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好好
(內蒙古師范大學經濟學院,呼和浩特 150100)
合肥是全國著名的家電城市,與順德、青島并稱三大家電生產基地。美菱、榮事達、TCL、海爾、長虹等全國乃至世界著名品牌均在合肥落戶,四大家電產量連續多年蟬聯全國首位。
合肥家電產業配套實力強勁,由此產生巨大的聚集效應。據悉,合肥目前擁有家電企業與配套企業超過五百家,配套能力達到70%以上。在強大的生產與配套能力下,輔以優秀的設計與檢測能力,到2015年底,合肥家電工業總產值將超過二千億元,四大家電產量超過1.2億臺套,逐漸向著“全球家電制造中心”穩步邁進。本文將運用“波特模型”來具體研究分析合肥家電產業競爭力,并對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提出相應的建議。
波特鉆石理論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戰略管理學家邁克爾·波特于1990年提出的(如圖所示),用于分析區域競爭力形成的核心機制?!安ㄌ啬P汀钡闹行乃枷胧菂^域競爭優勢,主要是由需求狀況、生產要素、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對手、支持產業和相關企業、政府與機會等六大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取得的。

圖 波特鉆石理論模型
2013年,隨著國家對于家電產業政策的調整,“家電下鄉”與“節能補貼”政策的結束,我國家電行業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冷淡期。雖然市場有所波動,但根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3年1至11月份,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仍然累計同比增長15.7%。其中主要有幾種因素不可忽視:一是近幾年來,中國婚齡期人口處于上升期,新婚家庭作為家用電器第一次購買的主要群體,仍將是家電需求的主要推動力。二是我國家電產業所生產產品全面的升級換代,高科技、更環保、個性化的一批產品將逐漸成為家電市場的主力。數據顯示,電冰箱3門、多門、對開門合計零售量比重,從 2011年的26.5%、2012年的 30.5%上升到2013年的48%,從中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家電的功能需求不再單一。三是隨著家電普及程度的提高以及部分家庭家電的更新換代,家電業進入更新消費階段。事實證明,在市場競爭的作用下,家電行業的發展戰略逐漸走向迎合消費者需求,依靠科技創新提高產業競爭力,提升產品需求量的全新階段。
1.科技研發??蒲屑夹g創新在當今已經越來越成為企業成敗的關鍵所在。只有堅持對科技研發的不斷投入,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合肥家電企業中,美的、美菱公司逐漸向超低溫、節能型、靜音型方向發展,逐步增加中高檔冰箱在所有產品中所占比重。榮事達等公司積極研究靜音波輪式全自動洗衣機、攪拌式洗衣機等高科技洗衣機,與此同時逐步發展納米抗菌材料洗衣機。格力等公司主攻變頻控制等技術,大力開發多功能與個性化產品,以適應當今社會時尚與環保的發展主流。在科技研發上的不斷努力,將使合肥家電行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2.人才優勢。家電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豐富的人力資源儲備。2012年底,合肥市家電行業從業人員數量近十萬人,專業人員數量約占20%。合肥市普通高校、中專與技工學校數量為106所,普通高校、中專與技工學校畢業生人數為156561人,普通高校、中專與技工學校在校生人數為549594人。應該說,人力資源儲備量豐富是合肥家電產業得以迅猛發展的重要因素。
配套率是家電產業成本與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家電產業配套率高,產業布局合理,就可以形成降低運輸成本,市場反應快,信息技術合作密切等優勢。家電產業配套產品包括:壓縮機、電機、金屬件、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線板等。目前,合肥市家電產業配套率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程度。其中本地平均配套率為50%,洗衣機、冰箱、空調分別為60%、65%、70%。已經形成了從研發到核心配套件制造、組裝、物流、售后的完整產業鏈,擁有極強的產業競爭力。
1.國際產業轉移。進入21世紀,全球家電產業穩步發展,其中北美、亞歐區域的產量之和已經超過世界總產量的80%。隨著工業國家的產業結構升級調整,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正在逐步承接由工業發達國家逐步轉移的家電生產制造中心地位。隨著產業轉移,中國、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在家電生產上的地位已經超過傳統發達國家。
2.國內區域競爭。順德、合肥和青島市是中國三大家電生產基地。其中合肥的優勢主要在創立大家電自主品牌,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形成品牌效應,增加產業規模。順德主要以承接海外加工制造為基礎,在生產小家電的基礎上,逐步向大家電邁進,于此過程中創立了一批如美的、TCL為首的家電名企。青島市以政府支撐為主,創立了海爾、海信等自主名牌,并逐漸向多元化領域發展。
1.指導思想。積極落實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建設合肥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以及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政策試驗區,依托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堅持自主創新,持續推動家電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合肥市家電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2.發展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市場主動與政府推動相結合。二是自主創新與擴大開放相結合。三是重點突破與集聚發展相結合。四是突出配套與均衡發展相結合。
3.發展目標。到2015年,合肥市家電產業工業總產值超過二千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在產品規模上要形成大家電總體產量一億二千萬臺,家電產品本地配套率達到80%以上,核心配套件配套率達到85%以上。在企業結構上兼顧大型、小型企業協同發展。在技術研發投入上爭取達到年均增長30%,并新創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5個,提高研發、設計制造與配套能力。
合肥家電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建設皖江城市帶和合肥經濟圈為契機,堅持集約用地,產業集聚,布局集中,拓展生存空間,合理進行產業布局,合肥市當前產業園分布現狀主要分西部、西南部、東部、東北部四個方向,要充分利用現有基礎設施,整合各方面資源,爭取吸引更多有競爭力的企業入駐合肥,以形成產業集聚效應,爭取將合肥打造成為全球家電中心。
合肥家電企業中除了本土品牌美菱和榮事達以外,還包括海爾、長虹、美的、格力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品牌集中度居全國之首。隨著合肥家電產業在全國龍頭地位的不斷加強,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授予“中國家電產業基地”稱號。但也應該看到,品牌集中度高的優勢不僅僅合肥具有,其他著名家電城市如順德、青島也均為品牌聚集度非常高的城市。而家電產業作為技術、資金密集度高的產業,與城市本身粘結程度并不高,如何留住家電名企,如何能將“合肥”與“家電產業”兩個詞緊密、有機的連接起來,讓合肥自身成為家電產業的“品牌”,是目前的當務之急。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合肥自身軟硬件設施的協調發展。大力投入到相關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各方面發展提供政策與資源上的便利。努力搭建合肥家電高峰論壇,做好家電產品宣傳與招商引資活動,大力宣傳合肥與合肥家電,為企業信息交流與投資貿易搭建有力平臺。
[1] 許根宏.合肥躍居全國家電產業之首[N].安徽日報,2011-02-06.
[2](美)邁克爾·波特.競爭戰略[M].陳小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