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中華,王 鵬
(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哈爾濱150080)
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評價研究
——基于黑龍江省2002~2011數據的實證分析
汪中華,王 鵬
(哈爾濱理工大學經濟學院,哈爾濱150080)
黑龍江省在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中,應該采取有力措施及制定相應政策來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確保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穩定發展。
城鎮化;生態環境;協調度;協調發展度
城鎮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整體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三十五年來,中國城鎮化進程取得了重大成果。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2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由17. 9%上升至52.6%,這意味著在過去的34年里,中國的城鎮化率總共提高了35個百分點,平均每年要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黑龍江省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城鎮化也處在快速發展之中,2011年人口城鎮化水平達到56.5%,非農產業就業人口比重達57.5%,均高于國家平均水平。但是黑龍江省長期處于資源依托型經濟發展模式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由經濟發展導致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也日益凸顯。為了緩解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只有選擇新的發展模式,使得農村城鎮化水平提高的同時,農村生態環境也不斷地得到改善。本研究即利用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回歸分析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法,定量對黑龍江省的城鎮化-生態環境系統的協調發展狀況進行全面、正確地評價,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合理的、切實可行的可持續城鎮化發展戰略提供參考。
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與生態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兩個指標體系均屬于復雜的多變量指標體系,在構建指標體系的時候遵循針對性、區域性、動靜結合、可操作性的原則。本文選擇的指標體系(見表1-1)。
(一)樣本標準化
1.逆向指標的同趨勢化。用逆向指標的倒數代替原指標。
2.標準化。考慮到原始指標數據間的量綱差異并且指標間數量級也存在較大差異,為了方便進行匯總比較,利用SPSS對原始指標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設對n個個體,每個個體有p個變量Xi1,Xi2,…,Xip,(i=1,2,…,n),將每個變量按標準化公式(見2-1式)進行處理,即:

其中:X為均值,s為標準差

表1-1 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復合系統的指標體系
(二)計算體系的綜合發展水平

(三)計算城鎮化系統與生態環境系統的靜態協調度
利用樣本數據,結合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求出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各自的綜合水平值并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回歸方程,然后利用回歸方程求出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協調值。
反映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兩個系統之間的靜態協調模型US(x,y):


式中US(x,y)表示靜態協調度,u(x/y)表示x系統對y系統的協調度,u(y/x)表示y系統對x系統的協調度,x表示x系統的綜合發展水平實際值,表示x系統綜合發展水平協調值,s2表示x系統綜合發展水平的均方差。

表2-1 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度類型及判別標準
(四)計算城鎮化-生態環境系統的協調發展度
反映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兩個系統的動態協調度Ud(t):

其中,US(t-T+1),US(t-T+2),…,US(t-1),US(t)是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系統在 (t-T)~t這個時間段各個時間點的靜態協調度。設t2>t1(t1、t2為任意兩個不同時間點),若Ud(t2)>Ud(t1),則表示所研究的系統始終處在動態協調發展狀態。
按照所選的指標體系,選取黑龍江省2002-2011年的指標數據。根據公式2-2和公式2-3求出黑龍江省城鎮化水平(X)與生態環境綜合發展水平(Y),利用EVIEWS軟件對城鎮化綜合水平和生態環境綜合水平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自變量對因變量具有顯著的線性影響,所以本文采用線性擬合方法來處理城鎮化和生態環境的數據,得到以下方程:

回歸方程中,可決系數R2等于0.91,這說明所建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擬合較好;另外,方程中F值為80.99,F值很高,這就說明城鎮化綜合水平對生態環境綜合水平有顯著影響,生態環境水平也對城鎮化綜合水平有顯著影響。基于這些條件,求出兩個系統的的各項指標數據,詳細計算結果見(表3-1)。
根據表(3-2)的計算結果,結合協調度分析,2002年~2011年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靜態協調度發展趨基本平穩。從2002年到2011年,每一年的靜態協調度均大于0.85,為協調發展,尤其在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這七年的靜態協調度超過0.95,達到優質協調,2002年、2010年和2011年的靜態協調度小于0.95且大于0.85,為協調狀態。從表(3-2)可以看出,動態協調度的發展趨勢呈現基本不遞減狀態,但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的數據顯示,該三年的動態協調度較上一年都有所下降,即:Ud(2007)>Ud(2008)、Ud(2009)>Ud(2010)、Ud(2010)>Ud(2011)。

表3-1 城鎮化及生態環境兩個系統的各項指標值
縱觀2002~2011年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靜態協調度數據,結合統計方法,可以得到靜態協調度的均值為0.970,方差為0.00089,這就說明黑龍江省在2002~2011年間的城鎮化與生態環境靜態協調度雖然有一定起伏,但是始終處于較為穩定的協調狀態之中。另外,2005年的靜態協調度達到峰值0.998、動態協調度也達到相對較高0.976,2009年的動態協調度達到峰值0.980、靜態協調度也達到較高的0.997,因此,黑龍江省在制定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的決策時,可以參照2005年及2009年的相關政策。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狀況良好,但是也不能忽視一些存在的問題。從表(3-1)可以看出,2002年~2011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綜合水平值逐年遞減,也就是說,隨著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的綜合水平每況愈下,2009年~2011年間,靜態協調度和動態協調度都有下降趨勢,未來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不容樂觀。因此,黑龍江省在推動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中,應該采取有力措施及制定相關政策來加大對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投入力度,確保農村城鎮化與生態環境協調穩定發展。
[1] 田金平,劉 巍,等.中國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2,22(7):60-66.
[2] 李廣明,黃有光.區域生態產業網絡的經濟分析—一個簡單的成本效益模型[J].中國工業經濟,2010(2):5-15.
[3] 丁志國,趙宣凱,等.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基于資源配置效率的產業升級方向與路徑選擇[J].中國工業經濟,2012(9):19-30.
[4] 范 進,趙定濤.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協調性測定及其影響因素[J].經濟學家,2012(5):62-67.
[5] 葉素云,葉振宇.中國工業企業的區位選擇:市場潛力、資源稟賦與稅負水平[J].南開經濟研究,2012(5):94-110.
[6] 彭紅碧,楊 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科學內涵[J].理論探索,2010(4):75-78.
[責任編輯:蘭欣卉]
F290
A
1005-913X(2015)02-0016-02
2014-12-15
汪中華(1970-),女,哈爾濱人,教授,研究方向:應用經濟學;王 鵬(1991-),男,湖南郴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應用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