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的發展必然會帶來兩種趨勢,一種是城鎮化率的提高,另一種是人口老齡化增加。我國從20世紀以來,隨著醫療衛生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趨勢逐步明顯。我國是人口大國,并且現有的人口結構中,老年人的比重呈現出增加趨勢,在現有的經濟發展條件下,如何實現社會養老已經成為了我國重要的社會問題。本文將以廣安市人口發展為例,分析如何在現有的情況下人口老齡化引起的社會問題,并且提出一定的方法來解決社會養老問題。
關鍵詞: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養老問題;改革措施
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醫療衛生水平的發展,我國現在的人均平均年齡明顯的延長,同時人口老齡化比重也在增加。無論在什么時候,社會保障都是國家經濟建設中重要的支出部分,而人口老齡化則是社會保障中非常重大的難題。由于我國基本的國情,所以我國相對于西方國家來說,社會養老的困難更大。要想合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真正做到"老有所養",就必須做現今問題出發,結合我國的國情出發,尋找合適的解決方式。廣安市在進行人口老齡化保障過程中,也需要合理考慮本市的情況。
1 廣安市的人口發展情況
廣安市位于四川,屬于四川的一個地級市,經濟發展速度處于中等水平,具有典型的西南中等城市發展特色,廣安的人口老齡化問題也是經濟發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1.總體人口多,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廣安市是四川的一個地級市,經濟發展依托自身的地域優勢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據2014年的人口調查顯示,廣安市的總體人口量達到了471.7萬人,并且不包括常住的外省人口,其中城鎮人口有94.1萬人,城鎮率達到了35.81%,相對于2013年來說,城鎮率上升了1.25個百分點,這也表現了廣安的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時廣安市除了本地居民外,還有許多外來常住務工人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廣安市的人口總量。
2.人口流動量大,空巢老人多
廣安市巨重慶,廣東等經濟發達省市較近,這也給廣安市提供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廣安市的很多農民為了尋求很多的發展機遇,許多人都選擇了去這些城市打工,現在廣安市的農村很多都是以老弱留守,青壯年往往都是去進城務工,這樣的情況也使得農村養老壓力增大,很多農村老人在喪失了勞動能力后,只能靠兒女進行贍養,但兒女遠行使得老人的"老有所養"的愿望往往會落空,同時也增大了農村的養老問題。
3.老齡化程度加快
在最新的人口普查中,廣安市的家庭結構多數呈現出4-2-1的情況,家庭里需要進行贍養的老人數量多,但孩子數量少,這樣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一定的不穩定情況。同時現在的人口年出生率下降,而年滿65歲的老年人口數量逐漸增大。無論是農村人口還是城市人口,老齡化速度都有所增加。
2 廣安市現有的人口老齡化現狀及存在問題
老齡化人口速度加快,存在復雜情況,廣安市的人口并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或者是農村人口,但現有的情況下是城鎮和農村的老年人口都呈現出增加的趨勢。城市的老齡化人口在贍養難度相對于城鎮來說難度相對小一點,因為除了兒女的贍養外,城鎮老人還會有一定的企業退休金。但農村養老問題難度又大一點,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并且喪失了勞動能力,在不依靠兒女的情況下是沒有任何經濟來源的,但現在的農村人口流通加大,使得農村老人極度缺乏老年人的安全感【1】。在這樣的情況下,加大社會保障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使得廣安市進行社會保障時的難度加大。
2.廣安市人口老齡化問題
在解決現有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時,廣安市也進行了一定的努力,但面對復雜的社會養老問題過程,勢不可免的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和問題。
2.1.家庭觀念減弱,社會養老壓力增大
在我國傳統的思想中,孝道是重要的道德標準,沒有孝道之人應當受到社會的的譴責,所以一直以來我國的孝道觀念和家庭觀念都是比較重的。但隨著現在的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流動人口加快,安土重遷的思想也逐漸變得薄弱,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父母在,不遠游",的時代,更多的是年輕人在隨時的準備離家尋找更好的機會【2】。廣安市由于靠近廣州,所以很多青年人都愿意去尋找更好的發展條件,有的甚至在廣州安家落戶,但對于老年人的贍養方面,并沒有盡到相對應的職責,有的甚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后就不管不問。而且現在的家庭結構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現象,在有的家庭里一對夫妻甚至要承擔4位,甚至5位老人的贍養職責,這樣也使得些青年人在盡養老責任時,存在著一定的心有力,而力不足的情況。家庭在養老力量方面比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就會使社會養老壓力增大,廣安市現有的社會保障壓力就呈現出明顯的增強趨勢。
2.2.社會養老機構發展不平衡
在緩解社會養老壓力時,政府提供一定的養老機構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但從廣安市現有的養老機構發展情況來看,社會養老機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較突出的問題就是養老服務質量不平衡,現在廣安市所建設的養老院或者是老年人活動中心,對老年人的生活或者是娛樂都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還有一定的地區設置的檔次較低,有的地方雖然開設了養老院,但也沒有投入使用。其次就是養老服務機構分布的地區不平衡,很多養老院都放在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市區,但農村養老院卻非常少,而且服務質量低。最后就是公辦民辦方面不平衡,公辦的養老機構在資金和制度方面都有一定的保障,并且服務質量也有所提高,但廣安市現在較多的是私人建設的養老院,這雖然也可以緩解養老問題,但私人養老院在服務質量、收費和安全問題方面都不能有良好的保障【3】。
