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燕
(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00)
聊城大學網球教學和訓練中常見的損傷及對策研究
劉建燕
(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00)
網球是一項高雅的運動,雖然在我國還沒有真正普及,但網球大眾化趨勢勢在必行,所以了解網球教學和訓練中常見的損傷,對預防網球運動的損傷有著重要的作用。該文是通過發放問卷對網球練習中運動損傷常見的損傷特征、種類、部位和造成損傷的原因的調查和分析。并對2012級網球專選班上課自身及班上同學受傷情況、原因跟班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網球運動的損傷以擦傷、扭傷等為主,且大多數體現在網球練習者的肘、腕及踝關節。損傷原因以準備活動不充分和掌握的網球技術動作不標準為主。通過查閱大量資料、文獻及本校資深網球老師總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供大家參考。
網球運動 教學訓練 損傷 對策
由于網球運動在中國普及程度不高,現在中小學基本不開網球課,社會上網球設施還比較少,幾乎只有在大學校園中網球場才比較常見,但也不是所有大學中都有,由于接觸太少而網球運動要求參與者有較高的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在教學或比賽中難免發生一些急性或慢性的運動損傷,這不僅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且影響正常教學,更妨礙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
1.1 研究對象
聊城大學大三網球專選課46名學生和大四網球專選課41名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進入聊城大學圖書館,查閱館內收藏有關網球方面書刊、雜志、文獻等資料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1.2.2 比較分析法
對回收上來問卷中的問題的答案進行統計整理并分類,做好完整的記錄工作,進行比較分析。
2.1 調查受傷源并作總結
為了調查出網球運動中哪些運動損傷最為常見與普遍,作者跟隨2012級網球專選班去上課,對在上課中受傷的學生,調查詢問他們受傷部位、原因,并根據在受傷過程中自己的觀察進行綜合分析,隨手記下這些,以便為以后的總結提供理論性的依據。從開始到結束總共跟隨上課10周,每周2節課共20節課,受傷總人數達68人。具體情況詳見表1。
表1 10周內受傷情況統計
受傷學生對受傷原因及對不同損傷一般的處理方法如下所述。
(1)擦傷。
部位:身體各個部位均有可能擦傷,尤其是關節部位和手指。
受傷原因:動作不規范。
處理方法:一般先用清水清洗擦傷處,然后買上一貼創可貼就完事了。
(2)水泡。
部位:手和腳內側。
原因:自我保護措施差。
處理方法:一般就是用熱水泡泡,盡量不再讓此部位受到摩擦,如果水泡很嚴重時就停止訓練。
(3)扭傷。
部位:手腕、腳腕、各個關節部位。
原因:準備活動做的差,不充分。
處理方法:較輕的自己活動活動就可以了,厲害的就只能到學校醫務室去接受治療。
(4)網球肘。
部位:手臂肘關節。
原因:反手擊球動作不正確、球拍過重、過大造成的前臂肌肉緊張過度、造成肘關節有炎癥。
處理方法:適當按摩,多休息,多小范圍活動。
(5)肌肉拉傷。
部位:背部、腹部、三頭肌。
原因:在運動中,由于運動幅度過大、速度過快、力量過大導致肌肉拉傷。
處理方法:對受傷處進行冷敷,加壓包扎。
2.2 總結損傷部位及分類
所有運動都會存在產生運動損傷的可能,網球運動肯定也包括在里面。通過調查的結果可以發現,因為網球的運動強度與運動負荷很大,所以運動損傷發生的也非常頻繁。通過調查發現網球的運動損傷部位大多比較的集中,易受傷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背部、肩部、肘關節、腕關節、腿部、膝關節和踝關節這7個部位。肘關節的損傷人數多達91人,占總受傷人數的20.4%,其它損傷的部位分別集中在腕關節、腿部和踝關節。
通過跟班上課可知損傷的種類主要包括扭傷、水泡、肌肉拉傷、擦傷和網球肘。其中網球肘最多,占總損傷的33.8%,擦傷僅次于網球肘占總數的25.0%。祥細內容見表1。
3.1 結論
網球損傷以扭傷為主導,多集中于身體的腕關節、肘關節、肩部和踝關節的部位,運動損傷主要的原因主要是技術動作不規范或錯誤和準備活動不到位而引起的。所以,要規范練習者基本的技術動作,重點加強易損傷部位柔韌性與力量的練習,就可以預防局部負擔過重,對運動損傷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3.2 對策
3.2.1 掌握正確規范的技術
網球運動是一項對技術及動作要求很高的運動。無論是訓練還是教學中,都應該在教練員指導下,以規范的技術動作為重點,以正確的技術動作為核心,并時刻提醒自己嚴格按照循序漸進原則來掌握網球技術基本知識。要形成一個正確且規范的技術動作,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在練習技術動作時,一定要學會動作是怎樣分解的,怎樣才能再把分解動作連貫起來,這樣由簡到繁,再由易到難反復練習,這樣才能做到有效的防止運動損傷。
3.2.2 做好充分準備活動
準備活動是網球練習和比賽前必不可少的準備工作。作用在于:當你的身體在即將進入劇烈的運動之前,在你的生理和心理上都充分做好準備,使你處在最佳的運動狀態。好處是能顯著的增強你的肌肉運動能力,提高你的肌肉彈性和耐受力,調動身體的各器官和系統功能,能更好的適應即將到來的劇烈運動。
3.2.3 合理的安排運動負荷
