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會展業可以促進區域經濟高效、快速、低成本發展,由此被普遍看成新型產業形態,而受到各地重視和扶持。以義博會為龍頭的每年近80個專業展會的義烏會展業規模,對地區經濟貢獻度日益加深。如何拓展義烏會展業,就成為眾所關注的大問題。
關鍵詞:會展;義博會;拓展品牌
1 義烏會展業現狀
1.1 優勢
1、會展規模和會展機構。
義烏會展業規模逐年擴大,并已積累了十多年的辦展經驗。形成了以綜合性的義博會為核心,各種專業性展會逐年增加、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如已成功舉辦了多個多層次、多品牌的展會。
2006年成立了由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五金家電行業協會、玩具行業協會等41家會員單位組成的義烏市會展業聯合會。會展資源得到初步整合,會展經濟進一步得到提升。作為專門承辦“義博會”和管理會展的組織—義烏會展中心,設有綜合、拓展、工程、安保、以及展覽信息、咨詢、設計、施工等部門。
2、區位優勢明顯。
義烏交通便利,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將義烏轉變為一個浙江中部的網絡樞紐中心。義烏市對外交通目前以公路和鐵路為主體框架。公路主要由杭金衢高速公路、金甬高速公路、S03、S37、S20省道構成主框架,浙贛鐵路電氣化新線2006年建成通車。航空運輸依托義烏機場。義烏機場每周航班達57個是全國第二個縣(市)中型航空港。場站建設不斷完善。
3、經濟基礎良好。
義烏市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城市競爭力列為浙江省縣級市首位,2014年義烏實體經濟發展良好,投資出口平穩增長。在全國百強縣市排名中綜合實力躍居第8位。
義烏被聯合國和世界銀行譽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市場的商品已出口到世界212個國家和地區,境外企業經批準在義烏設立辦事處615家,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外商常駐義烏,外貿出口量超過內貿交易量,初步形成功能齊全的國際貿易平臺。
4、便利的配套設施。
目前, 義烏與全國 140 余個大中城市有聯托運業務往來。高度發達的市場體系、靈活的辦公機制、蓬勃發展的民營企業等為義烏市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持。一個集運輸、配送、倉儲、包裝、信息服務、商品展示、電子商務、口岸報關報檢等功能為一體的具備內陸口岸功能的國際物流中心已具雛形。與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經濟圈緊密結合。
1.2 存在問題
1、知名度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夠。
品牌是會展業發展的靈魂, 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 義烏會展業除“義博會”具有一定的品牌, 已具有較高的國際國內知名度外, 其余各專業展會與其它展覽中心城市上海、廣州、深圳等相比較,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品牌展會在一定區域內不具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大的影響力,很多品牌展會得不到業界的肯定和認可。二是沒有較好的規模成效。三是權威性較弱。品牌展會前瞻性和預見性不強,沒有明確的市場和專業觀眾,因此, 要強化品牌意識, 培育各類特色展會。對具備獨立辦展條件的“義博會”的行業展區加以引導、培育, 適時與“義博會”分離, 開拓新的品牌展覽, 實現會展產品創新。
2、專業隊伍和高素質人才缺乏。
義烏會展中心雖已初具規模,但是專業隊伍和高素質人才缺乏,無論是展覽組織者、展覽管理者、布展施工人員還是為展覽提供其他服務的人員,目前的總體素質不高。義烏會展業和旅游業的聯動發展,需要專業的企業和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操作運營。義烏會展業迅速發展,但高素質的會展專業人才缺口較大。目前義烏缺少專業的會展組織和接待服務隊伍,很難滿足會展的特殊要求。同時精通會展業和旅游業的高級人才更是鳳毛麟角,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義烏會展旅游健康快速發展的瓶頸。
