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課改改革的不斷實施與執行,對小學教育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沖擊,出現不少寄宿小學,小學生不僅在學校學習,而且還在學校住宿和生活,只在周末與假期回家,在學校的閑暇時間較多,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些閑暇時間開展活動。本文主要針對寄宿小學閑暇活動的類別作重點分析和研究,并列出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
【關鍵詞】寄宿小學;閑暇活動類別
在寄宿制小學模式中,學生在學校除學習之外,由于不外出、不回家,閑暇時間較多,能夠為家長接觸后顧之憂,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通過閑暇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可以增強小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以群體意識。所以,小學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閑暇時間,組織他們開展和參加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幫助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走跑、跳躍類閑暇活動
在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教師在安排閑暇活動時,可以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從最基本的走跑和跳躍類閑暇活動開始。現階段,在寄宿小學中,安排的走跑和跳躍類閑暇活動主要包括:老鷹捉小雞、貓捉老鼠、丟手絹、捉迷藏和抽陀螺等,這類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相對簡單,而且符合他們的天性,不過小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指導或幫助。例如,在老鷹捉小雞活動中,教師應選出兩個體格相對健壯的學生,一人當老鷹,一人當雞媽媽,另外的學生當小雞,然后開始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時刻提醒雞媽媽注意保護小雞,在跑跳過程中要注意安全;再如,在抽陀螺活動中,部分小學生可能技術有限,無法發動陀螺,此時,教師應提供援助,幫助他們把陀螺發動起來,并指導學生掌握發動陀螺的技巧,幫助其樹立自信,獲得成功的喜悅與一定的滿足感,同時也能夠在無形見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際的距離,使師生關系更加和諧。
二角力、對抗類閑暇活動
對于寄宿小學的學生來說,他們的主要學習與生活場所就是學校,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小學生在學校的閑暇活動。不少小學生比較喜歡角力與對抗類的活動,特別是對于男生來說,更加熱衷與參加此類活動,通過角力與對抗,可以展現自己的男子主義與英雄氣概,比較符合小學生的競爭心理,常見的角力與對抗類活動有頂氣球、擲沙包、斗雞、打彈弓和拔河等,有的活動需要教師引導他們組織和開展,進行分組和制定規則等,這些活動雖然以比拼力氣為主,但是也需要一定的技巧。例如,在頂氣球活動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提前準備好氣球,并把學生分為多個比賽小組,由教師負責把氣球吹好,拋出,并注意維持活動規則和活動秩序,避免他們誤傷同學。
三、娛樂、表演類閑暇活動
小學生正處于關鍵的身心發展與意識形成時期,往往比較喜歡模仿別人,并且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所以小學教師可以針對寄宿學生安排一些娛樂、表演類的閑暇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童年的快樂,以及享受無憂無慮的小學生活,同時,娛樂、表演類的活動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天性,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常見的娛樂、表演類的閑暇活動主要包括指鼻子、捻捻轉、剪刀石頭布、擊鼓傳花和蒙眼作畫等,不過,教師需要做好組織工作。例如,在擊鼓傳花活動中,教師應要求所有小學生全員參與,圍成一個圈,隨機指定一名學生傳花,自己在擊鼓的同時唱歌,對學生的節目表演則不受限制,可以是唱歌、背誦古詩、分享名言警句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
四、手工、雜藝類閑暇活動
小學生雖然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有限,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是思維較為活躍,并且想法千奇百怪,對于很對新鮮事物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望,手工、雜藝類的閑暇活動對于他們來說,雖然難度稍大,但是卻能夠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發散他們的思維,有利于文化課知識的學與掌握。在寄宿小學中常見的手工、雜藝類閑暇活動包括翻花繩、折紙飛機、剪紙、堆雪人和抓子兒等,這些活動主要考察學生的智力水平與思維能力,在必要時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提示或指導。例如,在折紙飛機活動中,部分低年級學生可能無法掌握折紙飛機的技巧,或折出的紙飛機質量較差,此時,教師應從旁協助,幫助他們提升折紙飛機的水平,讓學生愉快的參與閑暇活動;再如,在堆雪人活動中,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共同參與活動,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與教師之間的地位是民主、平等的,教師也能夠借此提升自身的親和力,在小學生心中產生一個良好的形象。
五、總結
總而言之,針對寄宿小學的閑暇活動,教師應充分依據學校寄宿的實際情況以及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指導小學生小學生參加閑暇活動,為他們營造一個快樂的童年,并促使小學生在參加閑暇活動的過程中學習部分文化課知識,同時培養他們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