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輝
如何透過CPI和PPI漲跌幅的變化正確看待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林玉輝
2015年前八個月CPI同比、環比漲幅收窄甚至個別月份出現負增長,PPI同比、環比漲幅均出現負增長且跌幅呈現擴大的趨勢,如何正確看待CPI和PPI重回“2時代”,我國經濟面臨哪些挑戰和機遇,值得深入探討。
CPI;PPI;通縮;對策
2015年物價形勢從總的來看,物價總水平穩中有降,經濟通縮風險總體可控。總的來看,CPI和PPI的走勢對宏觀經濟的不利影響十分有限。我國當前的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挑戰,同時也面臨許多機遇。如何正確認識CPI和PPI的“剪刀差”,如何正確解讀CPI和PPI重回“2時代”,這與我國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有關,也與當下國際大的經濟環境不景氣有關。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1-8月份的數據整理得到CPI和PPI的數據見下表:

表1 2015年1-8月份CPI同比及環比漲跌幅

表2 2015年1-8月份PPI同比及環比漲跌幅
根據以上兩個表格以及國家統計局公布2015年1-8月份的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到CPI連續數月保持在低位運行、PPI更是連續數月連續下滑,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又意味著我國目前的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同時又有哪些機遇?
(一)隨著新一屆政府陸續密集出臺了一系列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改革舉措,這些政策的溢出效應已經逐漸顯現,經濟逐步企穩回暖,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速度明顯加快,也取得明顯成效,完成2015年全年物價調控目標可以期待。
(二)隨著傳統行業升級改造,第二產業在GDP中比重的下降,PPI作為反映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的重要性呈下降趨勢,全年總體看,PPI同比跌幅收窄的可能性比較大。
(三)受氣候因素的影響,2015年的下半年預計糧食價格高于去年。預計國際油價仍隨著需求的逐步恢復將小幅上漲。隨著各地陸續出臺刺激房地產需求的政策的落地,房地產市場將回暖,將帶動居住類價格企穩回升。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預計今年上半年CPI、PPI走勢進一步分化,預計下半年價格運行態勢將低位企穩回升,CPI同比漲幅將高于上半年,PPI同比降幅將低于上半年。
(四)新一屆政府陸續出臺的促進就業和保持居民收入適當增長措施的實施,2015年的就業形勢好于去年,就業增加同時失業率下降同時居民收入全年也會保持增長較快,這有利于刺激消費,穩定物價水平,提升企業的業績。
(五)鋼鐵、水泥、光伏等行業淘汰落后過剩產能工作有序推進,有利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也有利于全年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進而提升企業的業績。
(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的走勢還沒有明顯止跌企穩的跡象,作為原材料主要進口國的中國企業來講輸入性的通縮風險壓力還是比較大。同時國內煤炭、石油、黑色金屬礦因為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沒有明顯止跌企穩的勢頭,使PPI面臨比較大持續走低的壓力。
(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會使經濟面臨比較大的通縮壓力。通貨緊縮如果持續下去會進一步導致企業債務負擔加重,影響企業投資積極性和投資的效益。也會使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發生變化,對未來預期不樂觀以及對通縮的預期上升就會導致持幣觀望,等待消費的情緒加劇,消費者的消費愿望不強,進而會導致經濟更加萎靡不振,物價持續下跌,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
(三)投資增長乏力是影響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是否能夠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當前經濟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為:一是一些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企業效益下滑,投資風險加大,導致民間投資意愿不足。二是雖然個別城市房價有企穩回升的跡象,但是整體上看,房地產市場整體不景氣的局面沒有根本的改觀,消費者對未來房價的預期不樂觀,觀望情緒比較濃重,銷售狀況不理想,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持續下滑。三是一些地方政府由于房地產不景氣導致的土地收入增速放緩,一些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同時改善民生等支出的增加。導致政府對經濟的直接投資的比重也在下降。四是由于整體經濟復蘇緩慢,投資意愿不強,新開工項目減少,投入減少,項目進展緩慢。
(四)受整體經濟形勢不樂觀的預期,社會融資規模和貨幣信貸大幅回落,導致企業融資更加困難,融資成本進一步上升,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五)一些行業特別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庫存迅速增加,占用資金增加導致企業效益下滑,同時由于轉型過程中政府規定的環保等方面投入卻在增加,進一步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一)新一屆政府應當盡快讓各種改革舉措落地實施,簡政放權,鼓勵創新,進一步降低創業的門檻,形成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局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二)進一步發揮財政政策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合理流動,鼓勵民間資本投向實體經濟,促進經濟增長。一是適當擴大地方政府的財權,適當擴大地方債的規模,鼓勵地方政府實時出臺有針對性的刺激經濟增長的政策舉措;二是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的改革,盤活存量資產,激發企業活力,充分發揮民間投資的巨大作用。
(三)提高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針對性,精準投放,加大對實體經濟的刺激和支持力度,進一步降低企業的用資成本,提升企業的業績。
(四)政府要實時出臺鼓勵和刺激居民消費的政策,提高居民消費愿望和消費能力,穩定消費預期,通過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一是改革收入分配體制,使居民對收入增長有一個穩定的預期,通過減稅等措施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二是充分挖掘居民消費潛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如大力發展網絡消費、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消費業態。三是進一步放開房地產的各種限制措施,穩定住房消費預期,積極引導和鼓勵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拉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五)改善國際貿易的宏觀大環境,鼓勵資金引進來的同時也要大力鼓勵中國企業走出去對外投資,特別是在高鐵、核電、航天等優勢領域要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戰略,促進國內經濟增長。
(作者單位:內蒙古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