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及代謝性疾病·
血清pro-BNP和纖維蛋白原聯合檢測在老年高血壓腦出血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甘露醇治療效果評價中的作用
劉文鎧
(汕頭市潮南區人民醫院內一科,廣東汕頭515144)
摘要〔〕目的探討血清B型鈉尿肽前體(pro-BNP)和纖維蛋白原(FIB)聯合檢測對老年高血壓腦出血(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甘露醇治療效果的評價。方法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該院收治的老年HICH常規出血治療后并發腦水腫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查體者作為對照組。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兩組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并檢測兩組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評分。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均接受甘露醇治療。治療第1、2、4、6、8、10天復查以上項目。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清pro-BNP、FIB水平和NHISS評分并采用ROC分析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對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預測作用。結果觀察組治療前血清pro-BNP、FIB水平、NHISS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1、2 d的血清pro-BNP、FIB水平、NHISS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而治療第4、6、8、10天的血清pro-BNP、FIB水平和NHI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P<0.05);ROC分析結果顯示,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預測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靈敏度、準確性等均較單獨檢測血清pro-BNP或血清FIB水平高(P<0.05)。結論老年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均較高,治療后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血清pro-BNP和FIB水平,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對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預測價值良好,可用于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甘露醇治療對神經功能影響的預測。
關鍵詞〔〕pro-BNP;纖維蛋白原;聯合檢測;高血壓腦出血;腦水腫;甘露醇
中圖分類號〔〕R54〔文獻標識碼〕A〔
第一作者:劉文鎧(1973-),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普通內科方面的研究。
高血壓腦出血(HICH)可造成神經功能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嚴重者甚至可影響腦干等組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甘露醇是經典脫水劑,可治療各類原因引發的腦水腫且可取得較好的療效,但其在HICH繼發腦水腫中的療效需進一步評估〔3〕。有研究表明,纖維蛋白原(FIB)及B型鈉尿肽前體(pro-BNP)可能與腦出血患者病情有關〔4,5〕。然而目前國內外關于FIB并發腦水腫患者FIB及pro-BNP的變化及其與甘露醇治療效果的關系研究報道甚少。本研究擬分析HICH并發腦水腫患者血清FIB和pro-BNP水平的變化及甘露醇治療對其影響,并分析血清纖維蛋白原及PRO-BNP水平與甘露醇對FIB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預測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HICH血腫抽吸術后并發腦水腫患者40例作為觀察組,另選取30例同期老年健康查體者作為對照組。實驗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且入選者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入選標準〔6〕:①患者均具有0.5~20年的高血壓病史且高血壓分級均為3級;②患者均于HICH發病后1 d內入院治療且出血量均大于30 ml;③患者均接受常規出血治療,且術后1 w內出現病情加重經診斷為繼發腦水腫。排除標準〔7〕:①合并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②合并嚴重肝腎疾病患者;③其他原因導致的腦出血患者。觀察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61~87歲,平均(68.86±9.45)歲,體重41~68 kg,平均(51.89±6.74)kg。對照組男14例,女16例,年齡60~86歲,平均(69.21±9.88)歲,體重40~69 kg,平均(50.91±6.88)kg。兩組性別、年齡、體重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患者均于HICH后接受常規出血治療,且于治療1 w內繼發腦水腫。所有患者均于腦水腫發病后1 d內接受20%甘露醇治療,125 ml/次,給藥方式為快速靜脈滴注。根據血腫大小和占位效應確定患者每天甘露醇次數,出血量低于50 ml且(或)中線移位低于1 cm者每天使用甘露醇2次,出血量超過50 ml且(或)中線移位超過1 cm者每天使用甘露醇3次。治療5 d后根據患者顱內壓和臨床癥狀調整甘露醇用量和次數。患者均接受為期10 d的治療。
1.3檢測方法對照組于入選次日和觀察組于治療前、治療第1、2、4、6、8、10天抽取靜脈血5 ml,以5 000 r/min離心10 min后取上清液置于-20℃恒溫箱中保存待查。血清pro-BNP和FIB水平的檢測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酶標儀為美國thermo MK3型酶標儀,試劑盒均由瑞士羅氏公司提供,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和相關儀器說明進行。所有患者均于血清pro-BNP和FIB水平檢測后5 min內進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評分的檢測。
1.4評價方法腦卒中神經功能檢查而設定的量表共包含15個項目:神經系統檢查、精神狀態檢查、感覺功能、瞳孔反應和足底反射檢查等,檢測均于2 min完成且具有較好的效度和可操作性。分值越高,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越嚴重。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和q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并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
2結果
2.1治療前兩組血清pro-BNP、血清FIB水平和NHISS評分比較觀察組治療前血清pro-BNP〔(195.62±325.68)pg/ml〕、FIB〔(4.25±1.45)g/L〕水平和NHISS評分〔(21.58±5.89)分〕均高于對照組〔(87.47±48.95)pg/ml,(2.41±0.84)g/L,(3.16±1.58)分〕(P<0.05)。
2.2觀察組治療不同時間后的血清pro-BNP、FIB水平和NHISS評分比較與治療前比較,觀察組治療1、2 d的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及NHISS評分升高,而治療第4、6、8、10天均降低(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治療不同時間后的血清pro-BNP、
與治療前比較:1)P<0.05
