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玉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小升初電腦派位下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
林鳳玉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中學 福建泉州 362000)
英語新課標強調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也要尊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小升初電腦派位下生源結構復雜、個體差異較大。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得到發(fā)展,分層教學勢在必行。本文旨在探討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具體做法。
電腦派位 初中英語 分層教學
從1999年起泉州市區(qū)小升初實行免試、就近劃片電腦派位升學,因此我校初中生主要是電腦派位的。生源結構復雜、學生個體差異大,很難有適合所有學生的教學策略。原有的差異隨著初中學科的增加、學習內容的加深而進一步擴大,入學一學期后學困生增多、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只有實施分層教學才能扭轉這種局面,使所有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原蘇聯(lián)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在一個班的范圍內個性的差異是各式各樣的,教師應確實了解,在班上存在不及格學生和學習最好的學生,對他們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起步絕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他們之間不僅有英語認知結構上的差異,還有個性品質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英語學習。
英語新課標(2001)強調:“學生的發(fā)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開發(fā)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教學方法,既不能適應所有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特點,也會導致兩極分化嚴重。所以教學中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也要尊重個體差異。
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論也為我們實施分層教學提供了重要依據。正是由于學生之間的水平和能力差異很大,為了讓每一位學生得到發(fā)展,分層教學就顯得尤為必要。
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個別差異出發(fā),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并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
1.學生分層
對學生進行分層是分層教學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因此入學后我就通過觀察、調查和診斷性測試等方式,了解并比較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學習效果、興趣等。然后根據差異結果,把全班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

組別 特點 比例A基礎扎實、學習主動、對英語學習有濃厚興趣 25 % B基礎不扎實,但有一定的潛能和進取心 50 % C基礎差、習慣差、不自覺,需要教師時刻關心和督促 25%
心理學表明:人的成長過程既有相對的階段性和穩(wěn)定性,又是不斷變化發(fā)展的。因此隨著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能力的發(fā)展,每半個學期要調整分層情況,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但不能公布分層情況,以免挫傷B、C層學生的自尊心,也可能助長A層學生的驕傲情緒。
2.教學目標分層
分層教學以進步為前提,層次為基礎,同教材、同進度、異要求。以仁愛版七年級Unit6 Topic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hospital?為例:要求A層優(yōu)等生熟練掌握所學的全部內容,能夠靈活問路和指路,注重培養(yǎng)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要求B層中等生識記用于問路和指路的習慣用語,著重掌握基礎知識和訓練基本技能。對C層學生則降低要求,只要掌握問路的幾種最常見表達方法及答語,能朗讀或進行簡單對話即可,他們以提高學習興趣為主。
3.分層教學
(1)課前預習任務分層
布置不同層次的預習任務,有利于完成課堂教學目標。如開始八年級Unit4 Topic2 How can we protect ourselves from the earthquake?Section C教學之前,我布置了三項預習任務:①掌握單詞的讀音、詞義和拼寫,理解重點短語,如:stay calm等。于通讀文章并回答問題:What should we do in an earthquake?③查找更多地震避險的知識。
教師要求全體學生完成任務①,無詞匯障礙的學生完成任務于,鼓勵有興趣的同學完成任務③。結果90%以上的同學完成任務①,75%以上完成任務于,約35%的學生在完成前兩項任務的基礎上積極查找有關地震避險的知識。如果要求所有同學都完成三項預習任務的話,B層學生可能畏難只完成任務①,C層學生可能因為能力達不到索性放棄,反而達不到預習的目的。
(2)課堂教學分層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活動,讓學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悅。如進行七年級Unit5 Topic1 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的課堂教學時,我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問題:①How do you usually come to school?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句型,C層學生回答出這個問題,就能得到鼓勵、體驗成功的喜悅。于How do you usually go to the zoo/park…?雖還是提問交通方式,但要用到更多的交通工具詞匯,適合B層中等生。③If you will travel to Xiamen/Beijing/Australia,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here?這個問題聯(lián)系了實際生活,讓A層學生回答,能夠增加他們的成就感提高學習積極性。
4.分層評價
評價不能只側重成績,要用差異性的科學考評方法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A層學生采用競爭評價,高標準高要求,重能力促發(fā)展;B層學生采用激勵評價,揭示不足指明方向;C層學生注重表揚鼓勵,肯定點滴進步消除自卑感(王德祥,2011)。例如,請不同層次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應給予具體、有針對性的評價,使學生產生一種被老師重視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實施分層教學是可行、有效的。它真正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理念,尊重個體差異,重視學生個性發(fā)展;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當然,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很多困難。分層教學增加了課堂跨度,教師備課難度加大、工作量增多。再者,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每一堂課都要分層教學,往往難以長期堅持。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根據不同的課型需要適時進行分層。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王德祥.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科教文匯,2011,(20)162-163
林鳳玉,女,福建省泉州市人,1985年2月,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