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國俠
教材,尤其是專業技能課教材,是加快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深化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支撐要素。為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職教二期攻堅提出的“推進校企專業共建、課程共擔、教材共編、師資共訓、基地共享、人才共育”和“開發100種左右校企合作精品教材”的要求,在教材建設環節把校企合作落到實處,我省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決定組織編寫出版一批中職教育專業技能課程的校企合作教材。我們現有的中職教育專業技能課教材與深化校企合作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開發中職教育專業技能課教材如何體現校企合作,筆者認為必須體現問題導向,重點突出以下幾個特點:
一、突出技術技能特點
職業教育是一個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類型,支撐這種教育類型的核心課程就是專業技能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相配套的教材,必須凸顯“技能”特點。《教育部關于制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教職成〔2009〕2號),將中職教育的課程設置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兩類。在專業課程建設上,這是我國首次將職業教育傳統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統稱為“專業技能課程”。這樣的課程分類,既簡化了傳統的課程設置,又突出強調了專業課程的“技能”特性,既是一次政策突破,又是一次理論創新。與這種“專業技能課程”理念相配套的教材的首要特點,就是凸顯“技能”特點。要凸顯專業技能課教材的“技能”特點,必須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實現專業技能課教材由以知識體系為主向以技能體系為主的跨越,以技能為核心目標,以技能為主要骨架,設計布局教材。要以“實際”“實用”為原則,盡可能增加技能內容;要以“必需”“夠用”為原則,盡量減少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課教材還要為 “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支撐,突出反映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規律,從根本上改變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以人才培養模式確定教學模式,以教學模式確定教材體例和呈現形式。教學模式主要是項目、案例、主題、任務、活動等實踐教學模式。專業技能課教材內容與呈現形式突出工學結合特點,既符合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規律,又適應企業生產實際需要。
二、突出行業指導特點
現代職業教育是產教深度融合的教育,方方面面都要突出行業特點,專業技能課教材更是重點之一。行業對職業教育專業技能課教材建設指導作用最大、最具體的,就是由行業制訂的職業資格標準。專業技能課教材要體現行業特點,首先要實現教材內容對職業資格標準的全覆蓋,目標是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無縫對接。目前要努力解決的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兩張皮、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兩張皮的現象。一套好的專業技能課教材,應該既能滿足學生獲取學歷證書的需要,又能滿足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的需要。專業技能課教材的編者,必須做到既熟悉學歷教育的教學標準,又諳熟職業資格證書的培訓標準。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要把職業資格標準化整為零,有機地、合理地分解到各門專業技能課教材中去,在不失學歷教育教材本色的前提下,嫁接上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的特色。近年來的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絕大多數競賽項目是由行業協會承辦的,競賽標準也是由行業協會制訂的。一套好的專業技能課教材,還要盡可能關注到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需要,盡量能夠涵蓋行業協會制訂的技能大賽標準,最終實現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技能大賽“一石三鳥”的目標。
三、突出企業需求特點
專業技能課教材內容要在涵蓋企業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實踐問題、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基礎上,高度關注企業生產一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等“四新”內容,筆者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及時把這些“四新”內容反映到專業技能課教材中,讓教材內容更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和實用性,更體現企業生產實際需要,更具有企業個性和職業特色。專業技能課教材內容以企業生產崗位應用為主線,培養學生完成實際工作的能力,從而縮短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的距離,以及學生與企業員工的差距,使學生的能力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實現教材內容與崗位技術“零距離”對接。教材呈現形式要突破以往傳統,敢于創新,要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任務為載體、學生為主體、能力訓練為目標,充分體現“做中學,做中教”、“做、學、教一體化”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實現學校教學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對接。除此之外,還要高度重視實習、實訓教材的開發。
四、突出信息化特點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離不開信息化。與現代職業教育相適應的專業技能課教材,同樣必須具有突出的信息化特點。一是要大力加強專業技能課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積極開發網絡課程、微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工作過程模擬軟件、通用主題素材庫,以及名師名課音像制品等多種形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積極建立動態、共享的專業技能課教材資源庫。二是要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專業技能課教材呈現形式,使教材更加生活化、情景化、動態化、形象化。三是要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開發推廣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實時互動的遠程專業技能課教學資源。
五、突出校企共編特點
突出校企共編特點就是要校企共建編寫團隊,努力改變過去專業技能課教材編者清一色是職業院校教師的做法,編寫團隊中必須有行業工程技術人員深度參與,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能手、能工巧匠深度參與。最近幾年,我省在編寫專業技能課教材中,探索試行的“1+1”雙主編制、“1:1”雙元編者制,在確保企業深度參與、充分體現企業特色上,收到了比較明顯的成效。 “1+1”雙主編制,就是一個主編是職業院校的資深教學專家,另一個主編是行業、企業技術技能專家;“1:1”雙元編者制,就是每本教材編者中的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人員數,原則上要各占一半。通過校企共建編寫團隊,保證了教材的校企合作內涵。
以去年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的正式出臺為標志,我省職業教育進入了改革發展的新階段。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需要一系列“現代要素”做支撐,支撐“要素”的“現代化”程度,決定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程度。職業教育的專業技能課教材,只有充分體現以上五個重要特點,才能真正體現校企合作特色,從根本上實現從“傳統”到“現代”的本質轉變,也才能真正給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供有力的教材支撐。 (責編 張紅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