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格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00)
醫(yī)學高等專科院校生理學實驗整合的探索與實踐
李永格
(南陽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南陽473000)
通過整合醫(yī)學高等專科院校生理學實驗課內容,建立新的實驗教學框架,達到提高學生能力和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醫(yī)學高等專科院校;生理學;實驗整合
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其知識主要是通過實驗獲得,因此實驗課是生理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1]。在教學學時不斷減少,實驗經(jīng)費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怎樣保證生理學實驗課質量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醫(yī)學高等專科院校開設的生理學實驗大多為簡單的驗證性動物實驗,這些實驗存在以下問題:(1)有些實驗過程類似,實驗項目重復,資源浪費(尤其動物)。以神經(jīng)—肌肉實驗為例,實驗大綱中一般至少安排兩次實驗(一次神經(jīng)干動作電位實驗,一次肌肉收縮形式實驗),4學時,實驗過程基本類似,每次實驗都需要消耗大量實驗動物。(2)時間分配不合理。傳統(tǒng)實驗不管實驗的難易程度,每次通常安排2學時,導致操作復雜的實驗時間不夠用,如動脈血壓的調節(jié);而操作過程簡單的實驗,浪費了大量時間。(3)只能單一地說明生理現(xiàn)象,不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為彌補傳統(tǒng)生理學實驗教學的不足,加強資源整合,避免相關實驗項目重復而造成的資源浪費,更好地發(fā)揮實驗課在生理學教學中的作用,本研究打破傳統(tǒng)醫(yī)學高等專科院校生理學實驗教學框架,改變原有實驗課設置,對生理學實驗進行整合,編寫新的實驗教程,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能力和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
1.1 對象
隨機選擇我校2012級普通大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兩個班級(1班與2班各120名學生),兩班以往各科成績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自由分組,每組4~6人。兩班理論課采取大班授課,教師配備無差異,在入學第二學期上生理學理論課的同時開設生理學實驗課。
1.2 方法
1.2.1 整合傳統(tǒng)實驗,制訂新實驗授課計劃課題組成員在參考其他院校實驗授課計劃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原有實驗中方法相近、相似,生理活動相互聯(lián)系的實驗進行整合。如將蟾蜍神經(jīng)干動作電位記錄與腓腸肌收縮曲線實驗整合為坐骨神經(jīng)干動作電位、腓腸肌肌電、腓腸肌收縮曲線的同步記錄實驗[2];家兔動脈血壓調節(jié)與呼吸運動調節(jié)實驗整合為家兔動脈血壓調節(jié)與呼吸運動調節(jié)同步記錄實驗[3];人體生理學實驗合并為運動前后血壓、心率、潮氣量、呼吸頻率發(fā)生的變化實驗[4]。整個新實驗授課計劃分為三大部分:基礎實驗、綜合實驗、人體實驗。其中基礎實驗包括坐骨神經(jīng)—腓腸肌標本制備、家兔綜合手術操作實驗、家兔去大腦僵直實驗、影響血液凝固因素實驗等;綜合實驗為坐骨神經(jīng)干動作電位、肌電、腓腸肌收縮的同步記錄實驗與家兔動脈血壓調節(jié)、呼吸運動調節(jié)同步記錄實驗;人體實驗為運動前后血壓、心率、潮氣量、呼吸頻率發(fā)生的變化實驗。新授課計劃擬定實驗項目8個,除綜合實驗與人體實驗安排3學時外,其余皆為2學時。
1.2.2 具體實施于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將2012級普通大專臨床醫(yī)學1班設為實驗班,2012級普通大專臨床醫(yī)學2班設為對照班,分別實施不同授課計劃:實驗班參照新實驗授課計劃,對照班參照傳統(tǒng)實驗授課計劃。在實驗課中,將每班分成4個小班,每小班30人,再將小班分為6組,每組5人。實驗班與對照班安排相同實驗教師授課,采取相同的教學方法,具體步驟:多媒體教學—教師示教—學生模仿—分組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課堂總結。
1.2.3 數(shù)據(jù)分析教師于本學期結束后,從實驗動物總消耗量、實驗總學時、實驗課考試成績、實驗課時間利用率方面比較新實驗授課計劃與傳統(tǒng)授課計劃。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并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2.1 動物總消耗量
實驗班采用新實驗授課計劃,共使用家兔5次,蟾蜍2次,按照每組一只家兔,每人一只蟾蜍計算,總動物消耗量:家兔共138只,蟾蜍276只(包括教師示教與學生實驗失敗后再次使用的);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實驗授課計劃,共使用家兔6次,蟾蜍4次,總動物消耗量:家兔171只,蟾蜍512只(包括教師示教與學生實驗失敗后再次使用的)。
2.2 實驗總學時
實驗班總學時19學時,對照班總學時30學時。
2.3 實驗課時間利用
每次實驗課從教師講解、學生操作至學生分析,實驗班平均花費76.5分鐘,時間利用率為85.0%;對照班平均花費54.8分鐘,時間利用率為60.9%。
2.4 實驗課考試成績
實驗考試總分100分,包括技能操作考試70分,實驗筆試30分。實驗筆試由教研室統(tǒng)一命題,內容包括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動物、信號采集系統(tǒng)的使用、實驗注意事項、實驗結果分析等。技能操作考試于本學期結束后,采取隨機分組、隨機選擇實驗項目、所有教師參評的形式,綜合評定學生的實驗態(tài)度、動手能力、操作程序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質量,以及實驗過程中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報告書寫等。其中實驗表現(xiàn)及技能占55%(實驗態(tài)度5%、實驗技能20%、規(guī)范操作20%、團隊合作10%),實驗結果及分析占45%(實驗結果20%、實驗報告10%、合理分析15%)。于本學期末統(tǒng)計兩班實驗課成績,實驗班實驗筆試成績、技能操作考試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實驗總成績兩班也有明顯差異(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班技能操作考試、實驗筆試及實驗課總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班技能操作考試、實驗筆試及實驗課總成績比較(±s,分)
