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麗(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41)
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構建實踐與研究
李麗
(齊齊哈爾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41)
摘要:現如今,我國的醫療設備在質量上存在著下降的趨勢,而且由醫療設備質量而引起的隱患關系風險層出不窮。在對衛生裝備質量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可以看出,我國進行了多處的試點工作,在提升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方面達到了一定的標準。本文中,筆者主要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實踐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夠給相關的工作人員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風險管理;臨床應用;質量管理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的高效發展,醫療設備的體系和規模都在不斷提升,衛生裝備的發展前景比較廣闊。而且,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中,相關的工作人員還進行了深入研究,一些相關的理念、技術和對策等都得到了不斷的提升。另外,經過反復地論證,相對比較科學和完善的控制管理系統也得到了高效的構建,在建立相應醫療設備控制模型的基礎上,提升了醫療體系構建的高效性。
1.1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的改變與內涵。所謂的質量控制最早體現在工業制造領域,其最終的目的是在對產品和服務質量進行控制,其中包括對控制對象,控制標準以及控制方式等等。在對醫療設備進行控制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到醫學和管理學的相關內容。另外,還應該以工程技術的相關手段來保證患者的安全性,最終提示醫療設備應用的系統性。但是在設備質量控制進行的過程中還會涉及到不同方面的風險問題,需要對相關的風險進行分析、評分和控制。設備質量控制應該從采購的環節入手,做好質量的檢測工作。具體來說,需要經過計劃制定,選型論證以及招標采購和安裝驗收等不同的環節。另外,在質量控制的過程中,還需要對相關的工作人員、制度標準以及醫療行業的相關標準來進行。做好對從業人員的培訓工作,經過嚴格地考核工作來提升工作人員的自身素質和職業技能。醫院還應該積極完善從業人員的上崗制度。醫療設備的改進和完善工作不能夠避免質量確認的環節,需要以全面的角度來對醫療設備的質量進行控制。
1.2醫療設備質量控制系統模型的構建。所謂的PDCA循環模型又稱為戴明循環,醫療設備質量管理標準的持續改進和循環的相關理念應該作為建模的主要原則。從質量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這種循環模型比較適用于所有的程序。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標準下,應該積極地借鑒戴明循環模型,從醫院的醫療設備保障工程中出發,建立基本的模型。
2.1認真準備。從各個醫院的試點工作中可以看出,在具體的質量管理工作中,首先建立了以院長和副院長為主的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領導小組。在實際的領導部署工作中應該在動員部署,計劃部署以及規范評審工作方面來進行監督和落實。在此過程中,需要根據相關設備質量檢測標準來進行。另外,還應該以基本的培訓基地為主,建立相關的醫學工程保障設施。加強資金的投入,實現試點工作的規范性和穩定性。另外,在對呼吸機、麻醉劑以及監護儀進行采購的過沉重,要使得設備的各項參數符合相關的要求。另外,還需要對設備進行全面地檢驗,還需要在準備環節加強驗證的次數,做好修改工作。
2.2組織實施
2.2.1質控對象的確定。在實際的醫療設備質量控制方面,醫院在對各項設備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嚴格按照相關的醫學理論和管理實踐的標準來進行。在試點的過程中,風險的等級相對較高,而且要求也相對比較嚴格。醫院的數量,可是的分類以及各種醫療設備的應用都應該通過用電安全的檢測工作。而且在開展設備監控的過程中,要對質量監控對象進行明確。這樣質控工作才能夠有針對性,有重點地進行。
2.2.2質控手段的選擇。從質控手段上看,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具有較為豐富的內涵,而且醫療設備的采購和質控都應該符合香瓜的質量控制標準。在實際的組織實施的過程中,不能夠僅僅地局限于試點工作的各項條件,盡量實現質控工作和醫院管理體系之間的相互協調和融合。而且,各個階段的技術手段的實施都英愛以質量檢測工作為主。
2.3結果分析。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選擇了四家試點醫院,從設備列表的合格率上看,4家試點醫院的醫療設備中,不合格率排前五名的設備分別是呼吸機、麻醉劑、除顫器、輸液泵以及高頻電刀,其各自的不合格率依次為44%、36%、19%、16%、12%。
2.4問題處置。對于醫療設備的質量控制工作來說,主要采用的措施如下:第一,通過維護、修理和校準工作可以看出,主要是以吸收不合格的醫療設備為主,這樣可以減少對患者的危害程度。第二,對不合格的設備進行反復地維修,如果設備達不到工作的標準,就應該堅決地停用。第三,需要建立臨床工程的培訓制度,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同時對醫療設備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檢測方式進行明確,并且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第四,對各項制度和標準進行完善。做好與供貨廠商的溝通和交流,保證設備各項參數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在設備得到廠家確認之后再進行應用。
3.1有利于提高醫患安全。試點工作中要有針對性地采取了有力的整改措施,消除了大部分隱患,使醫院各級領導、臨床科室和醫工部門都深刻感受到了開展醫療設備質控的必要性和價值。
3.2必須加強法規制度建設。目標和方案制定符合實際,需要從法規、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入手,不斷提高認識,樹立新的醫療質量觀,不斷增加資源投入,不斷提高全軍醫療設備質量控制水平,以促進軍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
醫學計量體系經過幾十年運行和發展,相對已經比較成熟,有較為完善的組織體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醫療設備質量控制體系的構建,可以在醫學計量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基礎上,結合質量控制活動本身的特點和規律,進行必要的調整和改進,從而快速建立一套切實可靠的運行體系,有效保障醫療設備質量和安全醫療設備對于提高診斷和治療水平、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提升醫院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打造醫院品牌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盧愛國.加強醫療設備管理的幾點做法[J].醫療衛生裝備,2012(09).
[2]李正祥.淺談現代化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的重要意義[J].中國醫學裝備,2012(03). [3]麥青.淺談基層醫院醫療設備的質控管理[J].醫療裝備,2012(01).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