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輝
摘 要:人才培養(yǎng)是當今社會教育發(fā)展的主題。從小學德育生活化教育實質意義的角度入手,針對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榜樣教學的現狀,以及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榜樣教學的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德育;生活化
隨著生活化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小學德育從根本上擺脫了教材內容的束縛,彌補了教育內容過于空洞的問題,從現代小學生心理思想層面出發(fā),結合日常生活實例,豐富了小學德育教學的內容,遵循了教育源于生活原則的同時,實現了教育高于生活的目標,并以多維度的形式展現了德育文化的魅力,突出了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合理性。
一、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榜樣教學的現狀分析
時代的進步促進了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傳統的小學德育教育方式在實踐應用過程中,逐漸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要主張德育源于生活,提倡德育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完美結合,并要求現代小學德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鼓勵小學德育教師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從目前我國小學德育生活化教育現狀看,普遍存在生活與德育教育脫離的現象,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教學和情感教學,忽視了實踐教學的價值意義,對具體道德行為的研究不夠深入。在授課過程中,缺少對具體形象實例的講解,致使學生對于道德行為的了解過于空洞,沒有從根本上形成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為了提高小學德育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從自身出發(fā),對“行”的實質性理念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此同時,做到以身作則,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多講解榜樣教學的例子,鼓勵學生向先進思想榜樣人物學習,追求良好的行為品德。
二、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中榜樣教學的策略研究
1.增強德育生活化教育意識
德育相關概念的形成與日常生產生活有著緊密的關系,從目前我國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現狀看,教師對德育生活化教育有一定的理解,但是總體上重視程度不高,所以開展德育生活化教育的積極性不高。為了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小學德育的有效性,作為小學德育教師,應該提高生活化教育的意識,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對歷史演變過程中的各種因素進行準確的定義與分析,摸索德育教育模式的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現代社會的教育特色,在現有德育教學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并圍繞“心有榜樣”開展德育活動,進而實現提高小學生互動能力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目標。
2.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階段,良好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還能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所以在實際的德育過程中,教師要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從學習方面、習慣方面和勞動方面三個角度入手,將榜樣教育實例與德育理論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德育知識的內涵。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以經典的英雄人物為例,比如參加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的閱兵軍官們,組織學生觀看閱兵儀式,講述標志性人物的生平事跡,宣揚閱兵軍官們熱愛祖國,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忘我精神,教育學生向英雄人物看齊,通過榜樣信念的力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提高學生判斷正誤的能力,并讓學生以英雄人物為榜樣檢點自己的日常行為。
3.在行為習慣中落實榜樣作用
小學生道德價值觀和正確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性的工程,主要原因是小學生性格天真,沒有形成具體的道德價值觀,所以不能準確地劃分對與錯的界限,要想加強改進未成年人的道德思想,就應該充分肯定小學德育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性,以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開展德育生活化教學活動。在實際授課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榜樣教學的力量,建設標志性人物事跡分享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英雄人物身上看見道德的閃光點,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識。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這個性格特點,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以自己作為講解具體知識的實例,指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對錯,拉近師生間距離的同時,簡化德育相關知識,提高德育知識的說服性,讓德育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能夠發(fā)現,德育生活化教學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方式,提倡將德育知識融入生活中,以“心有榜樣”為開展德育生活化教學的基本,從現代小學生性格文化特點入手,將教師德行作為具體的實踐標桿,從根本上彌補了傳統小學德育教學中的不足,為今后的德育教學活動指引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推廣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肖克.上海市部分小學中、高年級《體育與健身》課田徑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9.
編輯 韓 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