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在線旅行社也迅速發展起來,不斷蠶食著傳統旅行社的市場份額;傳統大型旅行社面對著在線旅行社強有力的競爭。本文在分析傳統大型旅行社存在的劣勢和優勢的基礎上,提出了傳統大型旅行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轉型升級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傳統大型旅行社;在線旅行社;融合
1 旅游市場的變化呼喚傳統旅行社轉型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現如今的旅游行業產生了巨大改變,在線旅行社(Online Travel Agency簡稱 OTA)也跟著移動互聯網的風起云涌逐步呈現在世人面前,尤其近幾年以來,“在線旅游”常常在不經意間就登上了各家媒體的頭條,這種格局進而影響到傳統大型旅行社的業務發展。傳統大型旅行社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傳統大型旅行社如何轉型升級,成了業內人士普遍關注的焦點。與新興的在線旅游運營商相比,傳統大型旅行社的競爭劣勢很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運營成本的上漲,經營模式的僵化,宣傳效果不理想。
2 傳統旅行社實現轉型的基礎
雖然傳統大型旅行社面對著新興OTA強有力的競爭,但經過30多年的發展,傳統大型旅行社也形成了一些優勢:
(一)對市場資源的掌控
傳統大型旅行社能夠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優惠。它是旅游產業鏈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與產業鏈上游的交通渠道和下游的地接社、旅游目的地酒店等供應商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借助這些關系,旅行社往往能夠在機票價格和酒店價格等方面獲得價格的優勢。此外,傳統大型旅行社還在線下銷售渠道方面具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二)品牌力量
傳統大型旅行社與新興的挑戰對手相比,在其市場范圍內擁有更高的品牌認知度,通過前幾十年發展積累下來的良好口碑和資源為其在市場競爭中奠定了堅實的品牌信任度,樹立了信賴的品牌形象。
(三)人才優勢
傳統大型旅行社的旅游人才資源較在線旅游運營商更為雄厚,而旅游產品的關鍵還是人,包括線路設計、操作、銷售等方面的人才是傳統旅行社在市場競爭中最重要的資本之一。
3 傳統大型旅行社轉型策略
(一)轉型策略
在面對OTA對傳統旅游模式的強勁沖擊下,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傳統大型旅行社的優勢在于服務,在旅游產品售賣完成后,傳統大型旅行社能夠憑借多年的產品操作經驗,快捷、妥善、及時的處理旅途中各種糾紛或意外,相對有利地把控旅游的各個環節。同時旅游消費市場正在發生明顯變化,旅行社的服務內容也隨之轉型升級,從原來的主導消費轉變為服務消費,更加重視質量和品牌的同時拓寬服務范圍。
旅行社的未來發展之路,線上與線下整合才是王道。傳統大型旅行社應該抓緊“互聯網+”時代,整合資源(根據加目標市場的不同需求,研發、設計精細化旅游產品),加強線上建設,向專業性旅行社方形發展,加大線上攬客量,進一步提升線下服務質量,提高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為贏得回頭客奠定基礎。
(二)轉型的措施
實際上,傳統大型旅行社在“互聯網+”時代也并不甘于示弱,迫切發力布局線上謀求轉型。總而言之,傳統大型旅行社的生存壓力主要來自互聯網渠道,因為客流更多轉移到了線上,門市冷清,同時消費升級,產品需要隨之升級,這也是線上、線下企業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
1.打造特色產品
