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鋒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活保障,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近年來,我國農村政策的不斷變革,使土地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這使農村的土地問題日益增多并凸現出來。土地和農民的利益緊密相連,解決好農村的土地管理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因此要認真審視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積極找出解決的辦法,促進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1 現行農村土地制度的不足
從我國現行的土地管理制度來看,土地管理只能起到宏觀作用,不能精細到村一級。目前我國正在實行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但村級的規劃編制還不健全,農村土地利用結構畸形發展。鄉鎮規劃的控制指標也不能精確的下達到村里的具體地塊,這就可能導致基本農田保護責任人不明確、建設用地超標等問題的發生。另外,農村土地權屬模糊,單個田塊沒有明確的使用者信息。今年來我國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速度很快,由于田塊權屬信息的不明確,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發生。如農戶利益得不到保障,農戶在土地流轉中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體現。
2 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與土地資源保護的重要意義
新農村建設的建設意向是早幾年就提出的,今天社會發展進步如此之迅猛也就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提到了更重要的地位,實踐的結果已經證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有了成效,對于縮小城鄉差別,減小貧富差距的距離上都是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的,而且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對與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基礎作用。
但是伴隨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土地資源保護的問題也是一樣受到了關注和注意。只要是為了保護土地資源,減少對于土地資源的浪費,做到合理的利用土地資源。我們是應當看到經濟發展的同時,土地資源卻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比如人們沒有節制的耕作、放牧、辦廠,這些行為不但不能是經濟有所發展,反而是破壞了土地資源保護和經濟發展的平衡,從而致使土地資源的缺失嚴重。因此,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必須與土地資源管理協調發展,否則兩者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礙。
3 加強土地管理的主要措施
1、增強土地管理意識
長期以來,我國農村將面臨土地產權制度建設和土地市場建設的雙重任務。這就要求切實落實《農村土地承包法》,在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依法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讓農民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自主選擇土地流轉的形式和對象,依法培育和發展農地流轉市場。同時,必須通過完善《農村土地承包法》的實施細則,配套完善地方法規,因地制宜地完善土地流轉、保有和利用的政府調控機制;通過平田整地、地塊歸并、廢棄地復墾、閑散地利用、未利用地開發、公地發包等,優先為可能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個別農民提供社會救助和土地保障。
目前,保護好土地資源,減少對耕地的擠占,在廣大農村具有特別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要結合各地實際進一步廣泛深入地宣傳土地管理法,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自覺地依法辦事,保證各行各業的建設用地,包括一些重點項目或領導直接主管的建設項目的用地,都盡可能地節約土地資源,并堅持先批后用,杜絕以權代法,自批自用,少批多用或者化整為零越權審批的行為。要堅決克服目前一些地方在城鄉建設中,搞形式主義的“花架子”,大手大腳,浪費土地資源的現象。同時,制止干部利用職權多占地建私房,把依法管好土地作為廉政建設的重要內容。
2、嚴格進行土地管理
(1)整頓土地管理秩序,依法嚴格管理各項建設用地。對新開工項目用地,要按照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產業政策的要求,嚴格審批程序;對停、緩建項目尚未使用的土地,要通過清理,及時利用,不得荒蕪。堅持城鄉土地的統一管理,切實加強城鄉結合部的土地管理;分期分批搞好城鄉建設用地的申報登記,依法辦理土地使用證的發放工作。城區改造凡涉及土地面積、界址或權屬變更的,各用地單位要辦理用地變更登記手續,換發土地使用證書。要清理城市各類房產開發公司的用地,依法加強管理。
(2)不斷加強和完善對國家、集體和農民建房三項建設的用地管理。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用地計劃指標,并嚴格執行。按照合理布局、適當集中、節約用地的原則,抓緊制訂并完善城鎮和村莊的建設規劃,嚴格按用地計劃指標和規劃方案審批用地。目前一些地方的鄉鎮企業,不按《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辦理用地報批手續,必須依法糾正。凡未經批準而違法用地的,計劃部門不批項目,建設部門不發建筑執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發經營執照,銀行不予貸款。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也要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建立用地報批制度。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實施土地用途管制,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守住基本農田這條紅線。
3、加強土地管理機構和隊伍的建設
土地管理經費由各級財政部門統籌安排。隨著土地管理事業的發展,農村和城鎮進行地籍調查、動態監測、土地評價及城鄉地籍檔案建設等所需經費,由各級土地管理部門每年編制經費預算,報同級財政部門核準后安排。土地管理經費,包括各地按規定籌集的一部分土地管理費,要切實管好用好,杜絕不合理開支,以保證土地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市、縣土地管理局是同級政府主管土地管理的工作部門,要本著強化、精干的原則,配備必要的行政編制。已定編而沒有配足的要盡快配備,編制人員過少而影響工作的要適當增加。為了加強城市和郊區尤其是城鄉毗鄰地區的土地管理,各轄區可設立精干的土地管理機構,其人員的聘用、錄用必須經嚴格的推選和審查批準制度。
用地較多的部門,要有專人負責土地管理工作,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的統一部署,做好本單位的土地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還要抓緊培訓土地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政治和業務素質。要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抓好廉政建設,提高辦事效率。
4、重視執法監察工作
在具體的工作中,要認真糾正土地管理中有法不依、違法不究的現象。堅決剎住違法占地、亂占濫用耕地和浪費土地資源的歪風,特別要認真解決鄉鎮、村辦企業亂占濫用耕地和干部利用職權多占地建私房的問題。對于違法用地行為,尤其是情節嚴重、影響很壞的典型案件,要嚴肅查處,并依法追究當事人和有關領導的行政和法律責任,處理結果予以通報,以儆效尤。
土地管理部門要認真做好土地監察工作,加強監察隊伍的建設。要支持、鼓勵群眾對違法用地案件進行舉報。并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等輿論監督的作用,宣傳、紀檢、監察、司法、公安和計劃、財稅等部門要給予支持和配合。
保護土地和糾正違法批地、用地要作為考核各級領導的一項重要內容,實行土地審計制度,對土地管理做出突出成績的給予表揚或獎勵;對保護不力,違法批地、用地的,給予通報批評,限期整改,違法的要依法查處。對任期內不完成土地保護責任制的,要追究主要領導的責任。
對于一些村、鎮干部,以發展經濟和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為名,而亂占濫用土地的,要給予曝光。各鄉鎮要堅持常年進行巡回檢查和用地跟蹤監察,狠抓村、鄉鎮干部的違法批地賣地、未批先用或少批多用、未經批準亂分配宅基地和超標準分宅基地等違法行為,做到依法行政,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決不能以罰代法,觸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結束語
農民的權益直接關系著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土地作為農民賴以發展和生存的基礎,直接影響著農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城鎮化建設中,應當強化土地管理制度,嚴格依法辦事,維護農民利益。作為基層干部,應不斷地增強法律意識、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武裝自己的頭腦,落實國家的相關土地政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