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嵐
摘 要: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人這一要素在企事業單位生產與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越加凸顯。企業要做大做強,都力求將全世界的資源為我所用,以一定的投入成本實現產出的最大化。在這些人、財、物的資源中,哪個因素起決定性作用?顯然,人是第一位的。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全球化經濟競爭最大的挑戰就是全球化人力資源的競爭。因此,從強調對物的管理轉向重視對人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明顯變化,把“人”作為一種使組織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特殊資源加以發掘和科學管理的主張,已成為當代管理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重點討論的是事業單位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關鍵詞: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當代管理思想
1 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1、人力資源管理的含義
通常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在經濟學與人本思想指導下,通過招聘、甄選、培訓、報酬等管理形式對組織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保證組織目標實現與成員發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就是預測組織人力資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并進行有效組織、考核績效支付報酬并進行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以便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的全過程。
2、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
學術界一般把人力資源管理分八大模塊或者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詮釋人力資源管理六大模塊核心思想所在,幫助企業主掌握員工管理及人力資源管理的本質。
3、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任務
人力資源管理的任務主要是吸引、激勵、開發人才為企業所用。具體說就是指把組織所需的人力資源吸引到企業組織中來,將他們保留在企業組織之內,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并開發他們的潛能,從而獲得人力資源的高效率的利用。
4、人力資源管理的特征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本職能,其特征主要表現在:在管理理念上,認為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經過開發的人力資源可以升值增值,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利潤。在管理內容上,重點是開發人的潛能,激發人的活力,使員工能積極、主動、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在管理形式上,強調整體開發,要根據企業目標和個人狀況,為其做好職業生涯設計,不斷培訓,不斷調整職位,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在管理方式上,采取人性化管理,考慮人的情感、自尊與價值。在管理手段上,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等方面均由計算機自動生成結果,及時準確地提供決策依據。在管理層次上,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處于決策層,直接參與企業的計劃與決策。
2 當前企事業單位中的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首先,進入改革開放的大發展時期后,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條件,中國的事業單位體制同樣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從人力資源管理現狀來看,改革的深度還沒有觸及管理制度的根本, 管理水平仍處在計劃經濟時代。有很多事業單位人力資源職能僅限于工資分配、員工分配、晉升、培訓等,沒有將事業單位的發展戰略和員工進行統一的統籌規劃,也沒有對員工的選擇、任命和激勵制度按照國家政策要求進行規范,以便發揮人力資源最大潛力。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有效的人事分配方法,難以形成人員流動優化配置的合理機制。此外,事業單位中普遍存在因人設崗和情大于法的現象。“單位人”、“官本位”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單位作為個人安身立命的依托”、工作人員一律享受“國家職工”的身份等等,這些觀念在事業單位仍在延續,導致現代人事管理中的崗位管理、聘用管理和“社會人”的制度難以實施,事業單位活力、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其次、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目前,事業單位激勵機制主要通過考核評估、行政職務管理、員工獎懲、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管理等方面構成。但是,激勵機制面對單位所有員工,缺乏針對不同層次人員的分類評價體系。實際考核評價結果不是很好。突出表現在單純依靠行政職務晉升激勵中低層次管理人員很難有效調動其積極性;在薪酬保障機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現有的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制度并沒有實現其應有的保障功能;目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國家的工資制度進行工資分配,主要根據員工的職稱和等級來確定收入水平,而聘用制員工則按合同協議由單位自籌資金解決,在這種情況下,工資支付往往不能反映員工業績和工作崗位差異,從而不能有效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事業單位目前的激勵中存在平均主義傾向,雖然實行了績效考核等激勵,但是由于考核制度方面的缺陷,工作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缺乏工作熱情。
再次,績效考核體系不健全??冃Э己梭w系是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工資分配、職稱考核和后備人才培養提供了重要的基礎信息,而且也在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方面發揮了強大作用。根據實際調查數據顯示,約有50%的員工不滿意目前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與實施效果。究其原因,首先是在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人才評價標準上沒有加以詳細區分,在總體上全部采用“德、能、勤、績、廉”這些籠統的評語,沒有一個明確可以量化的業績指標來加以評價,造成實際操作中的困難;其次,績效考核體系沒有具體分析不同工作性質及職務內容,設定統一的考核標準;第三,業績評估結果往往走過場,并沒有與工資分配、職位變動和業績獎勵相協調。
3 建立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新體制
任何一個管理體制都是在不斷變革中逐步完善起來的,只有適用、適應,沒有完美無缺。盡管人力資源管理在發達國家已有成功的模式,但不能照搬照抄,必須積極探索適合我國國情、適合本企業實際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
1、引入競爭體制。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是在競爭和雇用制基礎上來確定企業和員工的合作關系。企業穩定發展主要依賴于與員工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通過競爭和雇用制的建立,使員工感覺到市場的壓力,才會有創新創造的動力,使其處于被激活狀態。
2、建立公正合理的價值分配體系。價值分配體系是企業發展的內在推動力。一是激勵體制的價值分配,使個人處于激勵激活狀態。二是運用多種價格分配形式,給員工提供不同的競爭“跑道”和動力源。如薪金分配上的固定工薪制、年薪制、股權分配及轉讓制、獎金分配制、職務崗位津貼制、崗位調整機會、職稱評定和職務升遷等,形成個人自身價值與企業價值實現的有機集合,個人榮辱與企業興衰相統一的價值分配機制。
3、建立公正合理的價值評價體系。要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公認原則,即公司領導決策層公認的原則和員工認同的原則。二是吸引人才原則,能夠長久地吸引有事業心、責任感的人才加盟自己的企業。同時,還要傳遞企業方針、目標和任務的載體,作為價值分配的依據。這樣就能牽引、約束員工按規程辦事。所以,價值評價體系既是價值分配體系的基礎和依據,也是企業牽引和約束員工的機制。
4、建立“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體系?!耙匀藶楸尽钡墓芾硇枰椭C健全的企業文化體系。它是對“人性”需求作合理的調動與利用。一個人除了基本生活需求以外,總是希望自己活得更有價值,自己的工作更有意義,在人的天性中不僅僅只是對錢的追求,還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認可,希望得到他人的贊許,需要有成就感,需要有一個能展示自我價值的平臺,包括工作團隊和工作環境,在一定意義上這些可能比增加薪酬還要被人看重。
所以,改變傳統人事管理觀念,加強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的研究,實現中國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是我們贏得生存和發展空間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