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若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成都611741)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口腔修復生產實訓中的應用
李君若
(成都鐵路衛生學校,四川成都611741)
口腔修復生產實訓是我??谇会t學技術專業一門集理論知識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訓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新課程,要求學生既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又學好相關理論知識。筆者在口腔修復生產實訓教學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解決了學生在見習中“學什么”“怎么學”和“為什么學”等問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興趣。
口腔修復生產實訓;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學思路
2011年5月,我校與成都精益齒科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合作建成校內義齒生產教學工廠,擁有義齒制作生產的全部設備,學生能夠在第一學年進入工廠進行義齒生產見習,第二學年進行義齒模擬生產實踐,第三學年進行頂崗實習。
我??谇会t學技術專業口腔修復生產實訓課程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設的一門集理論知識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訓于一體、實踐性很強的新課程,要求學生既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又學好相關理論知識。筆者在口腔醫學技術專業一年級口腔修復生產實訓課程中,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解決了學生在見習中“學什么”“怎么學”和“為什么學”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調動其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口腔修復生產實訓課程要求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在一年級第二學期每周到義齒加工廠進行義齒生產見習。該階段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在口腔專職教師帶領下,進入工廠見習,了解企業文化,熟悉工作環境,學會與人溝通。通過見習讓學生認識到學好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基礎學科(如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修復材料學等)理論知識的重要性,為固定義齒修復工藝技術、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等臨床醫學課程學習奠定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提高其對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的興趣。
我校口腔醫學技術專業學生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學習習慣差,不愿意獨立思考問題??谇会t學技術專業涉及的知識面非常廣,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比較多,且抽象難懂,學生容易重操作輕理論。一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期完成了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修復材料學等課程的學習,具備了牙體解剖及口腔修復材料學基礎知識,而與義齒生產相關的課程(如固定義齒修復工藝技術、口腔設備學、口腔疾病概要、口腔修復生產實訓等)在第二學期開設,因此如何引導學生在口腔修復生產見習中對義齒制作工序“看得懂”,解決見習中“學什么”“怎么學”“為什么學”問題以及如何把相關學科知識聯系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信心和興趣,是筆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任務驅動教學法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之上,它將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轉變為以探究或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完成一系列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培養學生探究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強調教學必須以學習者為中心,學習者主動探究或解決問題,在自主、協作環境中進行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1]。
筆者在口腔修復生產實訓教學中采用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整個義齒生產見習過程中,讓學生在強烈的完成任務與解決問題動機驅動下,積極主動地應用學習資源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式學習,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拓展眼界,開拓思維,激發學習動機,提高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興趣。
在口腔修復生產實訓中,教師根據學情設計學習任務,并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及學習基礎,將總任務分解成若干小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進入工廠車間見習。通過觀察車間環境、觀摩操作過程、與工人溝通學習等方法獨立完成任務,有困難時可進行小組合作,期間教師適時加以引導。見習結束后,教師評價任務完成情況,讓學生對任務完成過程及方法進行反思,并進行力所能及的拓展,舉一反三。任務驅動教學法要始終置學生于主動學習的境地,還學生以“學習的自由”,讓學生在探究中獨立思考,激發學習動機,實施過程如下。
(1)呈現學習任務(學什么):教師根據義齒制作工藝流程設計好課程任務、實施方案,向學生呈現任務,提出完成任務的要求并給出必要的提示。
(2)分解細化任務(學什么):學生接受任務,復習相關理論知識,查閱相關資料,分析完成任務的方法、步驟、工具和注意事項。
(3)引導完成任務(怎么學):見習中,學生獨立或小組合作解決問題,交流見習心得體會,教師根據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適當的引導。
(4)主導評價任務(怎么學):補缺、補漏、糾正錯誤,教師對學生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點評。
(5)總結升華任務(為什么學):討論在各工序操作過程中用到的理論知識以及當前所學知識不能解決的問題、還需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理論知識的熱情,提高學習興趣。
以口腔修復生產實訓課程中制作烤瓷熔附金屬全冠的第一個工藝步驟——可卸式代型制作為例,說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操作流程,具體見圖1、表1。

表1 “可卸式代型制作”內容學習任務分解
5.1 任務設置要符合學生認知水平,要有明確的目標
學習任務要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使學生通過自主或合作學習獲得成長[2]。因此,設置任務時必須考慮學生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要有一定梯度,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原則。教師在把握總體教學目標基礎上,要將總體目標有機分解成若干小目標,并把每一個小目標細化成若干個容易完成和掌握的任務,落實到關鍵環節中,并通過總的目標來實現。

圖1 “可卸式代型制作”內容任務驅動教學法操作流程
5.2 任務設計要有層次性
在指導完成任務時,要盡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層啟發,使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從完成任務過程中獲取更多的感悟;弱化難點,使基礎薄弱學生通過努力思考與動手實踐也能順利完成任務。
5.3 任務應兼具探究性與延續性
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是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同化新知識,并構建自己的意義的過程。因此,設計的任務要有探究性,讓學生感到學習是有目的、有意義的。同時,任務設置要考慮知識的延續性,使學生思考的問題不能止于課本內容,特別對能力較強的學生要適當拓展,讓他們有后續學習的欲望與空間。
綜上所述,在口腔修復生產實訓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工作任務為驅動,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自己在工廠的見習進一步理解教材上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使學生能觸類旁通、以點帶面、以舊帶新。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合作意識,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學習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興趣,激發對專業知識學習的動力。
[1]戴士宏.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薛紅霞.問題設計中常見的不恰當現象及有效問題設計的原則[J].中國數學教育:初中版,2010(3):8-10.
G424.1
B
1671-1246(2015)01-0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