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波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能力,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激發學生主動性,所以,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得到了普遍應用。
關鍵詞:數學 小組合作學習 開展 團隊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學習、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提高學生合作意識,發揮群體作用,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充分發展了學生個性化思維。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學生在討論中可以學到其他同學的學習方法與思維方式,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的表達能力與社交能力,培養學習的自信心。小學數學具有比較抽象的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揮個性思維,給與及時鼓勵。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有效發展學生思維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注意事項
1、合理分配小組成員
教師在進行分組前,要對班級所有學生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將學生按照成績、性格、性別、能力等方面進行科學分組,確保小組成員各方面的能力與水平都保持均衡,小組之間良性競爭。
2、確定小組學習目標
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共同的學習目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要給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生才知道學習方向,鼓勵成員團結合作,培養學生團隊意識與學習信心。
3、教師發揮引導作用
開展小組學習,教師不能放任不管,要在一旁及時引導,深入各個小組之間,對學生討論過程進行指導、監督,保證學生討論方向不發生偏離。
4、合作與獨立并存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有效表達每個人的看法,也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后再進行合作討論,與他人的不同思維進行碰撞,產生新的火花。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分析
1、確保科學分組
要確保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前提條件是組建科學的小組。有的教師會根據就近原則,前后桌為一組進行,但是在通常的班級內,學生的座位順序是根據個子的高低安排的,這樣的學習小組顯然是不合適。教師要根據一定的規則,進行合理科學分組,每組3-6個人,組內成員都有每個人的責任,選擇成績較好、有組織能力的擔任組長,有操作員、記錄員、匯報員等,每個人分工不同,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小組討論,而不是有人活躍有人只是等待他人的討論結果。
2、培養傾聽習慣與合作實踐
合作學習不是單人的活動,是作為團體進行的。成員之間要有交流與合作,學生要會傾聽他人的意見,才能與自己的看法想比較。善于傾聽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學習方法。養成一人發言,其他人認真傾聽的習慣,促進成員之間的有效交流。小組合作學習重點在合作,個人的想法是片面的,只有合作一起,思維才是多種多樣的,學生才能更好的拓展自己的知識層面。
3、在恰當時機進行合作學習
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也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有小組合作學習的必要,既然開展小組學習,就要有討論的價值和探索的必要。恰當的時機有助于小組學習的順利開展。比如學生在個人思考無法完成時,在答案多樣時,在學生意見分歧比較大時,這些時候比較適宜采取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小組內冷靜思考,理智分析。數學的內容比較抽象化,一個人的認知往往有局限性,不能回答全面,可以安排小組討論,從而使學生看待數學問題更加深入、全面,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
但是,需要注意的時,在開展小組合作前,必須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己思考,合作學習是在他人的幫助下才有價值,但是這不等同于吸取他人的思維與結果。教師要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要怕出錯,其他同學可以及時補充與糾正。
4、科學合理的評價
在匯報小組合作學習的結果時,教師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與合作者,合作學習是否成功,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評價。教師對小組成員在討論過程中的表現和結果進行有效評價。在評價中,多用鼓勵性語言,促進學生探究意識,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信心,為學生進行及時指導。
結語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學習方法,需要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持之以恒的進行,需要教師科學指導,及時點撥。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教師要科學的劃分學習小組,對小組討論過程及時掌控,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激發學生興趣,科學評價小組結論,提高小組學習的有效率。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積極調動學生參與各項教學活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郭海軍.小學數學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1,5
[2]方坤珠.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福建教學研究,2010,9.
[3]劉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讀寫算,2015,5.
[4]朱延軍.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J].科學大眾,2011,2.
[5]曹亞軍.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幾點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