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龍海
【摘 要】生態課堂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力求在教學中通過和諧課堂氣氛的創設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參與,在教師的引導下能主動去思考、去探究,去獲得化學知識構建的課堂。構建生態課堂,在課堂中一切因子都要圍繞學生這一主體而展開,結合高中化學實踐來看,構建生態課堂,其中教師、學生和環境因素是關鍵之所在。
【關鍵詞】高中化學 ?生態課堂 ?環境 ?教師 ?學生
“生”指的是“學生”,“態”則指向于形態、動態,“生態課堂”更多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平衡和諧關系。在生態課堂中,影響課堂的因素的多方面的,如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師生間的關系、教學方法等,而仔細分析不難發現,環境、教師、學生無疑是最為關鍵的因素。為此,文章就結合高中化學課堂實踐對化學生態課堂的構建做簡單分析。
一、環境應該是開放的,多元化的
“關起門來上課”是傳統高中化學教學的常態,在這種狀態下,教師所采用的是以書本為主,以學科知識傳授為主的灌輸方法,整個課堂是封閉的,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選擇權很少,如提問、如質疑、如對知識的理解,更多是“教師說了算”。雖然學生能掌握一些化學理論知識,但卻不能靈活應用,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難以得到培養。構建生態課堂,首先要保證課堂環境是開放的,多元化的、自主的,要讓學生從封閉狀態轉入到開放狀態。
開放的環境構建首先要從教師的態度做起,要多鼓勵學生發問、質疑,要以平等的眼光來看待每一個學生,要讓學生以自主自由的狀態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其次,作為化學教師要對學生有人文關懷,不僅要尊重學生,還要關注學生的差異性,多去幫助學生,由此來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課堂變得更加開放。最后,開放的環境還指向于對教材的應用,教學中應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縛,而要引導學生從廣闊的生活中去探究化學,以生活素材來引導學生構建化學知識。
二、教師是主導,和諧關系是基礎
生態課堂首先應該是和諧的課堂,而和諧的課堂是以人際關系為基礎的。在以往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更多的教師會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是單向的信息傳遞關系,而忽視了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人與人交往基礎上的。構建生態課堂,追求的是自然、和諧,更多地需要教師在課堂中發揮好自己的組織和引導作用,積極和學生互動,去引導、幫助學生,而不是以講授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
首先,要對課堂做好系統的規劃。在授課前,在導入環節中該利用什么生活素材,探究活動中要以什么問題引導學生,課堂練習應該用哪種方式展開,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備課中都要做好規劃。如《金屬礦物的開發利用》的設計中,首先要讓學生了解金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然后對金屬冶煉的原理進行探究,最后對金屬冶煉的方法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上結合生活而對有效利用金屬資源的途徑和回收方法進行歸納。其次,要注重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如《硫和氮的氧化物》教學中對酸性氧化物性質的探究,SO2具有怎樣的氧化還原性?從物質特性上推斷它由應當具有怎樣的化學性質?如何證明SO2為酸性氧化物?是否溶于水?發生了化學反應嗎?如何判斷的?根據這些問題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實驗,在實驗基礎上引導學生發言,教師再總結。
由此,教師從講授者轉變為引導者,在互動中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構建。
三、學生是主體,參與探究式核心
教學服務的對象是誰?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誰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但受傳統觀念所影響,學生的主體性被沒有得到較好的發揮,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更多教師還是依然把學生看作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要構建生態化的高中化學課堂,必須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會去合作,去分享和交流,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更好地經歷化學知識的構建過程。
首先,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可缺少。而要做到這一點,在教學中則要注重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以預習為例,教師應向學生明確目標,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并完成課前練習。如氯的自主學習中,對于氯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氯氣與金屬、氫氣、水、堿反應、氯離子的檢驗方法和氯氣的用途等基礎知識,要在預習中做到了解,這樣課堂中才能更好地參與討論。其次,在課堂中,要注重讓學生多說、多分享、多交流。如《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中對鈉的探究,先引導學生寫出Na2O2的電子式,教師再講解Na2O的性質,引導學生列舉出其主要的化學性質(Na2O+H2O=Na2OH,Na2O+CO2=Na2CO3,Na2O+2HCl=2Na2Cl+H2O)此時再追問“Na2O2也是氧化物,它能否與這些物質反應呢?如果反應情況又如何?它是否屬于堿性氧化物?”然后進入實驗探究環節。
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只有以開放的環境因素來作為支撐,讓學生從封閉的課本走向廣闊的生活,才能讓學生更加喜歡化學,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主動參與,學會去思考、去探究、去主動分析并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經歷化學知識的構建,這樣的課堂才會是和諧的課堂、生態的課堂、自然的課堂,發展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唐李銘.生態課堂——生命觀照下的高中化學課堂訴求[J]. 廣西教育,2014(14):88-89.
[2]廖淑珍. 淺談高中化學生態課堂的基本特征與構建的基本原則[J]. 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4(35):152-152.
[3]張必忠. 高中化學生態課堂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江蘇教育研究,2011(12):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