86.7±2.4 77.1±2.0 61.3±2.6 54.6±2.1班別技能操作考試成績實驗總成績實驗班對照班實驗筆試成績25.3±2.3 22.4±1.8
其中,實驗筆試成績兩班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實驗結果分析,尤其是綜合分析能力(P<0.05)方面,實驗基本原理、實驗動物、信號采集系統(tǒng)的使用、實驗注意事項兩班無顯著性差異(P>0.05)。技能操作考試成績兩班在實驗態(tài)度、規(guī)范操作、團隊合作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在實驗技能、實驗結果及分析上實驗班明顯高于對照班(P<0.05),具體見表2。
表2 兩班技能操作考試各項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班技能操作考試各項評分比較(±s,分)
4.8±0.3 14.5±1.2 16.8±1.5 9.5±0.6 15.6±2.3 7.3±1.6 9.8±1.5評分標準對照班實驗態(tài)度(5分)實驗技能(20分)規(guī)范操作(20分)團隊合作(10分)實驗結果(20分)實驗報告(10分)合理分析(15分)實驗班4.7±0.1 17.6±0.3 16.5±0.7 9.6±0.3 18.4±1.5 9.6±0.3 13.6±0.8
實驗是生理學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生理學實驗不僅能驗證理論知識,還能達到培養(yǎng)、訓練、提高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目的[5],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現(xiàn)有的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生理學實驗表現(xiàn)出許多弊端,本研究通過整合生理學實驗,編寫新的實驗教學大綱,表現(xiàn)出如下優(yōu)勢。
3.1 在完成實驗任務的同時,節(jié)約大量實驗動物
通過比較兩班實驗動物消耗量發(fā)現(xiàn),整合后的實驗授課計劃在完成實驗任務的同時,能夠明顯節(jié)約實驗動物,降低實驗成本。
3.2 節(jié)約實驗學時,提高實驗課時間利用率
目前醫(yī)學普通大專學制一般為3年,其中包括1年的實習時間,因此,大部分學校壓縮了醫(yī)學基礎學科學時,對部分課程也進行整合,以保障學生臨床實習時間[6]。相應地,生理學教學學時也被壓縮,有些學校為保證理論課學時用實驗錄像代替實驗,更有甚者完全不開設實驗課,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7]。通過整合實驗內容,實施新實驗授課計劃,在完成實驗任務的同時,明顯減少實驗學時,提高實驗課時間利用率,避免了以往實驗課中時間的浪費。
3.3 訓練和提高學生實驗技能與綜合分析能力
實施新的實驗授課計劃能夠提高學生實驗課考試成績,主要表現(xiàn)在動手能力與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提高。傳統(tǒng)實驗課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內容簡單,且實驗中知識點單一,不符合當今高校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滿足醫(yī)學發(fā)展的要求。整合相關實驗項目后,我們將原有實驗項目分為3個部分:基礎實驗以訓練基本實驗技能為主,讓學生掌握生理學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學會主要生理學指標和技術的記錄、操作方法[8];綜合實驗為相關生理學實驗項目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尤其是綜合分析問題能力;人體生理學實驗使學生了解更多的與人體機能有關的知識,由動物實驗過渡到人體實驗,經(jīng)歷更多的與人體密切相關的實踐訓練,為后續(xù)臨床課程的學習做好鋪墊,并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整合后的新實驗授課計劃既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又有利于降低實驗成本,實現(xiàn)生理學實驗教學目的,適合高職高專實際情況。
4.1 提高實驗教師綜合素質
在整合后的新實驗授課計劃中,有些綜合性實驗在實驗操作與結果分析上有一定難度,因此,對實驗教師提出更高要求。實驗教師必須進行多次預實驗,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合理評估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對實驗中一些難以解釋的現(xiàn)象進行合理分析。
4.2 改善實驗條件
實驗室需要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與手術示教室,更新?lián)Q代實驗儀器,補充相關設備。
盡管我們對生理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過程還有待改進,需在今后的生理學實驗教學中不斷完善。
[1]姚泰.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2]李永格,李義芬,雷呈.同步記錄神經(jīng)干動作電位、骨骼肌電和機械活動的方法[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0,42(3):225-226.
[3]李永格.一種在家兔體內簡易模擬心電監(jiān)護的實驗方法[J].華夏醫(yī)學,2014,27(3):61-62.
[4]李育嫻,張介平,謝冬萍,等.人體生理學實驗教學的探索和體會[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2,41(4):188-189.
[5]朱崢嶸.高職院校醫(yī)學生理學實驗教學管理探討[J].鄖陽醫(yī)學院學報,2008,27(1):97-98.
[6]楊壯來.論高職高專涉外護理專業(yè)基礎醫(yī)學課程體系構建[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0(1):102-104.
[7]王建紅,劉海云.醫(yī)學機能學實驗課程建設與教學實踐[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2):126-127.
[8]善民,何顯教,晉玲,等.驗證性實驗也是培養(yǎng)學生操作和分析問題一種科學方法[J].生理學通訊,2005,24(8):52.
G424.31
B
1671-1246(2015)01-0098-03
注:本文系河南省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wjlx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