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探討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方法:采用網絡社會支持量表和心理和諧量表對277名大一新生進行測量。結果:大學生總體網絡社會支持與心理和諧顯著正相關。網絡社會支持各因子分均與心理和諧各因子分顯著相關。其中在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因子上與心理和諧的因子相關性高于其他因子分。結論:計算機網絡與手機網絡充斥在大學生活中,然而如何利用好網絡對于剛剛邁進大學校門的新生非常重要,正確引導大學生對網絡的運用可以減少網絡成癮現象發生。正確的網絡使用目的和使用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和諧水平,從而促進大學生健康發展。
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看不見的和諧,比看得見的和諧更精彩。精神層面的心理和諧,無疑是一種“看不見的和諧”。這句話詮釋了心理和諧的重要性。在當下,我們講和諧,不僅要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和諧,更要注重身心內部的和諧。大學階段是個體自我意識迅速增長,趨于完善的時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都在有不同程度的改變,并且不斷成型。然而隨著科技網絡飛速發展,網絡的應用已經充斥在大學校園中,如果不能 正確使用網絡,進而會導致心理障礙與適應不良。網絡社會支持即為基于虛擬空間的交往中,人們在情感、信息交流、物質交換的過程里被理解,尊重時獲得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本研究目是通過實證研究方法,對大學生的網絡社會支持與心理和諧關系進行研究,試圖揭示心理和諧與網絡社會支持相關程度,為大學生心理疾病防治提供理論支持。
1 對象與工具
1.1 對象
來自河北大學新聞學院與藝術學院大一新生。發放問卷300份,有效問卷277份。調查對象平均年齡18歲-20歲間。
1.2 工具
1.2.1 大學生心理和諧量表 采用吳九君和鄭日昌2011年編制的《大學生心理和諧量表》,該量表由自我和諧、人際和諧、人事和諧3個維度構成,其中自我和諧反應的是大學生對自我的認可與接納程度,人際和諧反應了大學生人際關系的融洽程度,人事和諧反應了大學生處理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量表共有20個題目,采用5點計分法,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和諧水平越高。總量表整體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為0.76,重測信度為0.88,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在0.74-0.79之間,重測信度在0.85-0.89之間。
1.2.2 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量表 采用梁曉燕2008年編制的《大學生網絡社會支持量表》,量表共23個題目,由情感支持、工具支持、信息支持、友伴支持4個維度構成。量表采用5點計分法,量表得分越高網絡社會支持水平越高。該量表整體內部一致性a系數為0.926,重測信度為0.868,各分量表內部一致性a系數在0.768-0.852之間,重測信度在0.705-0.821之間。
2 結果
2.1 網絡社會支持和心理和諧的相關關系
相關分析表明如圖1所示,心理和諧與網絡社會支持顯著正相關,即網絡社會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和諧水平越高。其中,圖2顯示,網絡社會支持中情感支持因子與信息支持因子與心理和諧因子顯著相關。
2.2 網絡社會支持與心理和諧的回歸分析
如圖3所示,網絡社會支持與心理和諧呈線性關系。
如圖所示,信息支持與情感支持呈顯著性線性關系。即信息支持與情感支持得分越高心理和諧水平越高。
3 討論
從總體情況看,大學生心理和諧水平與網絡社會支持有顯著相關性。高網絡社會支持的學生心理和諧水平高。但是通過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并不是網絡社會支持所有因子都可以提高心理和諧水平,網絡社會支持含有四個因子,其中情感支持和工具支持與心理和諧沒有顯著線性水平,其中工具支持可以解釋為在網絡或網絡游戲可獲得的物品交換,情感支持指當學生情緒低落或煩惱時在網絡中可以獲得朋友的情感支持。
網絡社會支持可以提高心理和諧水平,但對于剛進入大學生活新生不能一味依靠網絡社會支持,尤其是不可沉迷于網絡游戲以及一些網站商家提供的試用品及優惠卷中,沉溺于網游很可能導致大學生心理和諧水平與心理健康出現問題。而本研究的結論發現,網絡信息支持與網絡情感支持可以提高心理和諧水平,因此對于大一新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網絡關注一些新的社會信息或者生活信息以及與自己感興趣的信息來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并且可在校園論壇中將自己所遇到的點滴生活與同學分享討論。
盡管本研究揭示了心理和諧與網絡社會支持的關系,但是在人口學變量上及專業上還只停留在單一層面上。另外隨著網絡支持的功能增多,對心理和諧的水平也會出現不同變化。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吳九君,鄭日昌.大學生自我和諧與心理健康水平關系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5):622-624
[2]梁曉燕,網絡社會支持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機制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8
[3]趙冰潔, 陳幼貞. 大學生心理健康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 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3, 11( 6) : 478-480
作者簡介
鞏奕豪(1990-),男,北京人,河北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與軍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