2.3.缺乏專業的養老服務人員
在進行社會養老保障時,要想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就必須保證有一定素質的人員,但現在社會缺少的是有專業知識的服務人員?,F在的養老院所提供的服務,多是照料老年人基本的生活,有的養老院在進行服務時,甚至認為只要保證老年人吃飽就行。但其實當老年人進入到養老院時,心理上存在著一定的落差,如果長期沒有得到及時的疏導,就很容易產生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同時老年人是需要溫暖的陪伴的,離開家之后會讓他們感到孤獨感,即使養老院里有其它老人陪伴,但依然會讓他們產生孤獨,這個時候就需要專業的人員對他們進行安慰,從而讓他們心理更加健康。
3 廣安市人口老齡化和養老問題解決方案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良好發展的必然產物,人口老齡化雖然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如果找到合適的解決方式,就一定可以保證社會的穩定,促進經濟的長期發展。養老不僅僅需要的是政府財政的支持,同時也需要社會加強引導,引導社會企業等參與養老,從而實現真正的老有所養。
1.加大政府財政投入
社會養老是社會保障重要的部分,同樣也是社會不可忽視的職責。要想更加良好的解決社會養老問題,就需要政府加大財政投入。
1.1加大公辦養老院的建設
將老人送到養老院進行養老是現在比較受歡迎的方式,而且如果養老院建設比較好的話,采取合理有效的輔導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家庭養老難度,并且可以讓老年人有良好的心態去面對養老院的生活,并且環節家庭關系。從廣安市目前的情況來看,現有的公辦養老院數量并不多,并且分布也存在著不均衡的情況。因此為了改善現在的情況,廣安市政府應當加大公辦養老院的數量。在一些人口比較密集的城鎮地區,應該加大養老院的數量,這些養老院應該有一定的質量保障,提供高質量的服務,讓子女放心的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同時,公辦養老院在收費方面,應當結合廣安市當地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來進行收費,不能出現一些亂收費,高收費的現象。同時政府也應當提供一定的補貼政策,降低養老費用,讓居民可以對公辦政府投入更多的信賴。
1.2.增加養老服務人員的工資
提供養老服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有一定素質的服務人員。現在廣安市現有的養老服務人員數量并不多,同時在質量方面也并不是特別高。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服務工作往往并不被人們所尊重,并且服務人員工資特別少,這樣就造成了愿意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比較少。面對這樣的問題,廣安市應該要提高對養老服務人員的重視,提供一定的平臺和渠道來培訓服務人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決社會就業問題。在經過專業的培訓后,提供養老服務質量將會有所提高,讓更多的老人得到應有的心理輔導和陪伴。同時政府要加強服務人員的工資,用合適的薪酬來鼓勵更多的人員來參與養老服務中來,讓社會養老質量逐步的提高【4】。
1.3健全社會保險金制度
社會養老保險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保障,一些有工作的城鎮老人在晚年還可以依靠退休金進行生活,但現在很多企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會拖欠老年人的退休金,這也給城鎮老人養老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同時在農村方面,沒有資金來源的老年人生活是非常困難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政府應當加大財政支出,健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只可能的實現老年人在60周歲后,就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養老保障金,在降低家庭養老負擔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
2.鼓勵社會企業參與養老事業
養老是耗費大量資金的事業,如果簡單的依靠政府來進行養老保障,在需要消耗大量財政的同時,也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養老應當號召全社會來參與。由于自身的身體原因,老年人往往會逐步的退出以往的社會交際活動,很多老年人在這一過程中就會感到非常孤單,為了緩解他們的孤獨感,政府最好提供一定的活動中心讓老年人進行日?;顒樱热缯f棋牌室,健身室等。這樣的工程建設就可以估計廣安市一些企業來進行,同時也可以估計企業開辦一些養老院,接納老人養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壓力。
4 結束語
老齡化趨勢已經出現,并且也將會呈現出持續增長的情況?,F在養老不僅僅關系到家庭,更是和社會緊緊相關。從廣安市的養老現狀中可以看出,我國要想完全解決養老問題是任重而道遠的,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尋找合適的途徑進行問題解決。
參考文獻
[1]陶偉.人口老齡化背景下農村養老保障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6-11.
[2]朱曉琳.人口老齡化與養老機構發展中的法律問題研究[J].群文天地,2011,23:138-139.
[3]胡湛,彭希哲.發展型福利模式下的中國養老制度安排[J].公共管理學報,2012,03:60-70+125-126.
[4]陳紅燕,李靈,孫守增.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農民養老問題前瞻性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17:3-4.
作者簡介
熊洪麗(1981—),女,四川廣安人,大學本科,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