運動負荷由運動強度、時間兩因素共同決定。所以訓練強度增大的時候就得適當的減小負荷量。在技術動作進行系統訓練時,運動的負荷可以根據運動的時間和強度來進行合理安排,必須要體現出周期性特點,波浪線式的提高。
3.2.4 加強素質鍛煉
網球運動是鍛煉力量、速度、耐力和靈敏度等的運動,具有較好的身體素質可以對肌肉、關節和韌帶等易損傷部位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所以,可以通過合理的心理素質訓練使特定的部位體溫下降并且可以降低特定部位的肌肉緊張度,以便達到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
[1]楊錫讓.實用運動生理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10-12.
[2]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運動醫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47-51.
[3]逍遙客.網球場上十種常見病[J].網球天地,2000(8):9-10.
[4]姚鴻恩.體育保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51-260.
[5]李國杰.學生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J].生命與災害,2010 (3):12-14.
[6]李偉.體育專業學生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0 (7):59-61.
[7]邵玉萍.網球運動所引起的常見傷病及其預防措施[J].湖北體育科技,2004(2):188-189.
[8]陶權.網球肩肘損傷發生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報,2006(1):71-73.
[9]李世昌.運動解剖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10.
[10]黃珺.網球愛好者如何預防運動損傷[J].寧波高等??茖W報,2000(2):71-73.
[11]欒麗霞,徐祥峰.大學生網球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6):92-95.
[12]陶志翔.網球運動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 95-108.
The Research on the Injunn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ennis Teaching ang Trainging in Liaocheng Uniuerslty
Liu Jiany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cheng Uniuersity,Liancheng Shandong,252000,China)
Tennis is an elegant sport,while in our country hasn't really popular,but the tennis popularization trend is imperative,so understanding of common sports injury in the tennis teaching and training,has important role for prevention of sports injury of tennis. This paper is I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on sports injury of tennis practice common damage characteristics,type,site and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damage. And through the following class close to the body from injury,and the class experience themselves.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nis sports injury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bruises,sprains,and most of the practitioners in tennis elbow,wrist and ankle. Sports injury reason for inadequate preparation and master tennis technical movement is not standard.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information,literature,and the school senior tennis teacher summed up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Tennis movement;The teaching training;Damage;Countermeasures
G845
:A
:2095-2813(2015)10(b)-00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29.017