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田勘
2015年11月19日,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準一種快速生長的轉基因三文魚上市,這意味著,美國人馬上可以從過去的吃轉基因植物性食品“進化”到吃轉基因動物性食品。這種發展變化不僅可能強烈地影響和改變美國人的生活和飲食,也將會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包括中國人的生活習慣產生影響 。
轉基因三文魚上市的經歷非常漫長,可謂一波三折。如果從199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梅娜德技術公司創造了轉基因三文魚并向FDA申請上市算起,這一過程歷經20多年才獲得批準,時間跨度不可謂不長。而且,直到2010年,FDA才完成了對轉基因三文魚的食品安全評估,并在2012年底發布了其環境影響報告。
轉基因三文魚的批準上市花費時間如此之久曾一度被視為受政治和民意的干擾,但是FDA的回應是,之所以用了這么長時間才批準轉基因三文魚上市,完全因為它是“第一種供人類食用的轉基因動物”。可見,FDA對批準轉基因三文魚所采取的態度非常慎重和小心。
轉基因三文魚之所以獲得批準,也在于其轉入的基因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和易于控制,因為轉入的是同類的基因。這種三文魚原是一種普通的大西洋三文魚,一般在春夏季節的溫暖水流中發育生長,需要2~3年才能長大。研究人員對其受精卵轉入了兩種基因,一種是太平洋體型最大的帝王鮭(又稱奇努克三文魚)的生長激素基因,另一種是大洋鱈魚的抗凍蛋白基因。大洋鱈魚是綿鳚科的一種黏魚,血液中含有抗凍蛋白,可以在冰封的寒帶海域生存。轉入了這兩種基因后,即便在寒冷情況下,轉基因三文魚也能快速生長,只要一年半就能長大,而且長成的個體也要比一般三文魚大一些,因而能更快、更多地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
由于有這種優點,在今天人們面臨吃紅肉容易患癌的威脅時,轉基因三文魚應當能被公眾所接受。不過,盡管一般而言,美國人信任FDA勝于相信CIA(中央情報局),但是面對第一種轉基因動物食品,人們還是表現出很大的疑慮和擔心,擔心的焦點當然是安全問題——不止是對人而言,還包括這種魚對環境和生態是否安全。
對此,FDA的解釋和保證是,這種轉基因三文魚已經滿足了監管規定,可以安全食用,而且轉基因三文魚對環境也是安全的。另外,轉基因三文魚的營養與普通三文魚一樣,只是由于進行了基因改造,能快速生長且長成后個頭大,更能滿足人的消費需求。
為保證環境安全,目前規定,這種轉基因三文魚只能在加拿大和巴拿馬兩個封閉的陸上養殖場內養殖,不得在美國和其他地方養殖。同時,梅娜德公司保證會采取多種措施,防止轉基因三文魚逃到野外,包括給養殖槽和出水管加裝多重物理防護設施。
其實,即便這種轉基因三文魚逃到野外環境,由于它們不具有繁殖能力,所以也不可能與野生三文魚交配產生后代,因此對環境將不會產生影響。此外,FDA、加拿大及巴拿馬政府也將對轉基因魚的生產設施進行檢查,以確保安全。
不過,美國人對FDA此次批準轉基因三文魚最大的不滿是,FDA稱轉基因三文魚與其非轉基因的對應食品并沒有區別,因而不必進行強制標識。這一做法犯了眾怒。對于強調知情權和選擇權的美國人來說,讓人知道這是一種轉基因魚以便能進行選擇,是對公眾最大的尊重。
由于以上原因,在FDA批準其上市以后,已經有人在梅娜德公司外打出抗議生產“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科學怪物)食物”的牌子表示反對和抵制。盡管如此,FDA批準轉基因三文魚上市的決定表明,至少在目前來看,這種轉基因魚經過了非常嚴格的評審,對人和環境是安全的。至此,美國人食用轉基因魚已經成為現實。
有些反對者擔心的進一步的理由是,即便這種轉基因三文魚現在沒有發現問題,未來未必不會出現問題,如此,該如何監控和解決?以中國人對轉基因產品的疑慮和反對的普遍態度來看,轉基因魚或其他轉基因動物源性食品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也許還是一件很遙遠的事。在FDA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讓美國成了第一個允許轉基因動物食品上市的國家之后,如果美國人吃了沒問題,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也許會慢慢接受它。拿中國某些人的話來說,這一回,美國人是不是“做了小白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