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君
摘 要:圖書館服務質量是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核心,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不僅反映出圖書館的服務水平,而且對圖書館的社會地位與整體形象有著重大影響。創新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措施如下:轉變圖書館管理模式;拓寬圖書館的服務范圍;轉變圖書館服務方式;實行責任負責制;建立服務質量評價系統。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質量;對策探析
在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下,創新圖書館服務質量不僅可以滿足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的需求,而且可以使他們對圖書館產生一種歸屬感與認同感。創新圖書館服務質量有利于公平地為讀者提供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機會,為讀者學習知識提供了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這不僅使讀者的文化權益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促進知識型社會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有利于圖書館的持續發展。由此可見,創新圖書館服務質量是一項必要的工作,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1 轉變圖書館管理模式
由于圖書館的創建、發展一直在政府的管理下,服務質量的管理模式受到計劃經濟與傳統體制的影響,因此目前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還主要針對物質資源管理,這種管理模式以館內的書籍報刊等文獻為管理對象,這不利于提高圖書館書籍文獻的利用率,不利于圖書館的持續發展。因此圖書館應該轉變以物為主管理模式,充分調動圖書館的資源力量,開拓創新思維,根據社會需要創建新的管理模式,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與社會影響力。首先,圖書館應該轉變管理思想。圖書館可以組織員工到一些著名的圖書館進行參觀,學習其先進的管理模式,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加以借鑒。圖書館還可以組織社會調查活動,咨詢社會大眾對圖書館的改進意見,了解社會對知識信息的需求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管理模式,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優化管理方法。另外,圖書館應該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要求圖書館管理工作以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為管理對象,針對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與讀者的需求進行管理。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滿足讀者的需求,提高圖書館管理效能。
2 拓寬圖書館的服務范圍
傳統圖書館的創立主要是為了滿足政府部門、研究人員、技術人員的需求,主要是為社會提供服務,服務對象較為單一。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服務對象較為廣泛,在圖書館信息資料方面不僅僅是書籍文獻,還建立了電子數據庫,圖書館信息服務逐步網絡化、電子化。在這一背景下,圖書館必須拓寬服務范圍,才能夠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這就需要圖書館明確發展目標,轉變服務觀念,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率與工作效率,滿足讀者的需求。另外,圖書館工作人員還應該樹立服務意識,及時給讀者提供幫助,幫助讀者快速找到資料。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加強圖書館電子數據庫建設,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最后,圖書館應該立足社會需求與發展狀況,加強圖書館建設,充分利用館內一切資源來拓寬圖書館的服務范圍,提高圖書館的競爭力與影響力,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圖書館要能夠充分開發數字資源,建立電子閱覽室,為讀者提供上網查閱服務。根據調查顯示,讀者除了對實體書籍有需求外,對電子書籍也有一定需求。開發數字資源有利于滿足讀者在線查閱信息、下載電子書籍的需要,這就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復合型人才隊伍是圖書館提高服務質量、制定發展戰略的重要保障。
3 轉變圖書館服務方式
傳統圖書館在空間布局上將藏書區、借書區與閱讀區分開,這不利于讀者的取閱。圖書館需要實現功能一體化,合并藏書區與借閱區。讀者可以隨意挑選書籍并決定是閱讀還是外借。這種空間布局有利于為讀者營造一種輕松的環境,增強圖書館的人性化,拉近圖書館工作人員與讀者的距離。圖書館要轉變服務方式,來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圖書館要以讀者為主要服務對象,主動為讀者提供服務。這不僅需要圖書館采用一切方法來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環境,把讀者吸引到圖書館來,還需要圖書館為讀者提供上門服務,例如向讀者發放一些新到書籍的宣傳冊、向讀者推薦新到服務項目、宣傳即將開展的一些圖書館活動等等,這些上門服務都能夠有效地拉近圖書館與讀者的距離。圖書館除了為讀者提供常規的書籍借閱服務外,還要能夠創新思維提供一些具有特色的服務項目。例如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建立電子信息庫,方便讀者在家就能夠獲得想要的電子信息,讀者通過電子信息庫可以查詢自己的借閱情況或者瀏覽圖書館藏書信息,方便下次借閱圖書。這種服務方式不僅減少了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量,而且使讀者借閱書籍更加便捷,有利于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
4 實行責任負責制
創新圖書館服務質量要求圖書館為讀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獲得讀者的贊賞。因此圖書館應該將工作環節逐層分解,將工作責任具體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使圖書館工作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在工作過程中認真履行自己的責任義務,為讀者提供服務,這就有效地解決了崗位職責不明確的問題。圖書館可以將借閱區、藏書區分成若干區域,配置人員進行區域管理,這樣有利于加深工作人員對所管區域書籍的了解情況,便于管理,工作人員要每天對所管轄范圍內的書架做好整理、清潔工作。工作人員既要在工作過程中做好書籍的整理工作,保證圖書排列有序,以方便讀者快速找到想要的書籍。工作人員要相互合作,做好巡視工作,以防止出現書籍胡亂堆放的現象。另一方面,圖書館工作人員要組織流動管理小組,隨時做好整理書架、督促讀者使用代書板,為讀者提供咨詢服務,以防止讀者不使用代書板或隨意插放書籍,造成書架上書籍亂序排列,給管理工作帶來困難。此外,還應該加強監督管理,防止有人偷取書籍,要能夠制止并防范這種違規現象。
5 建立服務質量評價系統
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是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一起參與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服務的體現,因此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參與到建立服務質量評價系統這一環節中,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定的標準,讓各個評價主體從不同評價角度,對圖書館的服務質量進行系統全面的評估。圖書館工作人員、管理部門、讀者、后勤人員等等都可以作為評價主體,他們都有權利參加到圖書館服務質量的評價活動中,評價主體的多元性有效保證了評價結果的多樣化與客觀性。因此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應該將圖書館工作人員自評、上級領導評價、讀者評價、后勤人員評價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的評價體系,保證全體相關人員的交流互動,進行良好的信息反饋。圖書館服務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于服務主體及相關影響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好壞,相關影響因素的變化情況對圖書館服務質量都會產生影響作用,圖書館服務質量是服務主體在服務環境里與各影響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圖書館服務質量評價體系應該建立在對圖書館全程服務各環節的評價基礎上。圖書館全程服務各環節不僅指藏書借閱服務環節,還包括向讀者提供咨詢服務、采購圖書、整理修繕藏書、后勤服務等服務環節。對圖書館服務質量的全程管理過程是圖書館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參與管理工作的過程,圖書館全程管理是圖書館服務質量管理的核心內容。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圖書館作為傳遞知識信息、促進民族文化發展、傳承文化遺產、提供信息服務的重要機構,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當今社會對圖書館的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圖書館需要轉變傳統管理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充分利用館內資源來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使讀者能夠及時獲取知識信息,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服務項目。圖書館需要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及時把握社會需求與讀者的潛在需求,進一步擴大服務范圍,促進圖書館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花.淺析如何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