旅游市場面臨著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旅游產品面臨著惡性的低價競爭。針對目前大多數旅游產品單一化、雷同化的現象,傳統大型旅行社應以市場需求的新趨勢為導向,在此基礎上進行比較充分的市場調查和分析,重新細分旅游市場,設計差異化的旅游產品,進行網絡銷售,實行差異化的經營,滿足不同層次的旅游者的需求。例如,中國國旅(江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針對國內不同消費層次的旅游者在自己的官網推出了臺灣跟團游和自由行兩種旅游方式,其中跟團臺灣八日游分為惠享(3200元)、樂享(5680元)、尊享(6780元)、鼎享(8980元)四種;臺灣自由行分為臺北花蓮半自助6日(4999元)、當臺灣遇見澳門半自助6日(3999元)、臺灣自由行3天2夜(2980元)、臺北清境半自助6日(4999元)、跨年臺灣自由行6日(含一晚五星住宿,3999元)、跨年臺北清境日月潭半自助5日(5999元)。這些不同層次的旅游線路自推出以來,就受到旅游市場的廣泛歡迎,網上銷售情況火爆。
2.積極拓展線上渠道,謀求互聯網轉型
在當今移動互聯網時代,國旅、中旅、中青旅等大型傳統旅行社實際上很希望通過信息化打通管理系統,但實踐起來卻是很復雜的事情,很多時候旅行社總部會因為難度大,耗費資金等原因而沒有動力去整合全國幾千家門店。與此同時,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成為旅游行業的整體發展趨勢,不論是眾信、凱撒等傳統旅游企業向線上拓展,還是攜程、途牛、同程等在線旅游企業積極布局線下門店,都是為了適應行業融合發展的大趨勢。
傳統大型旅行社可借助第三方平臺實現平臺互聯網化。借助第三方平臺可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服務于旅游前端市場(專注于旅行社、組團社的信息化建設),像八爪魚,欣旅通等。第二種服務于旅游后端市場(即游客到達地接社之后致力于幫助地接社管理“食、住、行、游、購、娛”等六元素的信息化系統建設,例如火柴頭。火柴頭專注于旅游后市場(渠道把游客交給地接社后,地接社接到客人后要干的事情)即地接社資源交易服務平臺。主要從四方面改變傳統地接社:幫助旅行社把傳統人工的操作模式變成系統,用系統辦公直接升級,導游用APP,ERP。改變旅行社的預訂方式,放棄之前的傳真電話,直接在系統內預訂資源。改變旅行社支付方式,所有現金通過系統直接實現支付。改變旅行社的服務方式,用戶APP鏈接導游、游客。
然而隨著傳統大型旅行社紛紛發力自建管理系統,行業內類似于八爪魚、欣旅通專注服務于前段市場的企業命運則備受危機,相對于一些地方性小旅行社則成為他們主要的用戶群。
2014年9月,中青旅向遨游網投入3億元人民幣,沿襲平臺化、網絡化、移動化發展戰略,支持遨游網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全方位服務的功能型O2O旅游平臺,遨游網也將圍繞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需求和交互行為變化,做到“產品豐富度高、線上線下服務人性化與智能化、打造良好的PC和移動端的用戶體驗。2015年6月港中旅集團宣布,將旗下的中旅總社與芒果網合并,標志著港中旅集團在線上線下(旅游O2O)的融合上跨越實質性的一步。雙方合并后,最大看點將在于線上線下資源和網絡的融合。
4.加強線下服務和體驗
一般而言,游客通過平臺進行產品購買只是加快了旅游產品的交易速度,而旅游的核心價值和旅游的質量高低最終還是要取決于由傳統旅行社實際提供的各項服務和體驗。對旅游企業來說,優質的服務是保證產品研發思路得以貫徹實現的前提和基礎,是旅游品牌的核心內容。O2O的發展模式(從線上到線下)才更適合互聯網時代下的目標群體。一方面傳統大型旅行社要積極向資源方靠攏,比如在景區、酒店、包機等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把握住自身的優勢,為游客提供優質的體驗和服務。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促使旅游行業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將會成為一種趨勢。旅游企業和OTA并不是純粹的競爭關系,而是競合關系,傳統大型旅行社生產銷售模式與現代電子商務模式結合,是促成雙方合作和轉型的機遇,更是傳統大型旅行社不斷尋找新的營銷方式的最佳途徑。
參考文獻
[1]趙旭.淺議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旅行社的的轉型策略[J].企業管理.2014(28)。
[2]孫蘇蘇.中國旅行社電子商務發展的SWOT分析與對策研究[J].電子商務,2012(1)。
[3]丁厚光.傳統旅行社的營銷模式轉型研究[J].財經研究,2014(9)。
作者簡介
孔德鴻(1982-),福建龍巖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