3、義烏會展業的進一步開拓缺乏新思路。
對于需要參加展會的企業來說,以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好的會展效果,是其參展所普遍追求的目標。現在每年舉辦的國內外展會多如牛毛,展會的吸引力取決于專業性、知名度、規模和區位條件等。而義烏會展業在這些方面的進一步開拓還缺乏戰略思路和得力措施。
2 開拓義烏會展業的思路與對策
2.1 努力提升會展的層次, 創立獨具特色的會展品牌
首先在將“義博會”打造成具有義烏特色的國際會展品牌的基礎上, 對具備獨立辦展條件的“義博會”的行業展區加以引導、培育, 適時與“義博會”分離, 開拓新的品牌展覽, 實現會展產品創新。其次是要加大會展市場研究, 圍繞小商品市場重點發展專業展會, 有重點、有計劃地培育幾個有競爭力的會展, 使其逐步走向專業化、國際化, 從而帶動整個會展業的進步。第三是引導企業樹立精品意識, 提高展會的質量。一方面要注重展會內容, 力求吸引行業內的品牌企業、名牌產品參展展示;另一方面要注重展會展品分類, 使展區劃分更有利于采購商參觀采購。
2.2 大力培育和引進專業商貿會展人才。
1、培養引進高端專業人才,提高會展舉辦水準。
人才是會展業發展的保證,不僅企業必須擁有策劃、組織會展的專業人才,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領導也要學習并熟悉會展業運營與發展規律,成為指導行業發展的行家里手。可有計劃地和國際知名會展企業合作,外派人員到國外進修、留學。甚至可以從海外引進精通會展業務,熟悉義烏本地情況的高級管理人才,從他們當中學習先進的會展旅游管理經驗。今后要著力用市場、品牌、企業吸引人才,使人才自發地匯聚到義烏。
2、加強商貿會展專業人才培訓和交流。
充分利用現有的各級教育機構,加強對商品流通、會展專業人才的培訓,并采取在展覽企業建立實習基地等措施,提高會展人才培訓的效率。并且建設會展人才資源庫,吸納國內外會展、外語、設計、服務等專業人才,與會展企業建立互惠合作關系。可以依托行業協會,定期聘請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經營管理、服務理念方面的培訓。
2.3 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機構,加強會議展覽的招徠、管理、接待工作
義烏應參考世界上會展旅游發達的國家和城市設置相應的會展主管機構。成立全國性的展覽業聯合總會,總會依據展覽法制定行規,統籌出來和來展的規劃,調研,實施和監督檢查。在明確綜合展與專業展舉辦界限的前提下協助政府發揮旗艦的聚合作用。鼓勵義烏企業到境外參加知名國際展,政府或總會在經濟上政策上給予支持。
2.4 加強同類同行的跨地域協作,引進國際先進理念
目前義烏會展企業少、規模小、實力弱,當地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扶持合法經營、項目前景良好的優秀企業。鼓勵他們做強、做大、做好,擴大會展企業規模,提升辦展能力。另外加強與“國際展覽局”、“國際展覽業聯盟”和我國香港、新加坡、德國等國家和地區會展機構的協作,吸引和鼓勵他們在義烏設立機構,攬會辦展,激活市場。引進境外知名的專業展覽公司到義烏開展會展業務,引進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帶進一流的會展專業人才。
2.5 拓展“義博會”品牌
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和發展,“義博會”已成為中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博覽會。要抓住“義博會”已形成的品牌效應,積極總結義博會“迪拜展”的經驗,通過加強與國際展覽聯盟(UFI)、國際大會與會議協會(ICCA)等國際會展組織合作,與境內外知名展覽機構和配套服務企業的聯系與交流,建立與完善義博會的國際營銷和宣傳網絡,推動義博會“走出去”舉辦海外展。義博會海外展拓展的重點,除了中東地區的阿聯酋外,還可考慮到義烏市場商品主要出口地,以拓展義烏商品的海外市場
參考文獻
[1]龔孔屏.義烏市會展業與國內典型城市比較分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1(08)
[2]張杰麗.義烏會展營銷策略探析[J].商業經濟,2011(22)
作者簡介
葛欣欣(1984-),女,碩士,漢族,講師。研究方向:會展旅游、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