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樂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必然趨勢,小學體育作為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促進學生的身體與心理健康成長。本文結合當今小學體育教學現狀,并從創新的角度為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供建議。
關鍵詞:小學體育 創新 教學方法
引言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學校教育中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小學體育教育要樹立創新角度下教學方式,以促進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作為主要目的,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角度下的新型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建立起師生平等的新型教學關系,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要給予學生充分發揮的自由空間,為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營造良好的氛圍,采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鼓勵和引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1、創新角度對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改革的影響
在新課改中著重提及了小學體育教育,小學階段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導致小學生的身體形態與機能都在急劇的下降,不利于推動小學體育的進步與發展,對培養學生正確認識體育活動鍛煉對于自身的身體機能有著重要的影響。采用創新角度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提高自身的體能與運動技能,并且在體育訓練中要注意安全,既保護了自身與他人的人身安全,又促進了自身的身心健康成長。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的體育項目之中,創新角度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為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貢獻。
2、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現如今小學體育的教學方式,大部分還是以老師為主的教學方式,將老師放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掌握著課堂上的控制權,采用“投喂時”的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局限性,老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將重點依舊放在競技類項目之中,忽視了學生的自身的主觀感受,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和體育課程處于一種厭煩的情緒,學生在課堂中沒有自我發展的空間,導致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無法滿足。受傳統教育體制的影響下,小學體育課程作為非考試課程不受學校與老師的重視,學生大部分的體育課程都無法正常進行,導致小學學生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大的危害。學生面對大量的理論知識長時間的學習,導致學生的心理壓力過大,小學體育教學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鍛煉平臺與釋放壓力的機會,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使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的前提與基礎,只有學生的身心愉快才能使其全面的投身于理論知識的學習。
3、創新角度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
3.1游戲型體育教學方法
小學體育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要以老師為主導的死板的課堂教學方法,將老師主導轉為學生主導的游戲型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的先導。小學體育中要將傳統的跑步活動作為體育課程的熱身環節,改良成為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例如:報數小游戲,游戲者需要每個人編撰一個號碼,學生在大圓內面向圓心牽手。而后游戲開始,教師鳴笛一聲,學生逆時針方向走,鳴笛兩聲學生則順時針方向走,適當時候教師先說一個省名,接著說一個省會名或先說省會名后說省名。先說者為一號,后說者為二號,之后鳴笛三聲,省名者立即跑去占外圈小圓,省會者立即跑去占里圈的小圓。未占小圓者給大家表演一個小節目。通過游戲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積累了知識,并且和諧愉快的游戲教學環境中活動了機體,從而達到熱身的教學目的。游戲型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性較強,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交流模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在上課時老師在空地上放置一個高的墊子,其周圍放置若干低的墊子后,告訴學生游戲規則:這個游戲可以隨意進行組隊,通過大家思維的拓展與不斷的思考,使高墊子上盡可能站更多的人,容納的人越多并且堅持的時間久組為優勝組,在游戲過程中一旦組內有人腳離開高墊子則為游戲失敗,學生可以進行組內進行討論研究方案。這個體育游戲,培養了學生的個性化的思維能力,并且在游戲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幫助他人的合作精神,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3.2個性化體育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要建立起師生平等的新型教學關系,采用個性化教學方法關愛并了解學生,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在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方法中,要立足于每個學生自身的情況,針對其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信心,發掘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潛力,鼓勵學生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例如:在體育小游戲解網中,學生們每十人為一組,緊緊圍成一圈,所有人拉住除自己臨近人的手后,通過手臂與身體的靈活性,將原先緊緊的一個圈會變成一個大家手拉手的大圈。通過解網的游戲中,學生培養了邏輯思維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現在整體的角度上對解網進行分析與操作,使學生在游戲中發揮自己的長處,培養了學生個性化的優勢。在教學中要以健康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樹立起新型的教學理念。在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方法中,老師作為引導為學生拋設教學目標,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營造一種自由開放學習的氛圍,為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確立了堅實的后盾。因人而異的教學方法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快樂的氛圍和自主的學習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創新角度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在繁重的課業壓力,提高了學生的身體各項機能,并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創新角度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采用合理有效的趣味性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情,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鍛煉的意識,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謙.從創新開始落實體育鍛煉一一基于創新角度的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5(96):129-129.
[2]周廣文.關于小學體育教學趣味化與生活化的探討[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 5(3):74 -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