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產生了新的國際格局,美日關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戰后年到1955年期間,美國出于冷戰考慮控制和扶持日本,使得日本迅速擺脫戰爭陰影,在政治、經濟、政治和軍事上日益強大。美國對日政策有什么樣的影響?本文即從三個方面分析1945年至1955年美國對日政策的影響,即政策實施對日本的影響,對美國的影響,對東亞關系的影響。
關鍵詞:美國對日政策;影響
戰敗后的日本滿目瘡痍,美國的介入對于日本的發展導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政治上,推動了日本的非軍事化進程。在1948年以前,美國對日主要是懲治和改革,即實現日本的“非軍事化”。例如,1946年2月,美國國務院向有關使館下發的《關于解除日本武裝并使之非軍事化的協定草案》中規定:日本在25年內不得保有軍隊和準軍事部隊,不得制造、生產或進口軍事裝備。在戰后最初的幾個月里,美國占領軍沒收和銷毀火炮4萬門、槍支200萬枝、彈藥100余萬噸、飛機1.3萬架、坦克3000余輛。到1949年5月,共有2萬臺日本的機械設備被拆遷,作為賠償交付盟國。經濟方面,日本經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美國積極幫助日本振興經濟。首先是幫助日本制定經濟復興與發展計劃,提供大量的經濟援助。美國從戰爭結束到1951年6月,以各種方式援助日本的費用累計達30億美元口。其次,緩和對日本的許多限制措施,為日本提供廣闊的海外市場,讓大量日本貨物進入美國市場。另外,為日本提供海上的安全通道,使得日本迫切需要的能源與原料能夠源源不斷地運到。第四是放棄對日本的戰爭賠償要求。美國宣布停止日本的一切賠償,將原拆除用作賠償的飛機廠、造船廠、軍火工廠等850個工廠全部歸還給日本政府。
但是也應看到,美國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并不徹底,隨著“美蘇”冷戰的開始,美國需要日本在亞洲充當其軍事堡壘和反共前沿,為戰后日本右翼勢力的重新抬頭埋下禍根。例如,在1951年9月4日,美國當局不顧蘇聯、中國等國家的反對,在舊金山召開對日媾和會議并簽署《美日安全保障條約》。1952年2月雙方又簽訂了《美日行政協定》。這兩個條約從法律上確立了美軍駐在日本的合法地位。這是美國轉變對日占領政策的必然產物,將日本納入了美國在遠東的集體維護和安全保障的戰略軌道,為日本右翼再度泛起提供生長土壤。據史料記載,截止到1952年底,右翼團體的數量就達到2000個之多。
1 對美國的影響
首先,有利于美國應對冷戰。隨著二戰的結束,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逐漸瓦解,而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與以前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對抗日益激烈,世界政治出現美蘇兩極對抗的冷戰局面,為了適應亞洲大陸形勢的變化,將日本作為自己的戰略伙伴,自然要幫助它恢復經濟、穩定政治,并且逐步增強其軍事力量,使日本成為遏制前蘇聯和中國的中堅力量。日本在朝鮮戰爭中給予美國巨大的防護和支持。
其次,彰顯美國在全球擴張、爭奪霸權的實力并形成威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都遠在英法等國之上,因此雄心勃勃地稱霸世界。這不僅是對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示威,更是對其他資本主義大國的震懾。因此,無論是遠東國際法庭的建立,還是1947年日本新憲法的實施,亦或是日本政治經濟民主改革,都能看到美國在當中積極斡旋的身影,足以彰顯其稱霸全球的野心。
美國積極扶持日本,作為其對抗中蘇、控制亞洲的堡壘,但最終的結果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首先,美國對日本的扶持難以滿足日本發展的需要。美國對日本的扶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日本作為戰敗國不得不接受美國的扶持或者是控制。作為一個二戰前在國際體系中幾乎可以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資本主義大國,日本絕不會甘心屈居于美國附屬。1972年7月田中角榮明確表示,“日本跟著美國腳步走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痹?0年代,日本已經擺脫美國的束縛,積極開展多邊外交關系,以新的姿態步入國際舞臺,改善了與第三世界的關系,其國際政治地位日益提高。這自然會讓美國感到不安,恢復后的日本成為與美國爭奪霸權的勁敵。
2 對東亞地區的影響
戰后美國對日本的縱容和包庇,無疑助長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囂張氣焰。幾十年來日本右翼勢力企圖否認其侵略歷史,使日本較難取得曾經飽受日本侵略的東亞國家的信任和理解。這必然會對東亞的合作產生負面作用。其次,戰后美國極力扶植日本軍事力量,使日本有恃無恐地加快軍建進程,周邊國家在對日保持高度警惕時不得不加強本國的軍隊建設,無形中推動亞太地區的軍備競賽,威脅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而各國高額軍費的支出也會阻礙本國經濟的發展。
總的來說,戰后美國對日政策的實施是美國自身野心膨脹和國際局勢雙重作用的結果,其實施對日本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雖然其有助于對抗中蘇,控制亞洲,但并不能完全遂美國心愿。同時,一系列政策也對東亞地區的穩定和合作構成威脅。
參考文獻
[1]張小明,著:《美國與東亞關系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2]都培炎,著:《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系》,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3]林曉光,著:《戰后日本右翼勢力研究》,《世界歷史》2007年第二期
[4]項福庫,著:《從戰后美國對日占領看日本軍國主義思潮復活之原因》,《佳木斯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二期
作者簡介
李航(1991-),男,河南許昌人,南京政治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國家戰略和對外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