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旭?李麗荷
摘 要: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的實施給財務工作帶來了全新的平臺,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財務與黨校事業發展的橫向不斷拓寬、縱向逐漸深入,財務工作的難度和強度也逐步增大。椒江區委黨校在實施財政一體化操作過程中,為適應黨校事業的發展和外部環境變化的需要,建立財務基礎工作常態化管理機制,促進會計基礎工作與黨校后勤管理和服務進一步融合,不斷提高財務信息質量,為確保教學、科研活動的高效有序運轉提供重要的保障。
關鍵詞:黨校;財務工作;延伸管理
1 財務工作管理目標
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對黨校財務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努力促使財務工作在現代化、科學化進程中發揮參謀作用,加強財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財務工作的管理目標也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拓寬,現階段其管理目標主要為:
1.1 傳統的財務基礎工作仍需不斷完善和提升
傳統的會計基礎工作包括會計部門設置、會計人員配備、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會計工作交接、會計檔案管理、會計報銷編制、編制財務報表以及會計監督與管理制度等。
1.2 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下財務工作是全員參與的工作
在國庫集中支付應用過程中,對發生的業務報銷提出了高標準、高要求,如何收集原始資料、如何審核,如何申請支付等需要各科室共同參與。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才能保證會計工作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延續性。
1.3 不斷完善財務管理制度,構建財務管理閉環體系
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是會計工作質量的基礎,良好的執行力是會計基礎工作質量的保障。黨校財務工作實施了精細化管理常態化、精細化操作簡易化、精細化數據透明化、精細化標準先進化的工作方式,由預算編制和指標管理、用款計劃管理、國庫支付、會計核算、決算管理、收入管理、績效管理、監督管理、風險防控管理等系統組成,所有系統之間建立數據及時交換機制,實行一體化運行,并構建以預算編制為源頭,形成“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會計核算---決算---預算編制”的財務管理閉環體系。
1.4 加強財務—業務協同作業,提升財務管控能力
在一體化運行下,財務工作效率得到很大提升,財務人員需不斷提升與業務科室協同作業能力,前移財務管控節點,確保新系統下的財務信息質量。
2 加強財務工作延伸管理的主要方法
堅持以制度建設和執行為導向,構建管理閉環制度體系;加強財務管理創新,多樣化提升會計基礎工作質量;堅持以人為本,加強財務文化建設,打造優秀專業財務團隊,為提升財務工作質量提供保障。
2.1 持續完善財務管理制度
堅持以制度建設和執行為導向。構建閉環財務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務實財務基礎工作,推進業務管理制度化、標準化、精細化。
1、財務管理制度建設情況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導向,將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作為工作重點,緊跟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步伐,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共制定和修訂了涵蓋資產、資金、預算等方面的主要相關制度規范。不僅進一步明確了各項業務流程,同時有利于健全“靠制度管理,按程序辦事”的工作機制,為黨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確保財務管理 制度先進性,建立閉環管理制度體系
為保證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執行效果,在制度建設和落實執行方面,我校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求真務實,注重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具體制度的制定過程中,加強業務流程的相互牽制和監督功能,通過業務職能歸口管理、不相容業務權限分設、流程分級審核等措施,增強科室間相互監督的效果。
(2)加強溝通和交流,強化制度執行力。制度出臺前積極與各科室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其中的需求和困難,在堅持剛性管控原則前提下進行優化調整。同時向他們宣傳財務管理的新動態、新理念。制度文件下發后,主動向相關科室分發解釋、說明文件,有助于制度內容貼近實際,有利于新制度執行到位。
(3)學習與考核并重,確保制度實施效果。新制度出臺后配合必要的宣傳,營造良好外部氛圍,同時在內部開展專項學習,讓財務人員充分掌握文件要領。嚴格制定考核標準納入考核,形成“管理有要求,責任有考核”的閉環管理。
2.2 提升會計基礎管理水平的創新措施
為不斷促進提升會計基礎工作管理水平,實行會計基礎工作動態管理,積極研究創新措施。主要體現在以下各個方面:
1、加強財務工作的日常管理
(1)規范原始憑證的填寫與審核
1.制訂《黨校報銷管理辦法》,對報銷單據填寫、教職工借款及報銷費用填寫、付款時需付相關文件要求等進行明確規定。
2.優化報銷原始憑證審核信息。明確科室對不同業務原始憑證需附加的信息,如干部培訓報銷費用時除了提供原始發票外,還應提供培訓通知、實際參訓人員簽到冊,外出培訓的還需提供委托培訓合同等。
3.建立崗位責任制。明確責任財務人員在原始憑證審核過程中相應職責。
4.強化基礎信息錄入準確性。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指導,提高業務與會計科目一致性。
(2)提高財務核算的準確性
1.修訂《財務報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各科室、各崗位職責,規范財務報表編制,確保財務報表及時性、完整性、準確性,充分發揮財務報表在黨校開展工作中的決策支持作用。
2.加強財務與業務緊密銜接,結合財務報銷規定和審計要求,在業務發生前明確其用款計劃以及發生后需提供的資料,實現財務、業務的無縫銜接,并規范賬務處理的時間規定要求,順利實現“快捷式”財務快報,進一步提升日常財務工作標準化、規范化水平。
3.落實“以防為主”的工作要求,嚴格執行財政業務審核規范要求,加強會計政策的宣貫、學習、執行,按月通報財務工作規范情況,并跟蹤整改完成情況。
2、財務工作每月通報,強化“三級稽核”制度
設立財務監督小組有重點、有步驟的開展對憑證編制規范性、原始憑證和簽章等抽查、專項檢查,每月進行總結通報,對發現的問題的全面梳理并在例會上進行點評,會后匯總整理,形成財務日常稽核通報記錄,詳細記錄存在的問題、整改建議及整改完成情況,明確責任人及整改完成時間。深化三級稽核方式,強化會計日常報銷憑證審核,對憑證報銷及時性、規范性、準確性等進行稽核,,查找薄弱環節,通過憑證審核、崗位稽核以及財務負責人抽查,確保“三級稽核”高效。
3、編制財務規范相關簡易說明,加快財務規范向業務前端延伸
會計基礎規范相關簡易說明分別面向財務人員及經辦人員,內容涵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預算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以及與日常業務報銷處理密切相關的制度規定。通過編制簡易說明方便財務人員與業務經辦人員全面、及時、方便的了解規范內容以及報銷需準備提供的相關資料,為財務人員審核提供了方便,也成為經辦人員學習了解財務規范的良好載體。
4、崗位管理、團隊建設、創優工作“三位一體”,協同發展
將崗位管理、團隊建設、創優工作有機結合,確立“三位一體”管理模式,不僅全面、優質、高效的完成了全年各項財務工作,同時還豐富了財務文化內涵:以財務崗位工作為主體,圍繞財務集約化深化應用,夯實業務基礎,提升信息化水平,從而帶動其它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創優工作”和“團隊建設”為兩翼,通過跨行業、跨專業學習,創建學習型科室,“傳幫帶”促可持續發展等活動,實現管理、創優、隊伍建設相互促進,穿插滲透,協同推進。
參考文獻
[1]周暉.加強會計基礎規范化管理的思考[J].財務與會計.2015.02
[2]劉春麗.高校會計基礎工作精細化管理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3(17)
[3]張馳.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高等院校實行的問題和建議[J].財務與金融.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