意識在現代社會依然存在,兩性社會化過程也存在差異,男性在自信和成功方面更易得到積極影響與強化,而女性之自信在此過程中往往更易受到削弱與傷害。家庭與社會環境及其所形成的性別角色刻板觀念對女性的消極影響、學校教育中的性別偏差等等,都阻礙著女性自信的形成與發展,成為兩性自信差異的重要原因。而且女性對成功的恐懼的歸因方式,即在失敗時的自我指責和成功時的否認榮譽也是形成性別差異的原因之一。
男、女運動員在環境舒適度和掌握兩個維度上不存在顯著差異。男運動員在證明自己的能力、身體自我感知、支持、領導能力等自信來源顯著高于女與動員,女運動員在心理與身體的準備、替代經驗、環境優勢等自信來源顯著高于男運動員。結果表現出男性更注重外控的特性,而女性更注重自控的特性。
性別差異方面,男子的自信心來源的穩定性方面要高于女子,女子的穩定性不足要多向男子學習。而男子更加注重外部控制,需要多與隊友之間進行交流,增加替代經驗對其的影響,女子更加注重內部控制,要加強鍛煉,多進行隊內的比賽與交流賽,讓女子更加有經驗的將自己的個體注意與體力調整到比賽狀態。在社會支持方面,男女運動員都因多與家人交流,家人多來看運動員的比賽與適時的進行鼓勵與批評,使得運動員的自信心能更快的進入比賽狀態。
[1]李安民,秦鋼,楊劍.我國優秀運動員自信心診斷與評價方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9,33(3):8-81.
[2]張文.運動自信對不同等級運動員運動成績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6(3):95-98.
[3]張力為,毛志雄.體育科學常用心理量表評定手冊[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4:150-155.
[4]梁建平,吳鴻春,董德龍.不同屬性運動員自信心來源差異分析[J].體育科學,2006,26(12):56-59.
[5]劉子眾.我國青少年男子足球運動員特征性運動自信心發展特征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5,25(6):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