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南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也就是說教育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密切相關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教學能夠簡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降低數學知識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星卻,培養學生在生活中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更好的在生活中領悟數學的價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靈活的運用教材,將生活元素引進來,同時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構建數學生活化教學觀。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的意義以及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生活教育 小學數學 意義 應用
引言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對于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本文則重點論述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指導意義。在當前階段的小學數學教學實際中,生活教育思想必不可少。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將生活即教育思想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還需要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不斷去探究。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簡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幫助學生學習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有的數學知識在理解與融會貫通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如果按照舊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只負責死板地教,學生被動地學。這樣只會造成學生學習的困難,學生很難找到解題的真正思路。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育生活化思想方法,有助于清晰明了地講數學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例如,在教學間隔排列時,如果單純從字面進行理解,部分學生可能會有疑問,這時候,可以讓男女生進行排排坐,說一說男女生是按什么順序坐的,從而體會間隔排列的含義。同時通過讓學生找生活中間隔排列的實例,從生活實際出發,加深學生對間隔排列的理解。從這一事例中可看出,在數學教學中滲透生活化思想,能夠簡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向學生清晰地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的學習。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數學的學習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有點枯燥,因此如何活躍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作為數學教師的我們深思。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課堂滲透學生活化思想,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為小學生有好動、對事物感到新奇的年齡特征。所以教學時可以將小朋友們熟悉的卡通人物代入課堂教學,比如熊大熊二光頭強,將教學內容串聯成課堂小故事,使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
1.關注教材與生活的聯系
當前的教材并不能說是完全適用于所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因此,遇到教材內容和學生生活實際有所脫離時,我們應根據實際適當地改編一下教材。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將學生身邊時常能遇到的數學問題引入到教學例題或練習中。有時,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遇到的自己不能解決的數學問題。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好數學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生活問題。例如,在教學認識百分數時,課前先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學生會找到自己所熟悉的例子,比如男同學經常打籃球,比較關注命中率。由此,對百分數有了初步的理解。
2.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
數學從生活中而來,那么必然會運用于生活。學好數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數學學習的新授環節,往往是用實際例題來進行導入,使學生在情境中體會知識的慢慢形成過程,從而也使學生能夠感悟到數學課堂中學習到的知識,還能運用于生活,從而在不斷的練習與實踐中,提高學生運用數學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一些數學練習中,往往會有估算的環節。比如,一支鋼筆12元,買6支鋼筆,60元夠不夠?像這樣的問題生活中很常見,這時可以進行估算,如果每支鋼筆是10元,那么買6支鋼筆正好是60元,所以不夠。由此可以看出數學中的估算教學能有效地解決生活中這一類的計算問題。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而個體的發展千差萬別,因此教育的生活化需要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在備課時,教師不但需要備教材和教法,而且要備學生。因為每個學生有著不同的智力發展水平,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況且每個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也會有所不同,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出的學習反饋參差不齊。因此,我們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備課的內容與學生的個體差異相聯系。在教學時,我們也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雖說備課時我們應當進行充分的備學生,然而課堂的反饋總還是會有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育機智,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到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表現,進行因材施教。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教學觀念生活化
現代小學數學教學理念提倡:小學數學教學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發展規律。然而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就必須將數學教學實際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將生活化教學引入課堂之中,使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等教學活動中,感悟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所在。
三、總結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對小學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它能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學習變得更生動,更加生活化,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而數學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問題,從而不斷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不斷地探索教育教學的方法,使數學的學習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生能夠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然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的途徑仍然值得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參考文獻
[1]林秀娟.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中的應用[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第三期會員培訓學習論文匯編[c].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福建省陶行知研究會2013:3.
[2]李虹.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滲透陶行知教育理論[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3(02):88.
[3]趙敏.努力營造課堂氛圍,讓數學教學散發生活芳香[J].考試周刊2012(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