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推行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要全面化地認識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本文對當代馬克思主義大眾的條件、當代的新形勢以及在我國的新發展等進行了全面化地闡述,有助于開拓廣大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新視野,提高對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新認知。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思想
1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條件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首先前提是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最新成果等要具有科學性和準確性,只有準確性和科學性的理論才能值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學習,才能成為大眾化的主要內容,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個基本條件包括有以下幾點。
(一)理論具有徹底性特點
馬克思主義將是具有革命性的理論成果之一,其中主要揭示出了資本主義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滅亡的,而共產主義最終將會取得勝利,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徹底的理論,同時也是物產階段不斷發展過程中得出的主要理論依據。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徹底性主要表現在始終堅持以客觀事實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運用科學的方法揭示出了各種形態國家的發展規律,并按照縝密的邏輯形式和嚴謹的表達方式加以表達,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形成了深遠的影響。
(二)實踐具有正確性特點
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符合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和規律,同時馬克思主義中主要理論成為了現實,由此可以充分體現出馬克思主義最為強化的生命力。從目前國際形勢來看,許多社會主義國家都在積極探索著適合于本國國情的道路,并在努力建設出賦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如我國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摸索過程中不斷前進,現階段已經逐步形成了賦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道路,由此充分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原理屬于真理,具有科學性。因此,在實踐過程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新成果。
2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新形勢
隨著國際大環境的變化,馬克思主義在此背景下發展出現了特變化,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也體現出了新形勢。
(一)國際環境的復雜性
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不斷推行需要基于國際大環境之中,隨著世界環境的迅猛變化,世界多極化形勢的出現,與此同時不同國家之間的相互聯系也在增多,每一個國家都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中進行著各項事務。為了在國際大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還需增強綜合實力,現如今各個國家對綜合國力的提升提高到了重要的高度。從整體上看,我國要想在復雜的環境中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同時不斷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還需要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處理好各種國際關系。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始終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內容作為指導思想和發展的依據。
(二)深刻的變革性
對我國國情的分析還需要認清我國社會的本質和性質所在。這也是現如今解決我國面臨的各項事務的根本所在。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中還需要對我國當前的國內大環境進行認真的分析和探究。我國始終堅持改革開放,不斷推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重要內容,將西方各種思想觀念和落后的價值觀念等作為主要的打擊對象。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已經逐步凈化我國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等,同時始終堅持走中國社會主義道路,不走現成道路和捷徑路。
(三)深刻的黨情變化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隨著我國外部環境的變化,我黨所處的外部環境已經從封鎖性的環境逐漸轉變為全面開放的環境,我黨在我國社會中的地位、責任等都在相繼發生著重大的變化,要求我黨在不斷審視自身發展中還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要與時俱進,還需要為我黨的工作做出新的思考和全新的調整。與此同時,這也為我黨的不斷發展帶來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我黨角色的變化也發展了巨大的改變,從最初的革命黨已經轉變成為了執政黨。我國黨情的變化要求強化馬克思主義教育,黨堅持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重要任務。所以我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還需要根據我們黨實際情況的變化程度來不斷推行。
(四)深刻的民情變化
人民群眾一直以來都是我國歷史創造的主人,也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中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研究視角。只有廣泛關注人民群眾的變化,才能更好地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斷發展。
首先,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人民物質生活條件有了較大的提高,這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提供了良好平臺。其次,隨著我國城市經濟發展速度加快,我國人口流動性在不斷加強,大量大口流動使得我國民情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城市中人口的密集和農村人口疏散形成了深層次的人口流動特點,使得我國人口出現了失衡狀態。這對于我國的發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也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3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我國的新發展
當代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主要共識以及新成果在不斷宣傳和普及的過程中,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理論體系得到了大眾化,同時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等在我國普及過程中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認可。隨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部分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等一些基本性的理論和原理等都在當代中國有了全面化地發展和進步。例如我國形成的以人為本的思想和我國正在構建的和諧社會等思想。
追溯歷史,早起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我國的發展并不順利,遭到了多數人的反對和排擠。而發展到當代,在解釋一件事情或者事物發展規律等方面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等理論無法解釋清楚的,運用馬克思基本理論中的人的全面化發展等思想都可以進行全面化地詮釋和理解。從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我國的普及程度較高。
因此,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不僅包含有將關于馬克思主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和景點性的著作等的普及,同時還將馬克思主義中達到共識的成果等在廣大人民群眾中得到宣傳。但值得注意的是,關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進程中,需要這根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實際,不能遠離社會主義已經形成的理論體系。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進行普及過程來強化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的全新認識。所以,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當代的大眾化過程是推動我國新發展的主要理論來源和動力。
總之,我國從成立之初便開始將努力的重點置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方面,當代發展過程中,我國始終堅持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內容等。隨著國際形勢、民情、黨情等環境的多元化和復雜化,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過程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戰,我黨還需要始終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逐步上升為我黨在今后的工作中最為自覺性的行動。為社會主義事業強大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參考文獻
[1]楊楹,盧坤.大眾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主體維度 [J ].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12)
[2]彭啟福.馬克思主義“三化”中的詮釋學問題[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 2010(6)
[3]潘坤.現代傳媒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N ].光明日報,2011. 9(3).
作者簡介
李珊珊(1982-),女,黑龍江,研究生,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大眾化與馬克思主義法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