2.3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預測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ROC與單獨檢測血清pro-BNP或血清FIB水平比較,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預測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靈敏度、準確性等均較高(P<0.05),見表2和圖1。

表2 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預測

圖1 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預測HICH 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ROC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不斷增加。高血壓作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其患者極易因血壓的異常增高而發生腦出血,繼而引發腦水腫及腦局部缺血的發生,可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造成殘疾的發生,嚴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8,9〕。甘露醇是常規脫水劑,可用于腦水腫的治療且療效較好〔10〕。但亦有研究表明,甘露醇治療HICH繼發腦水腫亦可進一步加劇腦出血和腦水腫病情,其在HICH繼發腦水腫中的應用效果需進一步研究證實〔11〕。HICH和腦水腫可造成局部腦缺血及腦組織和神經的壓迫而引發神經功能損傷,可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12〕。有研究〔13〕表明甘露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恢復。FIB作為纖溶系統重要指標之一,可在凝血級聯反應總發揮促進作用,可反映患者纖溶活性和凝血功能的變化。pro-BNP是BNP的裂解產物,具有與BNP相似的功能,且半衰期長、穩定性和血清濃度均較高,可較BNP更好地反映高血壓等疾病的病情變化〔14〕。有研究表明,pro-BNP和FIB水平可能與其腦出血和繼發疾病相關〔15,16〕。
本研究結果顯示,HICH后繼發腦水腫患者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均較高,其可能機制是HICH激活患者的纖溶系統,引發其纖溶活性短期增強的現象,而FIB作為纖溶活性的重要指標之一,其水平亦出現應激性和代償性的增高;BNP主要由心室細胞產生,高血壓和腦水腫可間接影響其患者心室壁的張力和容量負荷,引發BNP合成和分泌的增加,且BNP可參與顱內高壓等腦內病理變化,HICH及腦水腫造成的顱內高壓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BNP的合成和分泌,而pro-BNP作為BNP的裂解產物,其血清濃度可隨著血清BN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經甘露醇治療后,HICH后繼發腦水腫患者血清pro-BNP和HICH水平可在短期內出現應激性的增高,治療4 d后患者血清pro-BNP和纖維蛋白原水平逐漸降低至接近正常水平,且患者的NHISS評分亦隨之降低,患者神經功能得以改善,提示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可能與患者的神經功能情況相關,甘露醇可能通過影響患者的纖溶系統和減少血腫對神經和腦組織的壓迫從而降低疾病對患者血清pro-BNP和FIB水平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檢測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可較好地預測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損傷情況,可用于甘露醇對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神經功能影響的預測和評估。由于本研究的樣本量小且觀察時間較短,因此明確甘露醇治療對HICH后并發腦水腫患者血清pro-BNP和FIB水平的影響及其血清pro-BNP和FIB水平對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的預測效果需進一步大樣本量的長期研究。
4參考文獻
1Lakicevic G,Arnautovic K,Muzevic D,etal.Cerebellar glioblastoma multiforme presenting as hypertensive cerebellar hemorrhage:case report〔J〕.J Neurol Surg Rep,2014;75(1):e117-21.
2李芳芳,羅丹,謝鵬,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短期預后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423-4.
3張金華,周巍,劉紅燕,等.利百素凝膠對甘露醇靜脈滴注致靜脈炎的影響及作用機制〔J〕.重慶醫學,2012;41(31):3347-8.
4Davenport R.Coagulopathy following major trauma hemorrhage:lytic,lethal and a lack of fibrinogen〔J〕.Crit Care,2014;18(3):151.
5Nyberg C,Karlsson T,Ronne-Engstr?m E.Predictors of increased cumulative serum levels of the N-terminal prohormone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4 days after acute spontaneou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J Neurosurg,2014;120(3):599-604.
6姜子榮.立體定向手術抽吸對腦出血伴發腦水腫治療的臨床應用研究〔J〕.現代預防醫學,2012;39(23):6329-30.
7Kono K,Terada T.Simultaneous bilateral hypertensive putaminal or thalamic hemorrhage:cas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Turk Neurosurg,2014;24(3):434-7.
8唐羲,唐成林,徐放明,等.頭針聯合體針對亞急性期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的影響〔J〕.針刺研究,2012;37(6):488-92.
9Qureshi AI,Palesch YY,Martin R,etal.Interpret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in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trial (INTERACT Ⅱ)〔J〕.J Vasc Interv Neurol,2014;7(2):34-40.
10鄧元央,黃海能,韋桂源,等.β-七葉皂苷鈉聯合甘露醇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21):2484-6.
11郭宏偉,黃磊,劉雪芳,等.托拉塞米與呋塞米對急性腦出血患者腦水腫影響的對比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8):838-41.
12王彬,彭超,周沐科,等.中國西南地區顱內靜脈竇血栓形成患者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J〕.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5(3):515-8.
13李海濤,王文,肖淳,等.小腦幕切開對緩解側裂區膠質瘤術后腦水腫及降低顱內壓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3;39(3):162-5.
14王文武,李向平,劉玲,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漿N末端B型利鈉肽原水平與左心功能的關系〔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4):54-7.
15蘇海,張毅,陳皓,等.高血壓腦出血老年患者血漿腦鈉肽變化和腦水腫的關系〔J〕.重慶醫學,2013;42(25):2975-6,2980.
16殷俊,陳磊,翟國鎖,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微創手術后繼發腦水腫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54-6.
〔2014-09-19修回〕
(編輯李相軍/滕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