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正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度不斷加深,中學語文教學獲得了創新與發展。學生的參與意識會對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效率產生重要影響,也與學生的知識接受程度、學習能力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只有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才能加強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效果,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過程 參與意識 培養策略
前言:
人的“參與意識代表了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而且這種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經常為那些學習基礎較差而又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的學生感到頭疼.那么,怎樣才能啟動這些學生學習的“參與意識,是開拓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思維、增長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設置課程導入內容,激發學生興趣
導入語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否把握得當,直接奠定了整個課堂的基調、效果。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老師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小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第一錘應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創設一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美的情境,叩開學生的心靈,是很重要的,可以喚起學生強烈的“樂知”、“樂學”的欲望[1],可使學生或悄然動容,或神思飛越,或躍躍欲試,或期待盼望,從而很快進入“共振”的境界。導入的每一句話都要仔細推敲,力求一個“精”字。或以情境導入式,使學生快速感情投入,順理成章的把學生帶入課堂。或故事性導入,步步誘導,趣味十足。或激疑式導入,引起懸念,啟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急于求知。如:我教學朱自清的《背影》時,先放一曲《父親》,聲情并茂的演唱馬上就把學生的感情調動起來,學生全身心投入的進入今天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我在教授巴金的《短文兩篇》(《日》《月》)時,我和學生講述了“飛蛾撲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等民間傳說,學生們被故事所感染,很快地進入了情節,進入課文學習。
二、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導學生
課堂教學語言是最能引發學生興趣的因素。語文教學應當講究語言藝術。有事業心的教師無不希望自己的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充滿活力。幽默的語言常常能給人帶來輕松和愉快。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若能做到有目的地借助幽默語言傳授知識、啟迪思維,就能打破課堂的沉悶氣氛,振奮學生的精神,有助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并不時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讓學生在會心的笑聲中主動學習和思考。如講《皇帝的新裝》時,我們先講一個笑話:有個秀才死了,去見閻王。恰碰閻王放了一個響屁,秀才立即寫了一篇《屁頌》[2]獻給閻王,文中極力吹捧閻王的屁放得如何如何好,其中有幾句是這樣寫的:“閻君高聳金殿,宏宣寶氣,依稀乎絲竹之音,仿佛乎麝香之味。臣立下風,不勝馨香之至。”閻王讀后,非常高興,決定給這個秀才增加十年陽壽,于是立即放他回陽間。這時學生笑得合不攏嘴。稍作停頓,老師接著說:“人世間閻王是不存在的,但像秀才和閻王這樣的人卻大有人在。不信,請看《皇帝的新裝》。”幽默詼諧,妙趣橫生,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比較中領會課文內容。富有激情的語言常常能給人深深的感染。中學生是很容易被感染的。針對這一點,語文教師應當基于對課文的理解調動起自己的激情,顯示出演講的才能,把學生深深地吸引,使他們不僅能深刻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而且能發展形象思維能力。富有美感情趣的語言常常能一下子抓住學生,打動學生。這要求語文教師首先要會說流暢而標準的普通話。著名播音員白燕升在回憶他高中時的語文老師說,老師純正的標準的普通話深深地吸引和打動了他,以致對他后來從事播音工作也有著重大的影響。其次,語文教師的語言要有情趣,美國數學家、教育家波利亞談到:“音樂的一種主要形式是‘變奏曲,你可以把這種藝術形式移植到教學上來。”語文教學應根據課程、課文、課型的特色和學生的生理特征、心理特點,確定語音四要素的量度;還要根據課時和學情變換語速,根據課文的細節變換語調和語氣,音隨意轉,氣隨情變,抑揚頓挫,和諧變化,形成音樂的節奏感和旋律美。此外,適當選詞、善于修辭、巧妙組合乃至富有哲理性的話語都能打動學生的心靈,把他們吸引到文學藝術的殿堂。
三、鼓勵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自主互助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有效學習方式之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人人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參與意識增強,促進學生個性健全發展。在合作學習中,有效的學習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增進學生友誼。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是非常重要的[3],學生主動進行相互之間的交流、協作,從不同角度去認識所學的知識,豐富自己的認知結構,促進師生、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和互動。鼓勵學生自我評價,是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有效途徑。有效的自我評價也是學生接受質量管理的關鍵機制,只有在學生接受質量管理并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活動時,這一質量管理系統才會成功。具體的措施有:學生參與評分,測定自己的學習能力;分階段寫出自我學習能力的評價書,對自己進行總結提高。通過自我評價,又能讓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和感悟,提高自我學習的約束力和主動性,使主體發展的措施得以充分的保證,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永遠是快樂的。
結語:
要增強語文教學的凝聚力、就要激發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參與意識,這種“參與”意識,就是打開學生求知欲的一把鑰匙.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因此語文教學的參與”意識,也在于語文課堂的興趣.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拉近與學生之間心的距離,才能構建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參與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桃娟.淺談切實提升初中語文教學小組合作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06):130-131.
[2]羅日明.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語文月刊,2014(10):50-52.
[3]胡剛.中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亞太教育,2013(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